七言景德寺考試院壁和王介甫所題詩二首
石藍開盡紅著地,瓜蔓半枯黃倒垂。坐看一夜芳意歇,風霜即是蚤寒時。夜風吹雨冷通帷,鳴雁初聞一一悲。幸好歸時歸未得,愁來莫讀壁間詩。
石藍開盡紅著地,瓜蔓半枯黃倒垂。坐看一夜芳意歇,風霜即是蚤寒時。夜風吹雨冷通帷,鳴雁初聞一一悲。幸好歸時歸未得,愁來莫讀壁間詩。
墜葉濃于染,孤花凈似霜。
溪山如有待,朱粉玄施妝。
勝境如天上,雄鳴自帝旁。
工陳白玉琯,人坐紫金床。
古兕稱春酒,靈虬換夕香。
風箏猶有韻,星弁忽分行。
念此鋤榛壟,頻來渡葦航。
欲揮終極淚,只廢苦吟章。
慨慷辭歡伯,英雄憶憤王。
逝騅嗟弗及,撞斗恨難量。
起舞何勞短,行歌未要狂。
斷云將落日,千古助哀涼。
詔書催赴紫宸班,九奏君王乞掛冠。
日暮倒行非我事,急流勇退有何難。
地靈不隠金砂勝,秋水長流玉澗寒。
好把山林寄圖畫,試教天下故人看。
瀟瀟風雨閉柴門,年紀衰頹病著身。
大似梁鴻居海曲,略如公干臥漳濱。
三春晴暖無多日,一世安閑有幾人。
聞道明朝新醞熟,不妨祭灶請比隣。
老翁神氣亦輕強,鑿井耕田種豫章。
扶植高標盤石壑,養成合抱棟明堂。
風雷海運非人力,日月天開盛寵光。
既醉詩書餐道德,坐觀晚節更清香。
玉井之泉其源深,淵涵停蓄包千尋。風行于上渺河漢,諸子淺陋其蹄涔。
茫無畔岸容鼉鼈,富有磊落潛球琳。大原自出號學海,余波散及蕃儒林。
有如霽月當空照,羅列萬象中森森。恭惟王明可用汲,一勺沃我思賢心。
推之四海澤焦槁,元戎十乘來骎骎。銅梁玉壘日澄浄,夜氣晨光煥井參。
區區賤子愚且魯,非曰能之學鼓琴。慇懃三弄眾掩耳,莞然一笑遭知音。
推琴而作喜欲舞,慨我得此逾兼金。上方穆穆回元化,舍爾其誰扶當今。
傳聞丹詔九霄下,袞舄未至虛宸襟。請書國紀開皇極,雍容調燮陽與陰。
愿公自愛毋久外,天下蒼生思作霖。
千古羲皇一片心,何人此地口微吟。
鑿開未濟言無幾,說破先幾義極深。
此事舊傳師友記,斯文今見火珠林。
成都自昔多真隠,著眼稠人更訪尋。
吾生落落果何為,世事紛紛無了期。
少算人皆嘲我拙,多求我卻笑人癡。
庭花密密疎疎蕊,溪柳長長短短枝。
萬事欲齊齊不得,天機政在不齊時。
殿角西頭辟禮闈,崢嶸棟宇更巍巍。
碧雞金馬連環繞,云頂峩眉聳翠圍。
陳范蘇張應并駕,龍章譙郭亦橫飛。
東都行復充鄉賦,卻望秦關入帝畿。
西風吹起莼鱸興,八座歸來有此山。
林麓兩峰亭榭外,瀟湘一片水云間。
天生景物四時好,人滿乾坤幾個閑。
語喚石屏非浪語,常思蠟屐共躋攀。
都市今重到,文園更倦游。依依返窮峽,得得上歸舟。
往事深能憶,沈疴久合瘳。行經古祠廟,應酹舊山丘。
梁甫遺馨在,降牋殺氣浮。白衣猶肯出,黃里不包羞。
一聽巴人曲,多貽漢璽憂?;蓧m漠漠,苑抱水悠悠。
蠢爾狂童輩,俱為滅族囚。坤維元自正,棧閣未應修。
管樂誰能并,卿云亦可儔。時哉著梼杌,聊以畔牢愁。
硉矹重開險,銷沉萬壘秋。堂留石室畫,歌尚竹枝謳。
寒蚻催逋客,啼鵑識故侯。屈沱嘗角黍,岷嶺看牽牛。
從此多談?,逢誰共勸酬。近前持硯削,成列抱箜篌。
近歲安樞相,宣威在益州。君歸如訪謁,朝論必咨諏。
列圣方垂統,群公亦好修。焚燒已郿塢,誅殛到讙兜。
虎豹參差束,魑魖次第投。衣冠通海嶠,干羽格蠻陬。
江寇何勞服,淮田亦粗收。旌旃仍使傳,炮烙任兜鍪。
玄象摧天狗,昌陵控玉虬。嗟嗟幾上肉,斷斷幄中籌。
貢錦資藩輔,緘辭告帝謀。聲名與勛烈,應逐漢江流。
林麓已盡虎不見,邇來流民所蹂踐。
殘僧自言昔遭變,藏經埋像猶可唁。
流泉鳴悲雨摧殿,滿巖慈相沙汰難。
白盛綴粘或壞面,慧命弗絕如斷線。
況我憂患經歷遍,見此悲酸尚兢戰。
千聲萬聲走出門,門外秋花泣余泫。
夢上江西江上船,行隨五馬五峰前。
臨川太守賢無敵,攻媿先生學有傳。
佳政可書循吏傳,斯民共樂太平年。
不知擬峴臺前景,公暇清吟得幾篇。
吾鄉幸有吳夫子,星斗網羅文字胸。
百鳥收聲聽鳴鳳,千山落木秀孤松。
旁通滄海江山水,高壓云城帢幘峰。
每見一斑三嘆息,白頭未得奉從容。
扁舟三峽備艱難,幸脫風波魄未安。
山已陵夷成?嶁,水無約束漸彌漫。
半天堤柳垂春暖,滿地江梅怯歲寒。
坎坷一生何所用,它年湖海一漁竿。
維時皇輿駐吳門,三光五岳之氣元未分。鐘而為木為杞梓,結而為玉為瑤琨。先生獨得之,表里何粹溫。
淵然之學妙今古,浩然之氣充乾坤。探月窟,躡天根,朝蟠木,夕昆侖。超軼絕塵有如此,余子瞠若誰追奔。
紛紛何所知,駭嘆空云云。君不見蔡家太師倡紹述,當時流毒并雞豚。魯國抱其學,屹如中岳尊。
又不見秦家太師握和議,群邪噏噏迷天倫。紫微于是時,橫身扶正論。天公下監世忠義,畀以斯道昌其孫。
胡不游東觀,胡不游西昆。胡為尚婆娑,萬里乘朱轓。依然不磷緇,炯炯超塵昏。
昔堯登彭叟,歷佐周與殷。后來磻溪翁,辛勤晚策勛。況茲才之難,典刑諒誰存。
玉律回孟陬,瑞氣如云屯。請賦嵩高篇,萬口同一言。愿公上玉堂,愿公登金門。
功成名就歸鄉枌,賤子年年開金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