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峰亭
起來蛛網罥茅簷,脫葉飛飛卻倒粘。
十月風光成嫵媚,一林霜氣自深嚴。
幽花已老何人摘,村酒無多喜客添。
收拾江湖閑望眼,展峰亭上數山尖。
起來蛛網罥茅簷,脫葉飛飛卻倒粘。
十月風光成嫵媚,一林霜氣自深嚴。
幽花已老何人摘,村酒無多喜客添。
收拾江湖閑望眼,展峰亭上數山尖。
早晨起來看到蛛網上掛在茅屋檐下,落葉飛舞卻又倒著粘在地上。十月的風光顯得嫵媚多姿,滿林的霜氣透著深深的威嚴。清幽的花已經凋謝,有誰會去采摘呢?村里的酒不多,但很高興有客人來增添氣氛。我收住游覽江湖的目光,在展峰亭上細數遠處的山峰尖。
罥(juàn):纏繞、懸掛。
脫葉:落葉。
嫵媚:姿態美好可愛。
深嚴:深沉、嚴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描繪的鄉村十月景象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鄉村游歷或居住時,于十月的某一天,在展峰亭上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有心情去欣賞鄉村的自然風光。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十月的風光和生活場景,突出特點是語言自然、意境清幽。它展現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和細膩的觀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日常景象的獨特感悟。
莫愁在何處,石城西南弄。手攜盧家郎,吹簫跨雙鳳。
昔為石城鄉,今作莫愁里。開門見所歡,容色艷桃李。
三峽天下奇,黃牛險尤絕。
奔騰萬里流,磔豎兩崖裂。
舟從罅隙行,身在古石穴。
驚濤殷怒雷,觸石噴晴雪。
纜牽如蟻進,橈退只一瞥。
舟師喚奈何,長篙屢撐折。
哀猿數聲叫,客子雙袖血。
到此英雄人,自顧同蠛蠛。
生涯抵投荒,輕身計何拙。
載詠《小旻》詩,撫心愧前哲。
江風吹雨暗衡門
手碾新茶破睡昏
小餅戲龍供玉食
今年也到浣花村
石上掃云歸碧落,
松枝作字蘸紅泥。
書成半壁龍蛇幻,
風雨驚人四望迷。
占遍官私地,
聞聲足自尊。
有人來語海,
井底笑公孫。
年去年來易老,花開花落相催。便是封侯萬戶,何如盡意三臺。
采藥樓船久去,傳書青鳥不來。海水何時清淺,蟠桃幾樹花開。
睡起無人小院空
南華一卷磬聲中
鼻端老去齊香臭
分別柑花是晚風
偶為山中游,遂作山中住。猿鶴盡相忘,不記山前路。架有古仙書,立言談信去。往往賾其玄,頗有會心處。乃知筌蹄作,意本在魚兔。觀象既得之,自可略章句。童豎難與言,趺坐入禪度。萬事靜中忘,不省白日莫。野云忽飛來,宿我檐間樹。知我無所著,飄然又飛去。
短棹蕩江春,春風物候新。
岸花飛送酒,沙鳥近窺人。
碧樹籠青嶂,芳洲點綠蘋。
因悲城市里,日日醉車塵。
嚴子投竿處,春來載酒過。
潮聲通越近,山色入吳多。
沙際舟如月,云邊鳥似歌。
客程隨去住,那許嘆風波。
所至無嚬蹙,
當今亦鮮哉。
名譽非易致,
悅服有從來。
漢令更泉幣,
吳儂告水災。
忽聞自天下,
何策可春回。
十年京國風塵舊
五月沅湘草閣涼
抱病儒冠羞短鋏
逃名高士襲青囊
云生石峒攀瑤草
月照丹爐檢秘方
早晚看君多感慨
誰憑天下起痍瘡
宮腰裊裊翠鬟松,夜堂深處逢。無端銀燭殞秋風,靈犀得暗通。
身有限,恨無窮,星河沈曉空。隴頭流水各西東,佳期如夢中。
北原風勁霜草枯,
草閒出沒藏于菟。
眈眈來此被誰驅,
不防邂逅馮婦車。
將軍膽氣勇有馀,
手中笑撚金仆姑。
等閑如射兔與狐,
兩眼錯莫精光無。
深山大澤失所居,
或撩汝頭編汝須。
可憐肉食無遠圖,
伎倆不及黔之驢。
榨床在東壁,病起繞壁行。
新醅浮白蟻,渴見解朝酲。
小槽垂玉箸,音響有馀清。
疾風春雨作,靜夜山泉鳴。
安得朱絲弦,為我寫此聲。
想知舜南風,正爾可人情。
六王畢后霸圖空,
三百離宮一炬中。
八水凄清秋色早,
九嵏巀嵲夕陽紅。
車回博浪沙中客,
舟引蓬萊海上風。
自料驪山萬年計,
豈知遺恨在樵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