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二首 其一
睡起無人小院空
南華一卷磬聲中
鼻端老去齊香臭
分別柑花是晚風
睡起無人小院空
南華一卷磬聲中
鼻端老去齊香臭
分別柑花是晚風
睡醒后,小院里空無一人;手中捧著一卷《南華經》,耳邊傳來磬聲。年紀大了,鼻子已分不清香氣與臭味;只能憑借晚風,分辨出柑花的香氣。
南華:指《南華經》,即《莊子》,唐代尊為《南華真經》。
磬聲:寺廟中敲擊磬發出的聲音,磬是佛教、道教的法器。
齊香臭:將香氣與臭味視為等同,體現超然物外的態度。
柑花:柑橘樹的花,春季開放,香氣清新。
此詩當為春日午后所作。詩人午睡醒來,小院空寂,耳畔傳來磬聲,便取《南華經》閱讀。年老后感官雖漸遲鈍,卻仍能通過晚風捕捉柑花的香氣,由此觸發對生活細微之美的感悟。
詩以春日午后的閑適場景為引,通過讀經、辨香等細節,展現詩人淡泊超然的心境。語言平淡卻意蘊悠長,體現了對生活本真的關注與哲思。
勝子幡兒裊鬢云。釵頭絕唱舊曾聞。江城喜見又班春。拂柳和風初有信,欺梅殘雪已無痕。只應笑語作春溫。
春看燕市花,秋返晉陵槎。水樹侵沙闊,江云隱驛斜。夢依南國近,書寄北關賒。坐惜薇郎苦,遙心附海霞。
暫屈淵龍起怒雷,三農憂色未全開。休言小雨微沾足,原自賢侯一念來。
神仙宮府畫圖開,端使詩人詠有萊。燈火直從天半落,綺羅都向月中來。已聞獻策瞻龍袞,又見吹笙下鳳臺。莫遁草茅無補報,也曾終夕望三臺。
江南秋色滿梧桐,回首青山萬事空。怕見鏡中新白發,長將破帽裹西風。
官居雙海棠,何年植庭中。風流二月間,照耀一室紅。渾家惜此花,具飲呼乃翁。翁雖怯杯觴,意難逆兒童。臈醽十分深,白眼一引空。醉時忘華顛,浩歌滿東風。
十家九盡墊官錢,敲撲聲高欲徹天。昨日相逢開口笑,徭差新改一條鞭。
旨外明宗,玄中辨的。古帆不掛,洞水逆流。黃蘆渡口奏陽春,偃月城頭吹畫角。豈止異苗繁茂,須知別有圓音。更休爛炒浮漚,便請乘時撒手。
閑來且向尚湖行,一片金黃入眼明。曉露清圓凝宿雨,長風浩蕩送新晴。亂花恣意看千朵,水鳥悠然聽數聲。莫道鄉間無雅趣,波橫幾葉小舟輕。
王母本仙姬,龜臺爾所司。藁砧一以去,菱鏡遂捐之。歌苦傳黃鵠,名高動赤螭。庭前有叢桂,歲歲發華滋。
菱角雞頭薦晚杯,詩成不受片云催。青裙自約彌明喜,更上西樓看月來。
蕭蕭環堵室,絕似野人居。作此藏脩□,晨昏稱讀書。
雀翻翠筱接飛蟲,雨定游絲褪落紅。漸老心情添懶慢,題詩多在綠陰中。
木隱金形,金色浮存。木森森、有像稱尊。全憑火力,逗引游魂。自客先還,獨存主,各歸根。去住棋分,性命云屯。樂天真、默默昏昏。養成陽體,霞步高奔。得傲玄玄,躋壽域,出乾坤。
竹架已藏扇,陶瓶時煮茶。疏疏十日雨,開盡黃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