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金馬碧雞神祠
持節使者來自天,玉皇遣問金碧仙。
蜀山嵯峨九折外,瓊樓絳闕迷風煙。
騑騑蹴踏長楸道,喔喔下鳴芝草田。
漢家一瑞恐難致,殺人自要身長年。
麒麟鳳凰不知愛,僊物未忍隨拘牽。
至今滇昆水含怒,怒迸海脈浮平川。
資中男子文章伯,執筆金鑾殿中客。
碧雞飛去卻飛來,此地遂為金馬宅。
持節使者來自天,玉皇遣問金碧仙。
蜀山嵯峨九折外,瓊樓絳闕迷風煙。
騑騑蹴踏長楸道,喔喔下鳴芝草田。
漢家一瑞恐難致,殺人自要身長年。
麒麟鳳凰不知愛,僊物未忍隨拘牽。
至今滇昆水含怒,怒迸海脈浮平川。
資中男子文章伯,執筆金鑾殿中客。
碧雞飛去卻飛來,此地遂為金馬宅。
持節的使者從天而降,是玉皇大帝派遣來問詢金碧仙的。蜀山巍峨在曲折道路之外,華麗的樓閣在風煙中若隱若現。車馬在長楸道上奔騰,雞在芝草田邊啼鳴。漢朝的一種祥瑞恐怕難以招致,有人為求自身長壽不惜殺人。麒麟鳳凰不被珍惜喜愛,仙物也不忍被拘牽。至今滇昆的水都含著怒氣,怒氣迸發使得海水漫上平川。資中男子是文章大家,是在金鑾殿中執筆的貴客。碧雞飛去又飛來,此地便成了金馬的棲息處。
持節使者:古代帝王授予使臣憑證的官員。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騑騑:馬行走不停的樣子。
僊:同“仙”。
資中男子:指揚雄,他是資中人。
金鑾殿:皇宮中的重要宮殿,這里指朝廷。
此詩創作背景或與漢代求仙、追求祥瑞的風氣有關。當時帝王熱衷于尋求各種祥瑞之兆,派人四處尋訪仙物。詩中可能是針對這種現象進行創作,作者對這種勞民傷財的行為有所不滿。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漢代求仙祥瑞的行為,其突出特點是將神話傳說與現實批判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文人的思考。
擬作讀經人,空房置凈巾。
鎖茶藤篋密,曝藥竹床新。
老病應隨業,因緣不離身。
焚香向居士,無計出諸塵。
移家近住邨,貧苦自安存。
細問梨果植,遠求花藥根。
倩人開廢井,趂犢入新園。
長愛當山立,黃昏不閉門。
讀書林下寺,不出動經年。
草閣連僧院,山廚共石泉。
云庭無履跡,龕壁有燈煙。
年少今頭白,刪詩到幾篇。
雙轍出郭門,綿綿東西道。
送死多于生,幾人得終老。
見此切肺肝,不如歸山好。
不聞哀哭聲,默默安懷抱。
時盡從物化,又免生憂擾。
世間壽者稀,盡為悲傷惱。
漢陽無遠近,見說過湓城。
云雨經春客,江山幾日程。
終隨鷗鳥去,秖待海潮生。
前路逢漁父,多慚問姓名。
看圖閑教陣,畫地靜論邊。
烏壘天西戍,鷹姿塞上川。
路長唯算月,書遠每題年。
無復生還望,翻思未別前。
和煖遶林行,新貧足喜聲。
埽渠憂竹旱,澆地引蘭生。
山客憑栽樹,家僮使入城。
門前粉壁上,書著縣官名。
茅屋往來久,山深不置門。
草生垂井口,花落擁籬根。
入院將雛鳥,尋蘿抱子猿。
曾逢異人說,風景似桃源。
送哭誰家車,靈旛紫帶長。
青童抱何物,明月與香囊。
可惜羅衣色,看舁入水泉。
莫愁埏道暗,燒漆得千年。
柵壕三面鬬,箭盡舉烽頻。
營柳和煙暮,關榆帶雪春。
邊城多老將,磧路少歸人。
殺盡金河卒,年年添塞塵。
得罪誰人送,來時不到家。
白頭無侍子,多病向天涯。
莽蒼凌江水,黃昏見塞花。
如今賈誼賦,不漫說長沙。
住處鐘鼓外,免爭當路橋。
身閑時卻困,兒病可來嬌。
雞睡日陽暖,蜂狂花艷燒。
長安足門戶,疊疊看登朝。
候火起雕城,塵沙擁戰聲。
游軍藏漢幟,降騎說蕃情。
霜落滹沱淺,秋深太白明。
嫖姚方虎視,不覺說添兵。
流人何處去,萬里向江州。
孤驛瘴煙重,行人巴草秋。
上帆南去遠,送鴈北看愁。
遍問炎方客,無人得白頭。
近來年紀到,世事總無心。
古碣憑人搨,閑詩任客吟。
送經還野苑,移石入幽林。
谷口春風惡,梨花蓋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