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蘇州文正書院觀公所書伯夷頌碑
忠厚堂深客到稀,時憑雕楯看穹碑。銀鉤鐵畫中書字,玉振金聲吏部辭。千古讀來千古懼,萬年立處萬年奇。瀟瀟落日懷賢淚,何獨襄陽石下垂。
忠厚堂深客到稀,時憑雕楯看穹碑。銀鉤鐵畫中書字,玉振金聲吏部辭。千古讀來千古懼,萬年立處萬年奇。瀟瀟落日懷賢淚,何獨襄陽石下垂。
大老歸真主,前朝遺數(shù)公。精神時一會,出處道皆同。
起潞儀刑地,煩溫燮理功。及觀光祿表,深見古人風。
聘幣來何厚,安車愿不東。光華膺政殿,僶俛就祠宮。
論議高逾武,文章遠繼雄。退身無少憾,憂國有余忠。
幾杖誠先覺,衣冠為一空。千齡重際遇,二圣極優(yōu)崇。
將相交游盛,朝廷禮數(shù)隆。一星容處士,四海望冥鴻。
箕潁紛囂外,岷峨氣象中。楚詞清更適,舜律遠相通。
庭玉連城價,孫枝百尺桐。圣賢今日是,河漢幾時窮。
晚輩徒瞻仰,先生蓋始終。冰霜嚴皎潔,塵滓坐銷融。
信史知將貴,聲詩恨不工。東齊如見錄,光彩附垂虹。
姑熟太守真賢豪,洗滌弊垢明官曹。民閑吏竦郡無事,華堂新構臨江皋。
朱簷斜飛傍星漢,碧瓦不動蟠鯨鼇。釀成玉液宴賓從,手提大筆降風騷。
四時景物換耳目,萬古治亂評秋毫。嗟予末坐重感激,胸中茅塞時耘耨。
山雞卑棲竟何取,豈合鸞鳳返翔翺。紫莼茸蕨味正美,鮮鱭玉縷鳴霜刀。
為公一飲直醉倒,坐看萬室皆陶陶。誰云江南地偏小,姑熟之堂天下少。
丹湖千里浸城東,蒲葦藏煙春渺渺。牛渚對峙凌歊臺,長江倒掛天門開。
風吹玉烏億萬疋,漢兵卷甲沙場回。有時浪止皓月滿,琉璃宇宙無纖埃。
帆檣隱隱鳥飛沒,漁歌細下天邊來。謝元暉,李太白,一生好作江南客。
至今遺恨人不知,孤云尚鏁青山宅。請公瀝酒一吊之,聽我長吟壯靈魄。
人世百年能幾何,高會難逢離別多。一朝公去調鼎鼐,斯堂永作甘棠歌。
我所思兮,歐山之巓。白石蒼木蔽窺而隔世兮,路通乎兜率之天。
層樓復閣,觸峙絢爛。往即造兮,云渤興而澶漫。徙倚恍惚,若奪吾魄兮,聊枚睫以盤桓。
徐風生而霧散,卷綃縠于林端。洎天清而日上兮,瀑峻飛而潺湲。畜而為潭,泄而為澗。運之以車兮,盈乎大田。
然復度石橋,登重門。睹篆玉之榜,謁金仙之尊。徒眾五百,厖眉皓首。形儀靜而不雜兮,語言要而不煩。
齊興止以鐘鼓兮,善后先而靡難。舉正眼而諦瞬兮,了無一法之可觀。
寂兮樂兮,妙復妙兮,其惟真如之禪。我請棄冠釋帶以投依兮,師則指乎未契之緣。
于是曳屣卻步,循磴道而復返兮,歲眇眇而屢殘。觸網(wǎng)羅以系累兮,方傷羽而戢翰。
悵昨游而欲再兮,庶已創(chuàng)而復完。
亂曰:疇將歸兮,臥龍之室。依人道師,成佛而出。
啟國恩章稱,頒恩典冊徽。
都人瞻鹵簿,王子泣缞衣。
落日隨丹旐,悲風引素幃。
西城供祖奠,惆悵昔游非。
鸑鷟峰前舊隱亭,仙翁曾此被弓旌。
云山每恨未能到,松桂向人如有情。
共把清尊慚北海,更聽余論學南榮。
何須酩酊為真賞,歸袖瓊瑰已自盈。
富貴一鼎味,謂嘗須過食。
功名萬鈞器,負趨少量力。
不勝苦爾體,不厭傷爾臆。
誰能達涯涘,百動靡一息。
古人去我遠,獨公抱清識。
進退處以道,始終完無隙。
車馬切嚴召,江湖正遙憶。
賢達事如此,貪懦猶且惑。
是豈時俗知,聱牙相緘嘿。
五代迭凋喪,江南最偷安。三世弄翰墨,煜札尤可觀。
禪林榜法喜,妙勢如飛鸞。塵埃一藏晦,皴斮脫羽翰。
適逢集仙守,好古將模刊。振襟自披拂,涂飾粉與丹。
呼僧辨遺像,仿佛存纖紈。作書究本末,風雨生毫端。
精神還故物,霹靂驚蟄蟠。幽光亦煥發(fā),令我復長嘆。
念彼士君子,窮年抱饑寒。不及稽古蹤,冺默知遇難。
賈誼幾世孫,閑邪誠所存。一登御史府,直氣壯中原。
五載三去國,出論皆騰喧。浩養(yǎng)固無害,宣城況名藩。
下車究積弊,摘節(jié)仍除根。乃遷孔子學,方庭樹蘭蓀。
講解得董生,思單先生恩。軒軒慕高第,各各不窺園。
修橋濟行邁,掩骼招旅魂。蕭蕭囹圄空,清風時掃門。
尋山出近郭,玉船紅浪翻。誰為坐上客,能酬謝公言。
自愧翅翎短,謬參鴻與鹓。不有瓦礫賤,那知圭璧尊。
矧曰半面雅,歲久情愈敦。三章寵新作,詞源何駿奔。
幾欲效長吉,微吟謝高軒。霜威信凜冽,即之自溫溫。
又如太古鏡,磨開蒼蘚昏。肝膽悉照徹,魑魅安敢論。
行聞紫泥詔,沙路馳歸轅。豈容隱巖子,留連愛石盆。
看君楊天翼,北溟終化鹍。而我隨白鳥,丹湖往孤鶱。
宏才高望出簪裾,
尤向持平意豁如。
輦轂聲名三輔最,
西南恩惠十年余。
諸公每恨歸朝晚,
美職行聞半道除。
今日老成應不次,
中臺煩劇在刑書。
君不見古人悲歌愁殺人,一片花飛減卻春。徑須沽取就花飲,暫時爛醉陶天真。
借令黃金大于斗,豈買人間百年壽。但愿青春永不歸,更得滄溟化濃酒。
朝酌弗干,暮傾弗竭。東向浮桑采日枝,西入瑤池浴明月。
枯桐三尺安足彈,重華去矣薰風寒。夷齊恥食首陽粟,屈子徒佩瀟湘蘭。
噫吁嚱哉賢與愚,同歸一死胡為乎。共君極飲且爛醉,指點世路皆虛無。
許損之,爾為我滿斟,我為爾高吟。相逢莫恨晚,結交貴知心。坐看南山一片霧,忽成千里萬里之春陰。
野寺無俗氣,勝游方此回。
水清巴字近,僧慧錦屏來。
秋閣山要起,溪門竹引開。
塵蹤不須掃,留恨寄蒼苔。
云覆鸞輿五色章,
鳴鞘聲肅下儒庠。
佩衿霧集三千子,
儀衛(wèi)星羅十二行。
位列夔龍陪帝圣,
經(jīng)陳戊甲獻成王。
元龜象齒方來供,
不用論兵政事堂。
疊石棱層萬尋碧,
老仙自作琉璃宅。
翛然一徑出人寰,
北斗三臺無咫尺。
大巖杳杳吞滄溟,
小竇疏疏吐朝日。
芙蓉羃瀝乳成花,
鱗鬣摧頹龍蛻骨。
危弦脆管遞仙飇,
爛錦輕綃變云物。
二李能書玉鈕懸,
僭鋹未是真王質。
人亡國變今幾年,
唯有文章記崷崒。
勝游況遇中郎孫,
詩擬杜陵相仿佛。
洪河噴作三門流,
突騎長驅五千匹。
令人驚嗟但縮手,
近世雄豪無此筆。
不唯險韻難追攀,
學道輸君先得一。
燕云悲兮易水愁,壯士行兮專報仇。車轔轔兮馬蕭蕭,客送發(fā)兮酌蘭椒。
擊筑兮喑咽,歌變徵兮思以絕。易水愁兮燕云悲,四座傷兮皆素衣。
歌復羽兮慷慨,發(fā)上指兮淚交揮。
又前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誰為宓妃尋洛浦,
且看芙蓉照秋圃。
爛漫折隨羅袖歸,
芬香忍對西風吐。
官池不屬野人游,
畫鼓喧喧駕鹢舟。
賓從欣陪史君去,
筵開正在紅云處。
獨攜椽筆發(fā)清唱,
老鶴昂藏映雞鶩。
敢辭倒載委籃輿,
絳臘行行夾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