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端禮避地初歸見訪
庭前喜鵲亂棲鴉,知有鄰翁酒易賒。老瓦盆隨田舍飲,半溪云屬野人家。莫將釣手遮西日,來倚危欄詠落霞。無奈醉歸燈火亂,仆夫爭路頗喧嘩。
庭前喜鵲亂棲鴉,知有鄰翁酒易賒。老瓦盆隨田舍飲,半溪云屬野人家。莫將釣手遮西日,來倚危欄詠落霞。無奈醉歸燈火亂,仆夫爭路頗喧嘩。
堪信曾鸞駕,尋僊道已成。
因過盤石上,如印玉沙行。
苔逐方圓匝,泉隨深淺生。
臨回山色暮,拂拂翠云平。
在鄉須下意,為客莫高心。
相見作先拜,膝下沒黃金。(“沒”,伯三七一六卷作“投”。)
富平津路遠陵開,武庫森森又姓裴。
高步已吟攜手句,上聞初喜造舟才。
霜明華表塵初靜,月正欄干斗乍回。
猶憶醉歌南浦夜,五更人過萬聲雷。
立身行孝道,有事莫為●。(“有事”,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卷作“省事”。)
行使長無過,(“行使”,伯三六五六卷作“但使”,伯三七一六卷作“但知”,斯三三九三卷作“但能”。)耶娘高枕眠。
有兒欲娶婦,須擇大家兒。
縱使無姿首,終成有禮儀。
高樹錄軒曉,長松帶雪明。
景疑殘月在,林似野云橫。
密葉緣多亞,修條被壓傾。
曙空連嶂白,寒氣到簷清。
影雜青牛重,光迷皓鶴驚。
披衣凝望久,無限剡溪情。
李白辭翰苑,前山尋隱淪。不遇采芝翁,滿洞惟白云。(原注:李白昔日曾于此山尋許宣平先生不遇。)
我來禮先生,得與龜鶴親。學道須有緣,始逢天上人。
四皓安漢室,先生存歙民。陰功數已滿,自合成天真。
如何未上升,應待玉皇迎。我愿去浮名,隨師歸三清。(此見《永樂大典》卷一○四五九“四濟”“禮”字〖十一函一百四冊〗。)
北寺三年別,西湖十里程。
山門橋上轉,石路閣中行。
地入千重險,江分一面平。
引藤聞鼠亂,窺洞見龍驚。
嶂月排簷出,屏風倚檻成。
猿尋青壁過,樹遶碧崖生。
小殿靈云影,高廊下水聲。
何當還夢謝,盡我一詩情。
弊廬接箕潁,北望嵩山隅。
茲嶺雄且秀,彩翠橫天衢。
家世事靈岳,嵒棲安敢渝。
從俗因跡化,歸靜知心愚。
上違先人訓,下憐菲薄軀。
自問何功業,謬與賢俊俱。
執覊翊龍羽,秉筆游鴻都。
尸祿負諸己,日使田園蕪。
常恐白云意,溘盡黃埃涂。
妙年負恩德,欲去何踟躕?
明主本尚道,黃屋均蓬壺。
飲惠可冥分,歸事燒金??。
(此詩見《永樂大典》卷三五八○“九真”“村”字“舊鵲村”條。〖五函五十冊〗)
不阻兵散亂,穿楊已疊雙。
文深李北海,詩凈賈長江。
退隱??山藥,醉眠憑酒缸。
年年搜草澤,未便老書窗。
(案彭蟾字東蟾,好學不仕,《全唐詩》卷五百四十六收彭蟾詩一首。)
三地分符寵更深,兩方旌斾日骎骎。
蛟龍可是池中物,鳯鳥無非閣上音。
世重才人皆立績,客依公子盡推心。
猶思謝尚經牛渚,曾聽袁宏一夜吟。
親家會賓客,在席有尊卑。
諸人未下筯,不得在前椅。(一本作?)
深居四十年,語舊淚潺潺。
官滿春辭省,兵來夜出關。
思隨江鶴遠,心寄海鷗閑。
莫訝頻相訪,前峰似故山。
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
峭拔雖傳三十六,參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處處留丹竃,黃帝層層隱玉書。
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云車。
南下丹陽一水灣,陋居瓢飲是希顏。
來為野鳥入春郭,去作溪云歸夜山。
蓬鬢已衰言必賤,竹門雖立意無關。
陶潛惠遠如相愛,朝訪遺民暮卻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