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謝處州倅毛長吉見訪惠詩
有客江邊問草堂,銀鞍白馬爛生光。不嫌茅屋絕低小,往坐竹陰移晚涼。入洛聲名動冠蓋,傳家文翰在巖廊。高風誰復如公者,肯接山林氣味長。
有客江邊問草堂,銀鞍白馬爛生光。不嫌茅屋絕低小,往坐竹陰移晚涼。入洛聲名動冠蓋,傳家文翰在巖廊。高風誰復如公者,肯接山林氣味長。
南翔建自梁天監,白鶴不歸江自轉。
深禪空憶祖師齊,昔有老堪今有遠。
我趁江鷗訪遠公,遠公不有湖天晚。
七歲驅鳧有幾房,三百苾??無半面。
殿閣參差高入云,一堂可著千僧飯。
古柏槎牙不記年,柯如屈鐵色蒼蘚。
古意偏關倦客懷,歸舟有句無人遣。
明日中流遇阿英,連宵細說南翔院。
少待崇蓮寶塔成,春風共看巢梁燕。
我欲婆娑借數椽,子當力學如吾愿。
一任江花惱殺人,閑邊自數飛花片。
玉版初參后,桄榔半醉中。
誰知三里外,有此五人同。
移座淋頭雨,開窗拂坐風。
明朝公事了,假道訪虞公。
用盡文章力,多馳剸撥聲。
一朝歸禁近,再歲即鈞衡。
遇合功名迫,哀榮日月傾。
鹽梅空有志,縮手未調羹。
人生何事最為親,不看春容不識真。
岸柳細搖多意思,野花初破足精神。
精神識后施為別,意思到時言語新。
為報同儕須急賞,莫教春去始傷春。
照影憐寒水,關情奈夕陽。
雪慳天欠冷,年近日添長。
好句誰相寄,浮生各自忙。
有身聊頓放,亡事可思量。
石更青白故兼新,字看由中總是真。
畢子一生三百紙,樓公四句幾千春。
從來考古難題處,直到名流下筆親。
奄有山陰多寶藏,草庵外面更無人。
奉行三尺令,問訊十分春。
雞犬柴門曉,牛羊草徑新。
遠投雙嶺寺,頻見耦耕人。
我亦江南客,為農頗識真。
折來趁得未晨光,清露晞風帶月涼。
長葉剪刀廉不割,小花茉莉淡無香。
稀疏略糝瑤臺雪,升降常涵翠管漿。
恰恨山中窮到骨,茨菰也遣入詩囊。
國是歸宗相,儒科看嫡傳。
與時常落落,持論極拳拳。
柄用無韓范,師承有澗瀍。
衣冠何足論,父子世稱賢。
遠懷日與靜相宜,山色窺簾澗撼扉。
野草自花聊獻笑,重云不雨謾垂衣。
人間事業難爭長,睡里工夫獨造微。
卻怪蒙莊猶寐語,夢為胡蝶未忘機。
風聲久想杜陵珂,坐對忘年可爛柯。
但覺清談揮玉柄,也知文律敵金科。
螳螂欲振難當轍,鼴鼠終微漫飲河。
從此巽堂風月好,滿腔茅塞半消磨。
人皆托物滌塵襟,我亦于棋了寸陰。
散誕不知身老大,從容聊與世浮沉。
諸君誤作機關說,老子初無勝負心。
收拾定應全局在,清風明月照書林。
屈指摳衣四十年,自憐須鬢已皤然。
久知軒冕應無分,但覺西山若有緣。
下學功夫慚未到,先天事業敢輕傳。
祇今已飽煙霞疾,更乞清溪著釣船。
我有讀書癖,每喜以筆界。抹黃飾句眼,施朱表事派。
此手定權衡,眾理析畎澮。歷歷燦可觀,開卷如畫繪。
知君篤友于,因從借詩話。過手有約言,不許一筆壞。
自語落我耳,便覺意生械。明朝試靜觀,議論頗澎湃。
讀到會意處,時時欲犯戒。將舉手復止,火側禁搔疥。
技癢無所施,悶懷時一噫。只可卷還君,如此讀不快。
千駟容可輕,君抱亦少隘。昨問雞林人,尚有此編賣。
典衣須一收,吾炙當痛嘬。
晚排閶闔披云霧,身躡仙修游禁宇。始知天上自清涼,不信人閑有炎暑。
庭前青松笙竽聲,望處紅蕖錦繡云。月卿領客意繾綣,冰盤照坐光繽紛。
薰堂盡卻蒲葵扇,瑤階細展桃枝簟。加籩新采波上菱,如珠更剝盤中芡。
老罷慚無翰墨功,臭味喜入芝蘭叢。二妙不偕阿鳳至,四老但許商山同。
明當入直須隨仗,夕陽未下催歸槳。重城街鼓已冬冬,舉頭桂魄層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