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景園宴集
晚排閶闔披云霧,身躡仙修游禁宇。始知天上自清涼,不信人閑有炎暑。
庭前青松笙竽聲,望處紅蕖錦繡云。月卿領客意繾綣,冰盤照坐光繽紛。
薰堂盡卻蒲葵扇,瑤階細展桃枝簟。加籩新采波上菱,如珠更剝盤中芡。
老罷慚無翰墨功,臭味喜入芝蘭叢。二妙不偕阿鳳至,四老但許商山同。
明當入直須隨仗,夕陽未下催歸槳。重城街鼓已冬冬,舉頭桂魄層霄上。
晚排閶闔披云霧,身躡仙修游禁宇。始知天上自清涼,不信人閑有炎暑。
庭前青松笙竽聲,望處紅蕖錦繡云。月卿領客意繾綣,冰盤照坐光繽紛。
薰堂盡卻蒲葵扇,瑤階細展桃枝簟。加籩新采波上菱,如珠更剝盤中芡。
老罷慚無翰墨功,臭味喜入芝蘭叢。二妙不偕阿鳳至,四老但許商山同。
明當入直須隨仗,夕陽未下催歸槳。重城街鼓已冬冬,舉頭桂魄層霄上。
傍晚時分穿過宮門,撥開云霧,仿佛身如仙人游覽宮廷。這才知道天上自然清涼,真不敢相信人間有炎熱酷暑。庭院前青松在風中發出如笙竽般的聲響,遠望之處紅荷如同錦繡云霞。高官領客情意深厚,冰盤擺在座位上光彩繽紛。薰堂里撤去了蒲葵扇,玉階上細細鋪開桃枝竹席。添上剛采的水上菱角,又剝出盤中如珍珠般的芡實。我年老慚愧沒有翰墨之功,欣喜能融入這高雅的友人之中。兩位才俊沒和阿鳳一同到來,我們四位老者只愿如同商山四皓般相聚。明天早上要入宮當值需跟隨儀仗,夕陽還未落下就催著回去的船槳。城中的街鼓已經咚咚敲響,抬頭看月亮已掛在高空。
閶闔:原指神話中的天門,后泛指宮門。
仙修:指仙人。
禁宇:宮廷。
笙竽:兩種吹奏樂器。
紅蕖:紅荷。
月卿:指高官。
繾綣:情意深厚。
蒲葵扇:用蒲葵葉制成的扇子。
桃枝簟:用桃枝竹編成的涼席。
加籩:添上菜盤。
芡:水生植物,種子可食用。
臭味:氣味,這里指志趣。
二妙:指兩位才俊。
阿鳳:具體所指需結合背景,可能是某個人。
商山:商山四皓曾隱居于此,后常用來指代隱居的老者。
入直:入宮當值。
桂魄:月亮。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知是在宮廷聚景園的宴集。當時詩人可能身處官場,與友人在宮廷中宴飲聚會。或許正值夏日,宮廷中相對清涼,眾人在宴會上享受美食、交流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宮廷宴集的情景。突出特點是描繪細膩,展現了宮廷的奢華和宴集的熱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為研究當時宮廷生活和文人社交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宛轉復宛轉,
真金休百鍊。
喪卻毗耶離,
無人解看箭。
少陵流寓地,君又向秦州。
作吏偏乘障,耽詩易得愁。
荒苔耿碑石,廢碗隗宮秋。
吟詠兼書簡,無忘付置郵。
論詩如文教多派,能驛眾家即無害。
孤生為盜頗自封,比來稍欲觀其外。
幾人南郭空連墻,誰士郯途忽傾蓋。
細思離合似有緣,妄生分別旋自戒。
迢遙上奉一詩王,四國交侵無經界。
龂龂執律欲正誰,空使達人笑多怪。
感君廣我用意多,惟是褊心將永賴。
夜窗病渴玉泉乾,三復佳章舌根沛。
日夕西山在眼中,此乃吾家真晚翠。
隔一重江佛國開,
劍潭寺隱碧林隈。
山僧日日通音問,
故送鐘聲渡水來。
銀鬣金鱗照坐隅,烹鮮連日賜行廚。
感逾學士蓬池鲙,味壓詩人丙穴腴。
素食余慚留匕箸,加餐遠信慰江湖。
笠檐蓑袂平生夢,臣本煙波一釣徒。
山人渡海來,告我山勢尊。
波面日出時,與山相吐吞。
遙看不知山,謂是天有根。
峰棱破空垂,倒掛日月輪。
青冥一氣中,高下固不分。
伊誰啟鴻濛,當有主者存。
雙厓劃然開,截作天東門。
義山山下有靈泉,
泉號聰明自古傳。
四百年中三出相,
不才何幸繼前賢。
午夜晴煙,早六街燈火,交侵明月。春樹人家,遙傍春城雙闕。迤邐鈿車成列。亸羅袖、膚光欺雪。春山澹,止水盈盈,笑看簾幕風揭。
清絲凄切。樓頭少婦鳴笙坐,幽恨難說。白馬金鞭,知向誰行游歇。舞榭酒闌燭滅。侯門閉、內筵重設。空佇望、薄倖歸來,深閨眉峰雙結。
側側東風漲綠池。燕嬌鶯嫩夕陽遲。踏青天氣斗茶時。
綺席興酣銀鑿落,瑣窗腸斷玉參差。畫船歸去雨絲絲。
迅雙槳兮刊中流,風與力兮帆無留。瞥逝鴻兮呵慵虬,芷泣香兮木鳴樛。
宛有人兮山之幽,翠剪字兮旌柔柔。朝陽澨兮夕陰洲,月不動兮雪霜浮。
期靈君兮一徠游,虛谷應兮寒颼颼。酒可醺兮蘋可羞,靈不鄙兮攄吾愁。
水清清兮石鑿鑿,浪攻崖兮風洗壑。天飛涼兮眾木作,元氣涌兮魚龍惡。
若有人兮老叢崿,跨黃羆兮度蘅幄。夕鴻溟兮曉名岳,懷霖雨兮時電雹。
靈來娭兮瑟蘭勺,水光開兮煙罷漠。律予辭兮徵眇邈,林劃嘯兮靈歟樂。
霏霏春雨細如絲,正是春寒欺客時。
心向宦途元淡薄,夢尋鄉國苦參差。
樓前新漲綠三尺,墻外尚馀紅幾枝。
擺撥簿書呼酒榼,南湖西塔有幽期。
百城煙水總波波,一個閒人此地過。莫道閒忙分各半,上山人少下山多。
玉臺頻上不辭勞,晴雪和花擁毳袍。紫石碧欄行坐穩,下方遙見謂孤高。
天空云海捲松濤,獨往不知山路高。百尺竿頭誰進步,一門深入屬吾曹。
一峰南面眾流清,半角山光盡向明。薇蕨不留夷叔去,蕭條古道少人行。
千松千竹倚千巖,一石一泉成一庵。盡道乘龍人去后,片鱗留影在山南。
般若虛舟列百珍,片帆無恙度迷津。而今法海波濤靜,猶憶當時秉舵人。
擬學飛仙念已灰,御風半月未歸來。老僧平地行偏穩,踏上丹梯日幾回。
一半蹲鴟出懶殘,爐頭珍重許分餐。榻邊恰好容高臥,莫作南山澤豹看。
月窗半榻枕松筠,石上花開幾度春。山色不殊春夢覺,覺時依舊夢時人。
芳泉影里添千個,連璧堂前列萬竿。更把雙松比孤竹,歲寒爭羨弟兄難。
更上一層山外山,茶煙如縷出重關。老僧記得同游約,縛竹懸梯待客攀。
龍尾招呼龍爪聞,下山十里又逢君。何年突出拿空手,攫取丹霞一片云。
茅屋。茅屋。三數人家村落。
風吹社鼓蓬蓬。報賽湖田歲豐。
豐歲。豐歲。社酒合村同醉。
十里溪源尋未見,
忽逢茅屋白云堆。
竹床紙帳睡正穩,
無奈野猿驚覺來。
誰向生綃白團扇,
畫將羈客據征鞍。
南遷萬里知前定,
壁上崖州莫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