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留別天竺和尚 其四
山深洲渚不勝寒,念爾羈孤客計難。爾自杖頭誇滿百,春風容易上長安。
山深洲渚不勝寒,念爾羈孤客計難。爾自杖頭誇滿百,春風容易上長安。
傳家二帖到今存,
歲月君看上相言。
大似涪翁推酉日,
永平七祀記鹽盤。
月窟飛來露已涼,
斷無塵格惹蜂黃。
纖纖綠裹排金粟,
何處能容九里香。
天平折而西,數里得支硎。
支公有遺跡,于此翻金經。
云鶴不可呼,空復名其亭。
幽澗吼瀑泉,白日陰泠泠。
如鼓朱絲桐,一聽心一清。
復上此山頂,盤盤青螺形。
竹徑凡幾轉,交翠延幽情。
吳中盛游覽,車馬喧春晴。
伊予今始來,能無笑山靈。
五馬行春出鳳城,
故人天上豈無情。
十年醉臥平津閣,
肯似淮陽對月明。
江海浮游歲月移,
五峰曾契少林機。
白拈果有超師作,
和我南山載取歸。
御道如弦永巷開,翠華何日復重來。淚痕暗滴連宵雨,車響遙聞別院雷。天上蘭花空入夢,門前竹葉豈為媒。夜闌獨對金蓮燭,一寸丹心一寸灰。
并蒂花開水殿紅,披襟難待大王風。朝朝閉舌防鸚鵡,夜夜研砂飼守宮。桂闕有心偷藥去,陽臺無路倩云通。相如沒后詞人少,買賦年來恨未工。
靜聽鴻聲度苑遲,夜長惟有妾先知。明河遠隔三天水,涼月孤懸百子池。鴛瓦暗驚霜信早,銅仙偏浥露華滋。時來各有承恩日,寄語芙蓉好自持。
積雪長門幾尺深,冬衣制就罷清砧。有情不敢輕題扇,多病那能學捧心。西苑臘回銀箭急,南宮歌歇玉繩沉。辟寒無分留溫室,空抱君王舊賜金。
昨趁夜色赴幽期,
鵝羽紛紛曉來迷。
兩行屐痕深雪里,
教人如何不得知?
家傳豈有枕中方,敢向堯朝議大章。
難入高賢真率社,且尋童子釣游鄉。
有西疇事咨衡宇,無北山移誚草堂。
獨恨才衰詩不進,儻容摘艷更薰香。
負了芳時,修椽愧殺飄流燕。呢喃自怨。不是春韶淺。
尚有童心,凡骨從頭換。平生愿。加鞭自勉。未覺征途遠。
望中野色變衰顏,雨后風光天水閑。
一片青苔封古石,幾行疏樹點空山。
僧歸柳徑初傳磬,秋入綿衣欲掩關。
暫借草亭因待月,肯教夕照負人還。
柳邊村徑逐門成,聊許閒人到處行。去懶苦憎牛馬走,歸遲生怯鳳凰城。
馬上尋春不見花,藏紅映綠苦周遮。醉鄉眼纈初何有,贏得桃源夢到家。
盎盎春泉自滿溪,花藏歸路使人迷。少年誤逐車輪去,芳草斜陽何處堤。
世上年光東逝波,
咸陽銅狄幾摩挲。
神仙不死成何事,
只向秋風感慨多。
壽域天開氣運延,金莖十二露華鮮。我公想是瓊漿飲,綠鬢朱顏不老仙。
壽星原本老人星,大德從來享大齡。舊社耆英堪再會,畫圖一幅繪丹青。
壽算五旬有九秋,頻聞海屋更添籌。今朝且把三多慶,明歲還賡六甲周。
壽誕恭逢九月時,萸觴菊盞正相宜。當筵忽憶秋闈事,預指鹿鳴重宴期。
壽酒欣斟綠滿樽,西來爽氣溢朱門。吾儕好似瑤池會,雪藕冰桃樂湛恩。
壽香一柱表心香,刻意申祈鶴算長。憩苃清風隨處在,臺南臺北詠甘棠。
壽考作人久樹勛,口碑載路足傳聞。異時采入東都志,青史流芳頌使君。
壽詩競進祝岡陵,五老三神果可徵。巴語幸邀青眼顧,龍門百尺若榮登。
煙洗風梳碧可憐,
秋深猶咽五更蟬。
誰家殘月滄波苑,
時見漁舟網碎鈿。
睡起煎茶,聽低聲賣花。
留住賣花人問,紅杏下、是誰家。
兒家,花肯賒,卻憐花瘦些。
花瘦關卿何事,且插朵、玉搔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