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晝
庭院閑清晝,踈槐轉午陰。
悄無人過眼,卻有事經心。
續夢聊欹枕,牽愁擬破琴。
可憐精衛志,欲障海波深。
庭院閑清晝,踈槐轉午陰。
悄無人過眼,卻有事經心。
續夢聊欹枕,牽愁擬破琴。
可憐精衛志,欲障海波深。
庭院在清幽的白晝顯得格外閑適,稀疏的槐樹轉動著午后的陰影。悄然無人映入眼簾,卻有心事縈繞心頭。為了延續夢境姑且斜靠著枕頭,因牽惹愁緒打算弄破琴。可惜啊,空有精衛填海的志向,想要阻擋那深深的海波。
踈槐:即疏槐,稀疏的槐樹。
欹枕:斜靠著枕頭。
精衛志:傳說精衛鳥銜西山木石以填東海,后以“精衛志”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情感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卻內心憂愁的狀態,或許是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空有志向卻難以施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內心的愁緒和難以實現志向的無奈。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結合,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技巧。
入室五千卷,
插架三萬軸。
何似曬書人,
坦此便便腹。
憶昔亭前柳,
分攜曾系船。
至今攀折處,
猶是鎖愁煙。
朝出習家池,山公倒按羅。歸時太守醉,笑殺襄陽兒。
朝看襄陽花,夕飲襄陽酒。馬上倒載歸,小兒齊拍手。
聞道青溪歌院,只剩兔葵一片。五更還響落花,景陽鐘。
寂寞白門楊柳,春思渾如中酒。鴛鴦飛盡莫愁湖,可憐無。
落盡梨花時候,寒到將殘更陡。添衣偏覺畫羅單,是今番。
幾夜睡來難穩,卻恨東皇心狠。明欺繡被半床空,是東風。
賢書憶共奏明光,
羨爾薇垣紫綬長。
萬里風煙連弄棟,
三秋道路下瓜陽。
傳家舊識喬卿服,
屏翰從看召伯棠。
攜手預愁明發后,
蒼茫何處問行藏。
堂北萱花秋正開,清香秀色映霞杯。白頭慈母多賢德,福壽方如川水來。
奉萱堂上綺筵開,桂子蘭孫捧壽杯。應是遐齡有千歲,瑤池王母送桃來。
匆匆策馬出林扉,不及江頭攬別衣。
霜鶚橫秋終可望,雪舟乘夜稍須歸。
移家未比窮郊具,解帶寧憐瘦沈圍。
耄矣吾翁慚菽水,繞枝烏鵲暮相依。
矮紙來吳下,
長毫出宛陵。
自書霜夜句,
持寄剡中僧。
妃呼豨,烏夜啼。
烏啼隱楊柳,二八醉胡姬,門前驄馬嘶。
驄馬嘶,妃呼豨。
我行閱雄關,天劍殆無敵。迢遙來一發,突兀遏重壁。望望嵯岈間,豁罅不盈尺。到關穿雪竇,窺戶睇月隙。
峨峨二山中,萬丈一磐石。都無客土附,而總精鐵積。其間郁叢箐,其底亂□射。烏兔失飛走,蛟螭避堂宅。
入門循地隧,雙峽亙而窄。左作長鯨掀,右類巨鰲擲。雷轟泯斧鑿,云蔚隨縷脈?;仫L驟長驅,雪氣砭領脊。
洪荒想胚胎,元氣更并迫。倘非仙掌排,亦屬應龍劃。五丁力不逮,渠能萬靈役。殘山通仄狹,留險藉控扼。
誰知徒長奸,據竊逞荷戟。炎漢固殊類,偏安我惋惜。子陽先覆轍,王孟后接跡。稱帝旋洞胸,降王遞銜璧。
何況獻賊流,蝮蝎恣毒螫。張牙縱狂嚙,擢發終寸磔。伊昔凋敝初,人煙莽蕭瑟。生息今百年,墾辟連萬陌。
文翁兼詰戎,武鄉兼教澤。遼絕若番藏,倏瞬達重譯。而此枕席安,號渙誰擁隔。地利分險夷,皇圖觀順逆。磨崖奮如椽,申命誡梁益。
不見中書君,
不聞老成人。
為君作佳傳,
繼者皆尖新。
塊肉消沉海氣黃,
海門石不共朝亡。
蒼苔也有驅胡意,
蝕盡題名字一行。
四人分寫一花枝,
寫出傳看朵朵奇。
恰似《蘭亭》摹拓本,
淺深肥瘦各相宜。
平頭七十體安康,
戒律森嚴色相莊。
愿得法身常示世,
一杯春茗當霞觴。
人所難言敢納忠,
祖龍雖暴卻英雄。
同時見者皆齏粉,
肯活茅焦沸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