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景為衍圣公孔彥縉賦二十四首 其二十
參天喬木圣公家,應愛春風滿圃花。還似濂溪窗外草,一般生意浩無涯。
參天喬木圣公家,應愛春風滿圃花。還似濂溪窗外草,一般生意浩無涯。
(《九淵》,少昊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少昊之德
圣德至深兮,奫奫如淵;生類娭娭兮,孰知其然。
將牛何處去,耕彼故城東。相伴有田父,相歡惟牧童。
將牛何處去,耕彼西陽城。叔閑修農具,直者伴我耕。
漫惜故城東,良田野草生。
說向縣大夫,大夫勸我耕。
耕者我為先,耕者相次焉。
誰愛故城東,今為近郭田。
誰能聽欸乃,欸乃感人情。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
昔聞扣斷舟,引釣歌此聲。
始歌悲風起,歌竟愁云生。
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
(古有勞王,能執勞儉以大功業,故為《至勞》之詩三章六韻二十四句)
至哉勤績,不盈不延;誰能頌之,我請頌焉。于戲勞王,勤亦何極;濟爾九土,山川溝洫。
至哉儉德,不豐不敷;誰能頌之,我請頌夫。于戲勞王,儉亦何深;戒爾萬代,奢侈荒淫。
至哉茂功,不升不圮;誰能頌之,我請頌矣。于戲勞王,功亦何大;去爾兆庶,洪湮災害。
(古有傷王,以崩蕩之余,無惡不為也。
亂亡之由,夫可傷兮?
傷王乎,欲何為乎?
將蠹枯矣,無人救乎?
蠹枯及矣,不可救乎?
嗟傷王!自為人君,變為人奴!
為人君者,忘戒乎。
(《網罟》,伏羲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伏羲能易人取禽獸之勞,凡二章,章四句)
吾人苦兮,水深深。網罟設兮,水不深。
吾人苦兮,山幽幽。網罟設兮,山不幽。
(《云門》,軒轅氏之樂歌也,其義蓋言云之出,潤益萬物,如帝之德,無所不施。凡二章,章四句)
玄云溶溶兮,垂雨蒙蒙;類我圣澤兮,涵濡不窮。
玄云漠漠兮,含映逾光;類我圣德兮,溥被無方。
(《六英》,高辛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帝嚳能總六合之英華。凡二章,章六句)
我有金石兮,擊考崇崇。與汝歌舞兮,上帝之風。由六合兮,英華沨沨。
我有絲竹兮,韻和泠泠。與汝歌舞兮,上帝之聲。由六合兮,根底嬴嬴。
(《豐年》,神農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神農教人種植之功。凡二章,章四句)
猗太帝兮,其智如神;分草實兮,濟我生人。
猗太帝兮,其功如天;均四時兮,成我豐年。
(《大夏》,有夏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禹治水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
山有長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
國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萬年。
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嘗聞古天子,朝會張新樂。
金石無全聲,宮商亂清濁。
東驚且悲嘆,節變何煩數。
始知中國人,耽此亡純樸。
爾為外方客,何為獨能覺。
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將學。
躊躕古塞關,悲歌為誰長。
日行見孤老,羸弱相提將。
聞其呼怨聲,聞聲問其方。
方言無患苦,豈棄父母鄉。
非不見其心,仁惠誠所望。
念之何可說,獨立為凄傷。
客來自江漢,云得雙大龜。
且言龜甚靈,問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顧嘗無妄私。
順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規。
行之恐不及,此外將何為。
惠恩如可謝,占問敢終辭。
樊水欲東流,大江又北來。
樊山當其南,此中為大回。
回中魚好游,回中多釣舟。
漫欲作漁人,終焉無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