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歌八曲:將牛何處去二首
將牛何處去,耕彼故城東。相伴有田父,相歡惟牧童。
將牛何處去,耕彼西陽城。叔閑修農具,直者伴我耕。
將牛何處去,耕彼故城東。相伴有田父,相歡惟牧童。
將牛何處去,耕彼西陽城。叔閑修農具,直者伴我耕。
要把牛牽到哪里去呢?去耕種那舊城東面的土地。相伴的有老農,能一起歡樂的只有牧童。要把牛牽到哪里去呢?去耕種那西陽城的土地。叔叔閑暇時修理農具,正直的人陪著我一起耕地。
將:帶領,牽著。
故城東:舊城東面。
田父:老農。
西陽城:地名。
叔:指叔叔輩的人。
直者:正直的人。
此詩作者為元結,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目睹社會動蕩、百姓疾苦。可能在歸隱田園期間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寧靜、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田園農耕生活,突出了鄉村生活的和諧與美好。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元結對田園題材的開拓,為后世田園詩創作提供了借鑒。
送殘更、漫天風雨,牽人情味凄苦。聲聲檐溜空階滴,徒聽遠雞催曙。尋夢去,任草色、萋萋不礙王孫路。闌珊院宇,便寫入吳箋,歌殘郢調,總是斷腸句。
清漣里,墮絮飄花幾許。閑門芳訊偏誤。蓬萊宮闕輕云蔽,懊惱韶光遲暮。愁莫訴,有瞥眼、春光九十成虛負。棲香燕乳,甚來去年年,雕梁藻井,慣伴玉人住。
風捲殘紅春已暮。
垂柳絲長,暫綰東君住。
天意哪知人恨處。廉纖幾陣紗窗雨。
把酒餞春春不語。
春既無情,一任匆匆去。
濕盡金衣鶯訴苦。憑欄又觸愁如許。
精靈長傍落星池,散作霞光映日時。
節與英名垂國史,魂應絕地享崇祠。
松風夜靜聞金馬,仙井年深見古碑。
若使當年身怕死,世間何處有男兒?
一生討頭不見,
二生骨露皮穿。
三生造成地獄,
全身活陷黃泉。
七十二峰俱坐斷,
口吞佛祖在機先。
荏平云是古名封,地控高唐勢獨雄。
百雉城荒秋雨后,幾家門掩夕陽中。
馬周論議情何切,方朔詼諧賦獨工。
共是霜臺驄馬客,偶因懷古挹清風。
路連城北曉寒輕,晴入郊干倦眼明。煙樹疏村天上下,野塘流水玉縱橫。亭亭洞口琪宮出,隱隱林間仙犬鳴。為有嘉賓來勝地,紫芝黃竹放歌聲。
石磴同登大缽山,相看一笑開心源。身于鳥外爾何有,榻與云連天可扳。眼界可憐塵世事,野情欲扣碧霞關。道人鶴背傳書過,神女峰頭采藥還。
天削金蓮此山最,解衣呼酒真高會。清虛足下流銀河,輕碧歌中散林靄。雜樹分榮蔭石床,異花齊發團傾蓋。形骸雖與萬物同,書舄已超塵堨外。
釣船頗欲佐涪翁,
當世知余莫取容。
誰料傳亡終欠識,
但同物論惜元龍。
大連少連者,
夫子筆之書。
誰謂東夷子,
而于喪善居。
墻外即官道,秋高偶縱視。
荒荒草半焦,兀兀寒煙起。
前頭誰家墳,白楊掛錢紙。
我亦有先壟,我亦為人子。
潼關咫尺地,春秋不一祀。
望望落日斜,霜葉連山紫。
臘尾金杯滟滟,春頭彩勝翩翩。裁紅暈碧動嫣然。風日好,偷眼艷陽天。
一曲玉簫明月,幾弦錦瑟華年。故鄉迢遞水云連。歸未得,思發在花前。
金馬九重恩譴,碧雞二十春風。江花江草每年同。君不見,憔悴已成翁。
白發帶花休笑,紫髯說劍猶雄。欲箋心事向天公。賒美酒,長醉玉壺中。
屏翳烘云靺鞨,羲和敲日玻瓈。韶風麗景畫橋西。春色早,南國且黃鸝。
瀟灑蕙樓菌閣,繁華杏塢桃溪。多情楊柳露新荑。堪一醉,騎馬欲雞棲。
龍馬山前草長,螳螂川上花開。霜天曉角報春回。傳菜手,先進蕩寒杯。
金線絲絲染柳,玉英片片熏梅。流光容易把人催。吾老矣,何日賦歸來。
枉渚有幽蘭,香氣隨風烈。
美人牽輕裾,窈窕獨采擷。
佩之非自歡,用媚君子悅。
君子自怡怡,蘭香香有時。
其奈妾顏色,冶容日以移。
蘭萎合棄捐,棄妾亦如斯。
殘香復把玩,淚向春風吹。
海內宗盟盛,振振乃好修。傷心終契闊,回首近從游。才學年方壯,聲猷志未休。人琴遽如許,歌罷玉溪流。
病阻躬臨穴,慇勤寄此哀。嚴霜著松柏,寒日轉蒿萊。千雨應俱集,一詩慚匪才。致芻徐趙在,亦足慰泉臺。
閶闔春來漢詔寬,淮南草木總含歡。
云中朱簿圍絲障,月下華林引翠冠。
紫灞煙光留客飲,赤城霞色照人寒。
清歌半似西游侶,那得花前不醉看。
夜雨從來相對眠,
茲行萬里隔胡天。
試依北斗看南斗,
始覺吳山在目前。
新州古巖邑,蕭索亦堪傷。
山氣壓城黑,朔風吹客涼。
重關嚴鎖鑰,小市散牛羊。
各有登臨興,征人祇望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