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詹守二首 其二
特迂千騎訪柴門,多謝清朝皂蓋臣。
肯為衰翁留竟日,頓令寒谷暖生春。
論心便覺塵襟豁,刮目仍觀妙句新。
轉盼又還成遠別,相思后夜定傷神。
特迂千騎訪柴門,多謝清朝皂蓋臣。
肯為衰翁留竟日,頓令寒谷暖生春。
論心便覺塵襟豁,刮目仍觀妙句新。
轉盼又還成遠別,相思后夜定傷神。
您特意帶著眾多人馬拜訪我這簡陋的家門,十分感謝您這位清正朝廷的官員。您愿意為我這老翁停留一整天,頓時讓這冷清之地如暖春降臨。與您談心讓我覺得世俗的胸懷都開闊了,重新看您的妙句依舊覺得新穎。轉眼間又要分別遠去,以后夜里相思肯定會黯然神傷。
特迂:特意繞道。千騎:形容隨從眾多。
清朝:清明的朝廷。皂蓋臣:指地方長官,因古代官員車蓋用皂色。
衰翁:詩人自指。竟日:一整天。
寒谷:寒冷的山谷,這里比喻自己的居所冷清。
論心:談心。塵襟:世俗的胸懷。豁:開闊。
刮目:指另眼相看。妙句:指詹守所作的詩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詹守作為地方官員拜訪詩人,詩人可能是當地一位有一定聲望的老者。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詹守重視與當地文人的交往,詩人在詹守來訪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詹守來訪的感激與分別的相思。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等手法突出情感變化。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情誼。
修行人,休失錯。仔細尋思,外樂不如內樂。常清凈、自有清歡,本來真踴躍。無憂愁,無染著。自在逍遙,氣神輝霍。行功成、顯個胎仙,便舞歸碧落。
閩越山川古,人材更可稱。玄纁徵客去,雷雨看蛟騰。國士詞多雅,山林氣稍矜。匿瑕收瑾璧,得味外淄澠。有此孫陽顧,能同臣僎升。網羅驚并集,旗幟見先登。為國呈多士,還鄉切寸競。庭闈歡定劇,池館寵俱增。豈不懷將父,應須畏友朋。吾邦衿佩在,拭目望薰蒸。
仲尼躬大道,天下一家也。豈不有同宗,一家之親者。天下闡其學,譬如共陶冶。同宗繩厥武,親若在膝下。伯魚何異聞,詩禮之言雅。金旸出孔氏,傳神異土苴。贈翁垂令德,昆弟如韶夏。食指紛同鼎,末俗睇茲寡。季也念伯氏,萬里壽玉斝。復姓追本支,先圣自歆嘏。繄予欽其芬,翰墨為之灑。謂疏非所親,胡為思如瀉。大道在金旸,吾言當不假。
白箓裁箋帶玉紋,烏絲題字寄衡門。風床展玩論書法,何似顏公屋漏痕。積雨孤村水滿堤,杏花零亂落春泥。草堂近在橋東路,只借丹丘處士棲。喧喧春鳥報新晴,不遣春愁眼底生。擬約芙蓉洲上坐,暫分私地聽蛙鳴。獨立春江古岸基,風帆沙鳥總忘機。今朝聞有巢湖信,南陌東阡遲子歸。村塢深如華子岡,東風花落澗泉香。故山猿鶴相望久,莫遣濡須草樹荒。關河猶未息風塵,孤負春來綠草茵。莫報淮南近消息,題詩且慰白頭人。
連朝風雪滿空來,喜得新晴萬象回。甚欲出門尋野興,梅花多是旁春開。
兩鏡手提如合璧,兩光相攝萬重光。重重樓閣重重戶,有個瞳人里面藏。
金銀樓閣倚晴空,幾日新城此梵宮。同拂衣塵聊駐馬,擬呼尊酒便開筒。山僧見面如相識,詞客參禪也自通。撫事臨風三嘆息,一杯茶話正匆匆。
若論太上高真福,黃閣如云不要開。粗衣淡飯無他事,一歲看山一百回。
石隥千盤落照明,?身萬仞眺秋晶。松風涼入三千界,把袂洪崖謁上清。
林下茅堂傍水堤,半村佳境足堪題。一簾山色當門斷,幾樹鶯聲隔岸啼。囲犢暮歸分遠近,樵蘇曉出自東西。幽人樂此多清趣,幾度行吟不過溪。
航海梯山事可疑,眼前今日看瑰奇。布韋且莫懷孤憤,秋菊春蘭自一時。
勝締臨河祓禊盟。破柑酌茗坐班荊。夭桃倚笑臉霞橫。乳燕漸開雙剪影,垂楊解斗兩眉情。幾時林下聽新鶯。
侍臣催講御階西,云靜觚棱曉色低。天辟神州卑兩漢,地連碣石轉三齊。含香晝永閒青瑣,視草堂幽濕紫泥。最憶東山老松樹,秋風應有鶴來棲。
水清風骨,膚凝霜雪,波碧盈盈誰惜?橋邊明月照玲瓏,含情對、臨風玉笛。采芳蘭澤,思君遠道,情寄云箋翰墨。孤輪隱隱夜凋殘,人不寐、神游江國。
絳色羅裳綠色襦,沈香亭北理腰肢。含風笑日嬌無力,恰似楊妃睡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