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二首 其五
如來不說無余說,迦葉無聞無異聞。
體得無聞無說說,玉石難分亦自分。
國恩佛恩總報,人王法王道存。
仰祝圣明逾日月,更祈睿筭等乾坤。
如來不說無余說,迦葉無聞無異聞。
體得無聞無說說,玉石難分亦自分。
國恩佛恩總報,人王法王道存。
仰祝圣明逾日月,更祈睿筭等乾坤。
如來雖未言說卻已包含無盡妙義,迦葉看似未聽聞實則并無不同的聽聞。體悟到這無聞無說的境界,即便玉石難以分辨也會自然區分。國家的恩情和佛法的恩情都要報答,人王的律法和王道得以留存。仰望祝愿圣明的君主超越日月的光輝,更祈求君主的福壽與天地等同。
如來:佛教中對釋迦牟尼的尊稱,也泛指佛。
無余說:雖未言說卻包含無盡的道理。
迦葉:指摩訶迦葉,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頭陀行著稱,被認為是禪宗的初祖。
體得:體悟到。
睿筭:指皇帝的福壽。筭,同“算”。
此偈頌可能創作于佛教盛行時期,作者在修行過程中對佛法有了深刻的感悟,同時出于對國家和君主的尊崇,創作此詩以表達對佛法的理解和對國家的祝福。
這首偈頌主旨是宣揚佛法的高深和不可言說的境界,同時表達對國家和君主的祝愿。其突出特點是將佛法感悟與現實情感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佛教偈頌勸世、祈福的功能。
夜長不得眠,
轉側聽更鼓。
無故歡相逢,
使儂肝腸苦。
容南老守幾時回,更拚重看江上梅。便熱藤笙猶可漆,未寒筒布會須裁。
寄語金陵漢郡丞,與誰同醉復同醒。不須吊古烏衣巷,且復尋春白下亭。
昔賢倡道地,
形勝表西南。
云影晴臨席,
天光凈照潭。
遺風被逢掖,
雅會盍朋簪。
千古鳶魚意,
悠悠未許談。
重語當年事已難,
相逢離落嘆無端。
欲持舊句題今意,
終惜殘英減夕餐。
霜晚尚容秋后見,
歲暄寧抵客中寒。
惘然為汝低徊久,
斜日枝頭細細看。
暫親鉛槧向清流
忽遇波心蕩漾舟
老去久于浮世淡
重逢端似夢相求
三十年前真是誤。駒隙匆匆,塵土長安路。贏得閑身忙里過。青山白水空煙霧。
夢覺邯鄲炊甑墮。釣月樵云,生計從天付。話到忘言成默坐。夕陽一片溪山暮。
千巖萬壑不曾看
一水悠悠欲渡難
與子相期仍未定
不如且盡眼前歡
見說扁舟下彭蠡,
九江日落照廬山。
弟兄情話對床夜,
應笑冰溪人更閒。
喜見中秋,急載酒、登樓邀月。誰料得、狂風作祟,浮云為孽。孤負闌干凝望眼,不教寶鑒懸銀闕。但筵前、依舊舞腰斜,歌喉咽。
陰與霽,圓并缺,難指準,休分別。況賞心樂事,從來磨折。常把一尊陪笑語,也勝虛度佳時節。怪坡仙、底事太愁生,驚華發。
水榭清幽,宿雨罷、奔渾齊漲。憑眺處、孤城剩壘,炮痕無恙。波靜細延簾閣底,草香亂撲紗窗上。碧陰陰、一陣嫩涼來,沙禽餉。
篷六扇,煙中漾。簫一縷,潭邊唱。況主人還有,吳羹法釀。但醉且尋茶叟灶,欲歸徑借溪翁杖。想此時、纖月掛西湄,難于狀。
蘋藻香生處,
花枝影動時。
莊生渾未省,
伋也是吾師。
陂色入柴關,陽和遠近還。
平蕪隨蹇步,新水照衰顏。
廢堞鳥聲樂,晴皋雉羽斑。
一逢樵客語,無俟辦連環。
黃扉紅藥翻階好,要賞娉婷。日暖風清。幾闋新詞按譜成。
莫道春光留不住,尚賴啼鶯。半醉半醒。起向花前緩步行。
秋千墻外道。正垂楊凝妝,黛蛾勻曉。漸綠汀洲,喚舊情都是,數聲啼鳥。單舸來時,問載得、落紅多少。廢榭荒簾,空伴離魂,送將殘照。
漫省相思盈抱。嘆荏苒春韶,夢云應好。一鏡風花,念酒醒時節,更教誰掃。縱有羅裙,終不似、故園芳草。莫惜青青雙鬢,樽前年易老。
九十萱親天下稀,
人無容力荷天慈。
衣冠禮樂江東聚,
此是癡兒奉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