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謝次安二首 其一
耆舊今無幾,鄉閭素所依。
官登五馬貴,年及七旬稀。
一旦成長往,九原誰與歸。
寒風吹畫翣,回首淚空揮。
耆舊今無幾,鄉閭素所依。
官登五馬貴,年及七旬稀。
一旦成長往,九原誰與歸。
寒風吹畫翣,回首淚空揮。
年高望重的老人如今已經沒幾個了,他一直是鄉里人所依靠的對象。他官至太守,身份尊貴,活到七十歲高齡也是十分難得。一旦離世,去了九泉之下又有誰能與他作伴呢。寒風吹動著靈柩旁的畫翣,回首往事只能空自揮灑淚水。
耆舊:年高望重的人。
五馬:太守的代稱。漢代太守乘坐的車用五匹馬駕轅,故有此稱。
九原:指墓地。
畫翣(shà):古代出殯時棺木旁的裝飾,用木做成框,蒙上畫有圖案的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所處的鄉里年高望重之人逐漸減少,謝次安的離世讓詩人深感悲痛。謝次安官至太守,活到七十歲,在當時是比較難得的,他的去世引發了詩人對生命無常和耆舊凋零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友人謝次安,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質樸的語言表達哀傷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能體現當時的社會人情和詩人的情感世界。
種蔬苦培深,戴甲久未出。不敢重爬搔,勾萌嫩方茁。
未嘗摘瓜時,先為延蔓地。茍不夭閼之,夤緣自無際。
野草何曾種,才除旋復抽。可憐瓜落子,長是隔年收。
萵苣宜生啖,蔓菁可熟菹。從今添菜譜,自合訂農書。
柔臺濯青絲,嫩本抽白玉。古云水可飲,有此奚不足。
斸雨迷漫種,排煙羃歷生。誰能為溉釜,吾意欲烹羹。
手中一勺子,散涌忽盈畝。五月青實成,君看大如斗。
甘軟黃金茹,咸酸碧玉齏。詩脾本虛薄,莫遣著羊蹄。
百事皆可做,一生何所求。已多十八種,底用五千頭。
甕菜抽青玉,蔥根結水晶。此物江南有,沙場種不成。
嵯崚磊落映青螺,面面人看似普陀。
洞口草深迷佛眼,峰前竹密護仙窩。
云行老樹青鼯過,雪落長溪白鳥歌。
菩薩低眉三島外,如如空相奈云何。
田里馮生寧屑去,湖海陳卿時肯來。詩書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騎上下山益疏矣,鯈從容出何樂哉。市橋十步即塵土,晚雨蕭蕭殊未回。
筑臺危可瞰坰牧,朝來小雨猶十上。雖無峻嶺有脩竹,不減山陰同放浪。青門正爾堪邵平,云中何必須魏尚。小池更廣勿近墻,畏與濁渠同滉漾。
一葉撐來江浪闊,兼金卻去客囊空。
都將歲月供丹灶,不要功名上景鐘。
古有禮羅招處士,今無書幣起逋翁。
南陽祇在荊州北,時一登高吊臥龍。
乍?初催朵朵齊,
蛟冰風捲畫樓西。
琉璃國土堪埋玉,
不遣馀香上燕泥。
城東瘉野樹參云,故宅弦歌恍可聞。
飛白妙兼羲鬼字,丹黃親勘選哥文。
雍容論囿標天演,斟酌謨觴訖夜分。
太息少年終喜謗,譯林誰策導河勛。
平山燕集追前輩,勝日登臨五馬齊。
鳥破夕陽天遠近,水分青草路東西。
欲殘樓閣猶金碧,過雨花枝半笑啼。
問道婪春紅芍藥,幾圍金帶出招提。
此身已坐在山泉,
涓滴無由補大川。
急報東方兩星使,
靈山吐溜為糧船。
枝上啼鵑如訴。喚起離愁無數。
曲徑古云深,隔岸夢中來路。
回顧。回顧。月約花陰西度。
涼風肅秋宇,明月照庭帷。
攬衣起中夜,四顧何躊躕。
伊昔來京國,青楊拂地垂。
冉冉歲數周,嚴霜履凄其。
故鄉渺何許,各在天一涯。
老親歲云暮,游子別經時。
南國無來鴻,消息安可知。
灼灼花枝紅,落葉倏已披。
人生非金石,感茲能不悲。
衣馬任風塵,陸沉亦何為。
以茲結中情,彷徨無所之。
言念同心友,參辰久乖離。
望遠不得至,悠悠勞我思。
愿言崇令德,皓首慰相期。
綠窗人靜篆煙消,
春引詩情上柳條。
正欲尋題無覓處,
小鬟報道是花朝。
復有杖藜人,曠懷云物新。愛閑難事過,全樂宦時貧。不以桑榆晚,而于風雅親。乾坤草亭外,良會又庚寅。
九老須眉古,看余亦杖鄉。招邀錦樹里,圖畫碧山堂。茶夢歸書卷,松聲冷石床。遙遙望千載,秋興白云長。
破寺爐煙冷,空堂石磬閑。
抱泥蜂入戶,引子鳥歸山。
家近樵漁識,身忙鬢發斑。
難忘荒碣畔,執手故人還。
屃赑連天聳,巍巍郁翠嶠。
排鋒凌泰岳,俯視渺么么。
坐石霞生岫,踏蹊虹作橋。
松梢頻礙月,鴉背欲干霄。
天半來歸衲,云根下晚樵。
置身親斗極,滄海一浮瓢。
客居偶佳節,對酒暫疏散。彼美無與期,中懷詎云滿。
臨水結幽想,看山懷遠情。遙憐南向雁,一一背邊城。
雪橫居庸北,日出薊門東。煤香馬通火,車鳴牛驛風。
天末望歸云,遲徊憩檐宇。楊葉自多風,愁來更秋雨。
我里在東皋,十年事幽隱。不知山水深,但覺魚雁近。
霜早難為夜,風高覺易冬。誰家少年子,弓馬錦衣重。
佳菊那能采,茱萸興不忘。商船向南去,憑與問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