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絕句七首依韻奉答許存札教授
客居偶佳節,對酒暫疏散。彼美無與期,中懷詎云滿。
臨水結幽想,看山懷遠情。遙憐南向雁,一一背邊城。
雪橫居庸北,日出薊門東。煤香馬通火,車鳴牛驛風。
天末望歸云,遲徊憩檐宇。楊葉自多風,愁來更秋雨。
我里在東皋,十年事幽隱。不知山水深,但覺魚雁近。
霜早難為夜,風高覺易冬。誰家少年子,弓馬錦衣重。
佳菊那能采,茱萸興不忘。商船向南去,憑與問潯陽。
客居偶佳節,對酒暫疏散。彼美無與期,中懷詎云滿。
臨水結幽想,看山懷遠情。遙憐南向雁,一一背邊城。
雪橫居庸北,日出薊門東。煤香馬通火,車鳴牛驛風。
天末望歸云,遲徊憩檐宇。楊葉自多風,愁來更秋雨。
我里在東皋,十年事幽隱。不知山水深,但覺魚雁近。
霜早難為夜,風高覺易冬。誰家少年子,弓馬錦衣重。
佳菊那能采,茱萸興不忘。商船向南去,憑與問潯陽。
客居他鄉偶然遇到佳節,對著美酒暫且放松身心。那美好的人無法相約,心中怎能感到滿足。面對流水產生幽遠的遐想,望著山巒涌起懷念之情。遙憐那些向南飛去的大雁,一只只都背對著邊城。大雪橫在居庸關以北,太陽從薊門以東升起。燒著煤的馬廄熱氣騰騰,牛拉的驛車在風中鳴響。在天邊望著歸云,徘徊在屋檐下休息。楊葉本就多風,憂愁襲來又遇秋雨。我的故鄉在東皋,十年來過著隱居生活。不知山水有多幽深,只覺得與家鄉的音信漸近。霜來得早夜晚難熬,風大感覺冬天易至。誰家的少年郎,身披錦袍重視騎射。好菊花無法采摘,對插茱萸的興致沒忘。商船向南駛去,拜托它問問潯陽的情況。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暫疏散:暫時放松。
詎(jù):豈,怎。
幽想:深遠的思索。
居庸:居庸關,在今北京昌平區西北。
薊門:在今北京德勝門外西北。
馬通火:馬廄里燒煤取暖。
車鳴:牛拉驛車的聲音。
東皋:泛指田野或高地,這里指詩人故鄉。
魚雁:指書信。
茱萸:一種植物,重陽節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潯陽:今江西九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客居”等表述可推測,詩人當時身處異鄉,在重陽節時有感而發。可能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時期,詩人因各種原因離開故鄉,在異地思念家鄉、感慨人生。
這首詩主旨圍繞客居思鄉展開。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將情感融入自然與生活場景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算秋來景物,皆勝賞、況重陽。正露冷欲霜,煙輕不雨,玉宇開張。蜀人從來好事,遇良辰、不肯負時光。藥市家家簾幕,酒樓處處絲簧。 婆娑老子興難忘。聊復與平章。也隨分登高,茱萸綴席,菊蕊浮觴。明年未知誰健,笑杜陵、底事獨凄涼。不道頻開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錦里先生,草堂筑、浣花溪上。料飽看、階前雀食,籬邊漁網。跨鵠騎鯨歸去后,橋西潭北留佳賞。況依然、一曲抱村流,江痕漲。 魚龍戲,相浩蕩。禽鳥樂,增舒暢。更綺羅十里,棹歌來往。上坐英賢今李郭,邦人應作仙舟想。但□呼、落日未西時,船休放。
古跡荒基好嘆嗟,滿川吟景只煙霞。 烏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憶謝家。
叔寶羊車海內稀,山家女婿好風姿。 江東士女無端甚,看殺玉人渾不知。
嬿婉回風態若飛,麗華翹袖玉為姿。 后庭一曲從教舞,舞破江山君未知。
尚主當初偶未成,此時誰合更關情。 可憐謝混風華在,千古翻傳禁臠名。
斫案興言斷眾疑,鼎分從此定雄雌。 若無子敬心相似,爭得烏林破魏師。
會獵書來舉國驚,只應周魯不教迎。 曹公一戰奔波后,赤壁功傳萬古名。
投箠填江語未終,謝安乘此立殊功。 三臺星爛乾坤在,且與張華死不同。
容易乘虛逼帝畿,滿江艛櫓與旌旗。 盧循若解新亭上,勝負還應未可知。
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 緣何喚作云霞友,卻恐云霞未似君。
幼小家貧實可哀,愿征行去志難回。 不探虎穴求身達,爭得人間富貴來。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往事云雨散,積意如山丘。 圣人已為土,土復成海流。 曷為夢寐中,常見孔與周。
致知格物最為難,夢覺關中善惡關。 若得二關俱過了,方成人在兩儀間。
暮霞照水,水邊無數木芙蓉。曉來露濕輕紅。十里錦絲步障,日轉影重重。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風。 夕陽道中。嘆秋色、與愁濃。寂寞三千粉黛,臨鑒妝慵。施朱太赤,空惆悵、教妾若為容。花易老、煙水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