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公佩和老杜韻 其二
敝屋甫環堵,此君憂面墻。
當窗蔽寒綠,入坐薦清涼。
客詠閟余響,佛薰留散香。
老成看氣骨,霜雪表靈長。
敝屋甫環堵,此君憂面墻。
當窗蔽寒綠,入坐薦清涼。
客詠閟余響,佛薰留散香。
老成看氣骨,霜雪表靈長。
破舊的屋子剛剛環繞成四堵墻,這人憂慮自己如面墻而無所見。竹子對著窗戶遮蔽著寒綠之色,走進屋內它帶來清涼之意。客人吟詩的余音隱隱消散,佛香還殘留著飄散的香氣。從那成熟穩重之人能看到其氣骨,如同經霜雪的竹子彰顯著靈秀久長。
敝屋:破舊的屋子。甫:剛剛。環堵:四周環著每面一方丈的土墻,形容狹小、簡陋的居室。此君:指竹子。面墻:比喻不學而見識淺陋。薦:進獻,這里有帶來的意思。閟(bì):隱藏。老成:指成熟穩重的人。氣骨:氣概和骨氣。靈長:靈秀久長。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處于相對清幽、簡樸的環境中,看到竹子引發感慨,進而借和杜甫詩韻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竹子的品質并借其贊頌有氣骨之人。特點在于托物言志,以景襯人。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較小,但展現了詩人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我昔典司群玉峰,中有一峰如此雄。層珪累璧以億計,垂棘懸黎知幾重?,庈丈瞎忪蠣~,琪樹風過聲冬瓏。依稀西母翳白鳳,仿佛波神驅玉龍。
自從失腳墮塵土,無復有夢登芙蓉。扁舟獨釣秦淮月,忽見當年眼中雪。蘇郎那得便欺人,云是來從武都穴。春深猶在玉皇家,秋杪卻安淮海宅。
誰歟有力負之走,夜半赑屭群鼇力。自是蘇郎有仙骨,造物向君難久嗇。遂令仙圣役鬼工,預割云根分半席。
亦知客子是前官,送與新詩合消得。客今跛鱉行步慳,無復鰲背觀鯨瀾。何如舉此為客壽,卻送蘇郎登道山。
滿江風雨釀清愁,坐嘯煙波一葉舟。
目送飛花千里去,身隨空碧一鷗浮。
兜羅世界成游戲,欵乃聲中自唱酬。
試問剡溪回棹客,可能乘興上南樓。
凄涼怕折腰,彼蓋村夫子。
誰能九層臺,不用累土起。
旌旗野色中,鉦鼓霜風里。
古來丈夫事,勿嘆百僚底。
檥岸逢重九,全家上淺山。
兒童爭險步,城郭有躋攀。
采菊迷前路,開樽對近灣。
年時吹帽處,不見雁書還。
兒時學戇語,筆力思摩秋。
年來頗解事,毀去不復留。
荷君俎豆我,重意難為酬。
不逢吞舟鯨,十犗虛垂鉤。
徒蒙萬金價,竟以瓦礫售。
夫君自奇偉,下筆不肯休。
須我合藥紙,欲兼砂扎收。
聽說江湖萬里身,十年流轉狎波神。
鄉心只羨秋鷹急,世味如何臈蟻醇。
耳識吳音疑故舊,眼看南士覺尖新。
袖中詩句清如許,何啻他鄉見似人。
我詩已巴歈,曲短不成弄。
君詩如郢人,白云渺云夢。
天公震而矜,大地作一供。
封姨不自惜,紛紛管迎送。
須臾萬象滅,此世無與共。
惟余滄江水,不止亦不動。
聳渠縞帶袴,等用麻衣諷。
寒梅自生香,古井亦受凍。
松髯老不脫,歲晚見梁棟。
此事且勿言,惟知飲當痛。
憶昔兒子時,仁公兩朱轓。吟篇與醉墨,零落遍湘沅。
少長聽鳴騶,清霜粲華軒。風流故多奇,欲說非一言。
但聞天下士,擾擾向龍門。豈知千丈發,著此三家村。
周余喬木盡,始見邯鄲孫。茲行亦奇偉,可以詫仍昆。
辟彊老去重堪嗟,千里堂堂表海涯。
取士但能籠自鵠,諫王安用學蚳鼃。
祗言魯國賢無補,豈識齊卿實未加。
不見只今墳上木,多年老干尚傾斜。
戍瓜違首夏,行李傍中秋。
此意元衰懶,吾生足滯留。
竹枝看峽舞,月子聽吳謳。
官況能多少,棲棲一世愁。
郭外湘江清徹底,江頭石壁新如洗。
呼舟斜日度空明,脫帽中流照清泚。
一聲欵乃忽心驚,曾與漁郎有舊盟。
日暮征車猶未已,鬢毛如此欲何營。
千巖一派落都城,承露金盤爾許清。
古體黃陳家格律,短章溫李氏才情。
等閑又得詩人處,咫尺相過故將營。
想見紅塵烏帽底,幾多懷玉未知名。
不識書樓夢已登,幽人應在最高層。
網羅歆向群言目,搜攪談遷萬古膺。
河漢西流清露重,玉霄東望紫煙凝。
夜深誰見憑欄處,天作長編月作燈。
九日明朝是,三浯自古高。
地能供此景,天亦念吾曹。
溪上風宜帽,山中菊可醪。
病夫雖不飲,短發卻堪搔。
偪塞天星近,紛綸世事平。
瘴消原谷長,蝗死岳芝生。
徑合迷車轍,宵明誤鼓聲。
袴寒空數挽,屨綻莫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