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鍬井頌
盡道溈山父子和,插鍬猶自帶干戈。至今一井如明鏡,時有無風匝匝波。
盡道溈山父子和,插鍬猶自帶干戈。至今一井如明鏡,時有無風匝匝波。
解名盡處是孫山,
君名更在孫山外。
小樓面面著疏欞,
靜有蟾光絕市聲。
讀罷離騷臨晉帖,
菊花香里數寒更。
花映紗窗白日遲,
紙光玉版硯紅絲。
墨豬筆虎關名譽,
珍重濡毫欲寫時。
青城矗矗紫壇深,
碧宇無風掛斗參。
億萬蒼生齊合爪,
圣明天子得天心。
摩詰遺詩畫意閑,
煙云粉本有無間。
風流一變添文采,
小李將軍著色山。
秋原經落葉,聚散感分飛。
遠嶠荒煙斷,重壘故國非。
釣收清海寂,書就北鴻稀。
幽思何能遣,酸風拂芰衣。
鐵騎連營下。羨奇謀、真同六出,鋒銷荊野。試問洞庭深幾許,春水才堪飲馬。露布到、甘泉宮也。殿上云迷三素色,正仙人、玉戲飄鴛瓦。簾影動,冷光射。
方圭圓璧渾無價。近蓬萊、天顏喜氣,玲瓏欲化。白虎幢前霜戟擁,荼作軍容豈借。積三尺、瑤華不夜。遙想瓊樓歌舞處,延鄒生、枚叟珠璣瀉。恩波淼,入清灞。
夕寒風自起,朗月一何速。
鑒此將歸人,對此籬下菊。
采菊汎新觴,停車盡馀漉。
亦知別心苦,不惜杯反覆。
浮山千萬仞,上有珠樹林。云霞互虧蔽,鸞鶴巢其陰。仄聞紫煙客,羽駕紛來臨。玉液有馀清,云璈多遠音。我無雙飛燕,失路杳難尋。安得如珠黍,聊用慰我心。
潭中有浴鳥,相傳是鳳凰。不飲復不啄,遍體生文章。商風西北起,將舉復回翔。世無梧桐枝,爾當游何方。
石洞何陰陰,中有千章木。山風日夕吹,霜條森似玉。苦節諒不移,肯受膏雨沐。百卉在沃壤,芬芳徒過目。志士處憂患,焉知不為福。
翩翩五距鳥,游戲在層城。相呼浴醴泉,群飛啄瓊英。抗翼青云端,不受虞羅驚。奈何燕與雀,蒿艾托馀生。
昔有蟲沙主,黃龍咤真符。遙遙翠微間,鋤云建名都。歌舞未及終,敵兵已在途。五馬朝洛京,身竟為死俘。
涼風日夕至,吹我瑤石臺。嚴霜被野草,嗷嗷清猿哀。俯視見流光,忽然動中懷。寂寞天華宮,豈無歌舞來。焉見安期生,羽衣變寒灰。
夭夭桃李花,灼灼春山道。西風一夕起,零落同衰草。豈不戀芳華,嗟哉秋已老。自非松與柏,憔悴誰能保。
徘徊衡門下,獨處無與鄰。登高望故原,倏已秋非春。蕭艾被崇岡,蘭玉蔽荊榛。豈不懷君子,欲往道無因。天運既如此,已矣勿復陳。
著書雖已先三史,論道如何后六經。
因雪李陵為國士,豈期武帝有宮刑。
叢生荊棘迷墳冢,舊畫龍蛇照廟庭。
為覽遺文來一奠,不知何在子長靈。
緱氏有仟令,家世出子喬。詩名鮑謝伍,政續邱何高。
山水耽奇癖,金石敦素交。嵩岳兩室峙,伊闕百仞標。
北顧探王屋,西行窮二崤。昔賢登覽地,往往回鞭梢。
龍門況不遠,紫翠如相招。嗜古黃叔度,千里來游翱。
廿載車笠舊,合并倏今朝。折簡迓儒衡,聯騎崇山椒。
秋高石骨露,葉脫風刁刁。深洞穿地肺,孤亭聳巖腰。
奇絕丈八像,鐫鑿齊隋朝。字體雜隸楷,筆蹤辨分豪。
歐趙所未錄,一一歸氈包。石丈儻解語,邂逅慶所遭。
茲圖洵可傳,潑墨裝生綃。郵筒忽遠寄,快若背癢搔。
安得生六翮,相隨陟岧峣。
放艇虹橋兩槳間,鶯歌燕語聽間關。
綠楊萬樹剛三月,紅榭千家祇一灣。
往事銷魂惟此水,隔江縱目有層山。
蜀岡飛雨飄空翠,濕透春衫未擬還。
巧笑聲搖六博盆,
纖纖人在綠窗根。
隔紗想見春風面,
云滑金釵欲溜痕。
帝京遺緒空山里,蕭蕭風起陵樹。廟門杯酒酹滄桑,天半神靈雨。
但寂寞金支翠羽,荒祠誰拜衣冠古。望淡日觚棱,剩拂拭殘碑蘚字,托情豪素。
因念畫壁前朝,朱輪貴里,故國興廢誰賦。女蘿山鬼冷秋墳,付與殘僧語。
算獨客牢愁萬縷,疲驢歸趁斜陽去。背暮山、重回望,殿閣微茫,亂云深處。
凄凄寒菊委霜叢,
下有微吟腐葉蛩。
倚著欄干聽不了,
自來我輩最情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