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守四首 其二
新詩囊錦墮春窗,旋炷銅爐百和香。試握毛錐支勁敵,獨憐赤手強扶瘡。
新詩囊錦墮春窗,旋炷銅爐百和香。試握毛錐支勁敵,獨憐赤手強扶瘡。
北叟臨門種棘,南翁過路鉤衣。楚楚纖鱗水躍,英英鷙翮云飛。
鸚鵡窺籠百遍,狝猴上樹千回。紫燕銜泥入室,黃麋齧草登臺。
西海昆丘閬苑,仙人王子安期。春至蟠桃艷艷,秋來弱水瀰瀰。
黃帝清游化國,虞皇穆拱玄宮。殷主爰消雛雉,文王載夢非熊。
種豆南山一頃,朝來豐草離離。豈若藍田種玉,何如商嶺餐芝。
圃口翻翻瓠葉,門前潏潏流湍。鳧鷺輕輕不下,鹓鴻冉冉高摶。
白草黃沙,征人去、秋光暗歇。登雁塞、戰場憑吊,英雄余烈。磨劍橫揮遼海水,彎弓仰射胡天月。忍艱危不改老臣心,殲仇切。
洛陽道,花綻雪。鄉里夢,如煙滅。問何時復我,九州無缺。獻馘飛傳西尾首,酬勛遍飲東條血。愿男兒策馬踏扶桑,犁庭闕。
一天風雪里,歸去是今朝。
送客詩初就,推篷凍未銷。
連年云洞話,三折富春潮。
清白留圖畫,斯人不可描。
從上佛祖無法與人傳,
后代兒孫會得是障礙。
礙不礙,
竹山鐵鷂刺天飛,
笑倒明州憨布袋。
妙體堂堂觸處彰,快須回首便承當。今朝對眾全分付,莫道儂家有覆藏。
山僧有三印,更無增減剩。覿面便相呈,能轉凡成圣。
一印印空,日月星辰列下風。一印印泥,頭頭物物顯真機。一印印水,捩轉魚龍頭作尾。
三印分明體一同,看來非赤亦非紅。互換高低如不薦,青山依舊白云中。
青陽載啟逗馀褰,拂雨停鑣問考槃。
綺散馀霞仙□筆,盤無兼味腐儒餐。
弦歌已奏緇衣好,雞黍言尋縞帶歡。
見說康衢皆擊壤,采風應及碩人寬。
十里雕胡渚,勞君艇子來。
棹移花下雨,人上水邊臺。
少別經三月,深情盡一杯。
病馀存舌在,今夜話能陪。
白虎西流朱鳥高,五更風利鸊鷉刀。
勁寒戰栗通心曲,墻氣冰霜上口毛。
曠蕩青天如可對,折旋丹地敢辭勞。
頻聞交戰呵金馬,驀入鐙廬炙凍毫。
準用于丁殞后,
瓘亡在京死前。
惜是蒼生無福,
北山不待隆乾。
一林秋影,一天云影,漸見兔華圓了。
天香瑟瑟廣寒虛,早有個、尋香人到。
袖羅翠潤,襪羅涼透,此際吟蹤偏悄。
較量清興更誰如,算只許、姮娥同調。
少從長者游,粗聞圣人道。
日食雖一簞,頗覺顏色好。
辛勤五十年,猶秉后凋操。
風俗日已移,令人惡懷抱。
紛紛堪一咍,驕我以旗纛。
豈知江湖間,世襲散人號。
搔首見殘月,幽然曉色嘉。
迎風抽草帶,挹露落瓊葩。
是物含春意,何方駐歲華。
只宜傾綠醑,尤勝試香茶。
海氣騰寒旭,江煙作早霞。
數聲聽漸遠,爭起噪群鴉。
誰唱吳娘暮雨歌,
蕭蕭旅邸奈愁何。
年來心緒如荒井,
也向東風暗作波。
幾度潺湲樹底過,淵澄會見瀉天河。
氣蒸桃浪紅翻錦,色借湘裙綠染羅。
曲澗分來聽不盡,長溝流出恨偏多。
朝宗東泛滄溟遠,萬里瀰漫接巨波。
送君后。滄江晚、望風幾度搔首。雁邊寒訊逗。破驛老楓,游倦時候。
天涯未負。怕負卻、十圍垂柳。素石清泉盡有。奈今夕,玉關情,祓清愁無酒。
知否。亂塵漲袖。夷歌野哭,銷得殘陽驟。庚郎魂斷久。迸入江南,玉龍哀奏。
冰霜共守。剩一抹、峰眉依舊。夢咽西窗燭瘦。待商略、白鷗心,回腸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