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五十一首 其三十一
從上佛祖無法與人傳,
后代兒孫會得是障礙。
礙不礙,
竹山鐵鷂刺天飛,
笑倒明州憨布袋。
從上佛祖無法與人傳,
后代兒孫會得是障礙。
礙不礙,
竹山鐵鷂刺天飛,
笑倒明州憨布袋。
從過去的佛祖開始就沒有什么法可以傳給世人,后代的弟子們若有所領悟反而成了修行的阻礙。這阻礙不阻礙呢,就像竹山那如鐵鷂般的事物直刺天際飛翔,能讓明州那憨態可掬的布袋和尚都笑倒。
從上:從過去以來。
佛祖: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等,這里泛指佛教歷代祖師。
傳:傳授。
會得:領悟、理解。
障礙:佛教術語,指修行過程中遇到的阻礙。
竹山:可能是具體的山名。
鐵鷂:一種猛禽,這里可能象征勇猛、超脫的事物。
明州:古代地名,今浙江寧波一帶。
憨布袋:可能指布袋和尚,五代時僧人,常背一布袋,形象憨態可掬,被認為是彌勒佛的化身。
偈頌是佛教僧人的唱詞,多用來表達禪理。此偈可能創作于佛教禪宗發展的某個時期,當時佛教修行者注重對佛法的體悟,反對拘泥于文字和教條。作者或許是為了提醒修行者不要陷入對佛法的執著理解,要以更自然、超脫的心態修行。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強調修行不應執著于外在的法,而應追求自在超脫。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意象和通俗的語言表達深刻禪理,在佛教偈頌文學中體現了禪宗直指人心、不立文字的思想。
捫蘿通一徑,修竹蔽中籬。只有奎章在,龍神暗護持。
老荊好梅如好色,嘉樹寧論萬金直。屢乘泛雪王子舟,長躡登山謝公屐。萬壑千林秋葉乾,飛鴻墮影報新寒。塞北偏令百草折,江南還得一花看。此花看處真奇絕,豹腳蛇鱗綴香雪。楚女輕盈練素裙,湘娥冷澹胭脂血。破寒疏瘦未宜人,照波臨水韻如真。卻月觀前新態度,靈風臺下舊精神。梅花萬樹先春發,老荊此時情欲絕。爛醉寧辭水部狂,清吟擬補離騷缺。歸來白發老京華,無復孤山興趣佳。凍蕊枯枝誰更羨,夭桃郁李世爭誇。畫圖忽睹陽和面,老荊手段卻輕旋。仿佛瑤池月下逢,依稀庾嶺云中見。無情有恨獨遲遲,世外豐容只自知。黃閣由來皆貴眼,楊郎老去負明時。開圖見花被花惱,有圖無花圖亦好。月落參橫柰爾何,江空歲晏令人老。老荊老荊吾所憐,九還詮訣會當傳。芙蓉寶鼎丹砂熟,去作羅浮峰頂仙。
黃夫子從汶上來,三束瓜齏送風土。應知我亦困齏鹽,肯食沽酒與市脯。食肉者鄙無遠謀,甲第紛紛何足數。飯蔬飲水真樂哉,千古風流想尼父。
曲室朱欄映碧蘺,麥寒禾暖最相宜。青山似畫云如帶,可有閑人來奕棋。
使君堂左側,一徑轉幽森。地阻青林僻,亭開碧水深。薄遺投綬意,因寄濯纓心。邃廨稀人入,名園得獨尋。官閒從岸幘,客至罷鳴琴。偶訪諧沾席,交歡展盍簪。云霞流晚憩,蟲鳥助秋吟。水盡蒹葭色,風疏柿栗陰。煙霜行色變,時序旅愁侵。短劍晶熒氣,哀絲幻眇音。淹留成劇坐,感慨扼雄襟。憤世思長往,懷賢惜所欽。有才誰逮古,無力豈忘今。去矣吾焉適,懷哉此滯淫。
汩沒兵塵滿鬢霜,買鄰心樂古清涼。閒陪老秀春行腳,悶欠臞元夜對床。正欲脫身求兔窟,誰能隨世轉羊腸。南陽未比嵩陽好,滿眼交游即故鄉。
國家構明堂,匠士貯群木。而況求賢才,所重在科目。南宮集多士,文字數千束。儒臣明藻鑒,奉詔司校讀。十人共昨夕,接座聯燈燭。淘沙揀精金,剖石搜美玉。心思無怠遑,目力費重復。滿場耀兵甲,戰勝如剖竹。盈箱積縑練,輕素窘邊幅。我本甲科人,弱矢掛正鵠。身逢明盛時,大雅歌棫樸。一官愧無補,徒食太倉粟。茲來獲同事,有幸蒙齒錄。初心期不負,古道豈難復。勉哉持寸公,庶以竭庸碌。
相思公子住巖阿,歲歲衣裳剪薜蘿。水濺山花春屐冷,僧歸湖雨暮鐘多。犬能愛客沿溪送,猿不驚人帶月過。詎用移文心自愧,云青沙白奈君何。
此地耕桑少,人人割紫云。雙縑天際至,一片水坑分。蕉葉含純德,羊肝出大文。深慚無著作,只寫白鵝群。
英英赤文鳳,生此岷之陽。覽輝孤竹根,振翼千仞岡。德音乃鸑鷟,下引鹓與凰。承旗從華蓋,吹玉朝紫皇。顧瞻朱丘深,殆似阿閣長。肯以令儀矩,而使繒弋傷。集須集桐花,食不食藻粱。佇看發丹咮,舜殿歌明康。清露團火旻,素月分白道。三湖足秋色,天以賜賀老。紅蕖正酣酣,翠籊方稍稍。閒情觀池魚,生意玩庭草。旨酒常在壺,瑤琴弗離抱。靈臺儻清明,豈不長壽考。方朔謾竊桃,安期苦嘗棗。愿言西風時,眠食常健好。
彈琴送君子,風雨乍彌天。亦是尋常曲,胡為盡別弦。云山猶昨日,客思又今年。試問堂中士,春風何處先。
結束辭親去,王程恐后期。河梁送行處,江路變寒時。落月它鄉夢,孤云舊里思。及瓜當有代,覲省未應遲。
仙童下赤城,仙酒餉王平。野人相就飲,山鳥一群驚。細雪翻沙下,寒風戰鼓鳴。此時逢一醉,應枯反更榮。
枝頭殘雪余寒透,人影花陰瘦。紅妝悄立暗消魂,鎮日相看無語,又黃昏。香云黯淡疏更歇,慣伴纖纖月。冰心寂寞恐難禁,早被曉風零亂、又春深。
烏蟾無停機,飄忽孟陽暮。開軒一延佇,百感縈衷愫。野景萃飛鳴,芬葩炫紅素。裊裊池邊柳,墜絮已無數。物變固以漸,彈指新成故。悠悠復悠悠,意逐溪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