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晚晴出西村
步屐尋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鵓鳩啼。
墮梅殘白猶明樹,著柳暗黃初映堤。
風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懸規。
最憐碧漲侵沙尾,更傍橫橋一杖藜。
步屐尋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鵓鳩啼。
墮梅殘白猶明樹,著柳暗黃初映堤。
風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懸規。
最憐碧漲侵沙尾,更傍橫橋一杖藜。
我穿著木屐踏雪尋春,不顧腳下泥濘,村南村北到處傳來鵓鳩的啼鳴聲。飄落的梅花殘白點點,依然使樹木顯得明亮;柳樹剛剛泛出的嫩黃,開始映襯著堤岸。雨后初晴風景宜人,云朵如被撕開的棉絮;江天還未到傍晚,太陽像懸掛著的圓規。最可愛的是碧綠的江水漫上了沙灘,我拄著藜杖又來到橫橋旁欣賞。
步屐:指穿著木屐行走。
犯:冒著。
鵓鳩:鳥名,即斑鳩。
墮梅:飄落的梅花。
著柳:附著在柳樹上。
擘絮:像撕開的棉絮。
規:圓規,這里形容太陽。
碧漲:指碧綠的江水上漲。
沙尾:沙灘的盡頭。
杖藜:拄著藜杖。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春雪過后天氣轉晴時,漫步西村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心情閑適,才有興致去欣賞鄉村的春景。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雪晚晴的鄉村風光,突出特點是寫景細膩生動,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捕捉自然之美的能力,體現了宋詩注重意境和情趣的特點。
飛波千尺瀉天風,
點點珠璣灑碧空。
日午洞頭尋醉石,
不知身在水晶宮。
雪滿龍沙路不前,側身塞北憶南天。
蕭森竹木黃兼綠,突兀云巒斷復連。
魚買湖船寒浦外,酒酤山韨翠微邊。
何年為葺西溪屋,白□青裘一醉眠。
熱喝粗拳,佛來也打。
臨濟德山,一時擒下。
七尺昂藏一少年。舉頭日日望青天。胸中有恨不能言。
采玉章須憑血染,軍人魂尚在腰懸。愿君名氏勒燕然。
望斷長燕萬里深,思君不見淚沾襟。高情為我還甘罪,至死難忘今日心。
罪出經年憐我深,要存男子此胸襟。聞言廢食更流淚,是我懷君一念心。
數載幽幽獄戶深,相逢更得好胸襟。要將爾我今朝事,說與兒孫記在心。
憶昔相逢幽陷深,各將國淚灑裳襟。我無孟博澄清志,君有西川豪杰心。
悄悄獨憐我罪深,淵思自慰此愁襟。昊天肯吊蒼生命,鑒此人臣日夜心。
客路過莘野,孤村落日低。
荒田多白鹵,矮屋盡黃泥。
饑下呼群雀,寒棲上距雞。
蕭條民業少,生計憫蒼黎。
夜樓一穗玉爐煙,
飛入三天最上天。
朝罷滿空風露晚,
世人應是更貪眠。
躡衣飛步上山巔,回首人間一惘然。
千里渺茫云似水,諸峰羅列樹連天。
風鳴石澗飛寒雨,火伏丹爐裊篆煙。
何日歸休無一事,閒身不惜訪群仙。
故寧戚以儉,
罔或易而奢。
致得千載下,
人稱問禮家。
殘笛鳩茲路,銀河耿未收。
江帆涼近月,夜水白沈樓。
樹出天門曉,潮生海國秋。
鄉園西望近,歸夢滿吳頭。
石上生梅老未枯,
著花雖少更敷腴。
要須鄰老深調護,
莫遣兒童縱牧芻。
盡日衡門閉,蒼苔一徑新。
客心非厭靜,悟道不憂貧。
白屋懸塵榻,清樽憶故人。
近來疏懶甚,詩債后吟身。
西風秦樹色蒼蒼,
獨立秋鷹正擊霜。
漢主跨胡還此日,
何人給札奏長楊。
一樹清陰倚粉墻。雨馀小院淡斜陽。笛聲掩抑似回腸。
蟾影穿簾千點雪,玉魂和夢一絲香。殘燈欲灺更凄涼。
一片湖州水,吹光到曉堂。暗規時世樣,校取淺深妝。
山髻平分疊,宮眉與斗長。常時樈掠罷,背底立何郎。
強起淹馀睡,柔多艷亦多。笑時添兩靨,恨至疊雙蛾。
印指生寒暈,分釵割水波。休將月月比,仙子不如他。
野艷云爭出,幽閒萼并頭。分明呈舞態,只是欠歌喉。
西子不離水,綠珠長在樓。娥英若令見,匣取洞庭秋。
百看百如意,隨他作笑顰。回釵生溜影,分耀及旁人。
睡少添自重,思多理注頻。面光滑似水,脂粉不如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