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吊古
矗矗叢祠隱隱碑,荒陵何處到今疑。傷心嶺海浮征舸,回首陳橋捲戰旗。一木可能支大廈,千金無計贖孤兒。翠華黃屋空塵跡,綠水青山似舊時。
矗矗叢祠隱隱碑,荒陵何處到今疑。傷心嶺海浮征舸,回首陳橋捲戰旗。一木可能支大廈,千金無計贖孤兒。翠華黃屋空塵跡,綠水青山似舊時。
出門喜清曠,興盡喚歸船。
攜手共明月,知心惟老天。
暮潮生遠浦,秋色滿平田。
落落男兒事,相逢豈偶然。
徑狹不容車,溪淺不容釣。
平蕪淡云煙,獨鳥下殘照。
見山孑無言,倚樹忽長嘯。
徘徊澹忘歸,空林明遠燒。
我登天壇山,灑然清吟目。
群峰如兒孫,羅列三十六。
支藤陟曾巔,中有少室屋。
山人化飛仙,庭除生苜蓿。
古碑野火燒,剝落字難讀。
雛鹿臥幽巖,孤鳥響空谷。
解鞍小遲留,偷閑半日足。
長嘯歸去來,題詩紀幽獨。
冷霰撒行車,呻吟獨搔首。
須臾大如席,風卷半空走。
母子鼻酸辛,依依自相守。
書生倒行囊,沽來一樽酒。
暫時借溫和,耳熱豈長久。
萬木舞陰風,言語冰在口。
氈房耿無眠,兀兀聽刁斗。
銅駝巷陌棘風涼,尚記東都舊帝鄉。
甲馬營空云氣遠,杜鵑聲老洛園荒。
天開地辟人才出,風起云飛汗竹香。
倘得行窩容我老,春風借地種姚黃。
楊柳隄邊看渡船,金山山上訪金仙。
一江風起塵揚海,兩岸潮來浪拍天。
龍化老人頻問法,狐為少婦竊聽禪。
此機何與書生事,且借方床熟晝眠。
水光涵月浸虛窗,醉倚欄干午夜涼。
蛙一兩聲隔籬落,螢三四點過池塘。
風搖松影蛟龍活,露瀉荷盤翡翠香。
俯仰不知天地闊,悠然長嘯據胡床。
敕使聯鑣上翠岑,飛泉躍澗吼雷音。
凌高一覽知天遠,迂曲千蹊覺洞深。
龍蟄滄溟蛟舞壑,梟橫碧落鳳歸林。
山靈護得神祠在,苔蝕秦碑古樹陰。
別了金臺尺五天,歸來行橐夜光縣。
劍橫碧落琴收匣,云住青山水到淵。
錫宴屢陪蓬島客,唱酬休憶蕊宮仙。
故家只在西湖上,好在晴光雨色邊。
臨鏡忽自哂,公然白紛如。
稚女眼最明,為我剪白須。
髟髟如素絲,不堪紉破襦。
參差茁秋草,蔓衍不可除。
明知我已老,既白難再烏。
無肉令人癯,眼昏妨讀書。
顏駟燭之武,吾非斯人徒。
臺空馬盡始知休,枳棘叢邊鹿自游。
泗水不關興廢事,佛峰空鎖古今愁。
風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楓葉秋。
欲吊英靈何處在,髑髏無數滿長洲。
峨眉縣西四十里,峭壁懸崖削寒翠。崎嶇棧道動搖搖,矮石支撐同赑屭。
忽窺萬仞黑無底,下有龍淵七十二。攀捫步步足難移,大盤小盤八十四。
行行更入娑羅平,側立長嗟心膽碎。洗腳溪頭登土峰,板屋數間光相寺。
寺中蕭然無個僧,普賢小殿生陰氣。天仙橋上光明巖,銀色光中世界異。
須臾風雨洗天來,兜羅綿云塞天地。虛空現出大圓光,五色暈中瞻大士。
日暮云收山寂然,乙夜燈分百千計。別有草庵三四僧,花木滿軒頗清致。
有時云起自雷巖,兩道金光出巖際。有時云散光獨明,猶見光中回象轡。
僧云又有清現光,白日無云光更麗。奇花異草吹香風,怪獸珍禽左右至。
善財童子何許來,五十三參見真諦。神通變化無了時,如幻如夢復如戲。
胡為狡獪弄精魂,機事機心極無謂。儒生持此問山僧,僧曰如是觀如是。
若言有相更有光,靈化千千誠小技。何如無光復無相,湛寂名為第一義。
菩薩空中數點頭,收斂圓光無一事。雪山萬點白差差,初日照之光毳毳。
遙瞻天竺立綿延,我欲游觀足如系。平生茲游真冠絕,走筆成詩圖快意。
菊糕萸蟹年年有,未信今年此地無。
一瓻新釀正三白,幸是杖頭錢可沽。
客況凄涼宦情薄,釜欲生魚門羅雀。
未能早賦歸田園,白酒黃雞差自樂。
戶曹司馬村校書,相呼徑詣黃公壚。
滿頭插菊把茱萸,強歌強舞醉相扶,何必更畫豳風圖。
瑤池宴罷夜何其,拂拭朱弦落指遲。
彈到急時聲不亂,曲當終處意尤奇。
雪深沙磧王嬙怨,月滿關山蔡琰悲。
羈客相看默無語,一襟愁思自心知。
樹色連云色,春歸物更妍。
落紅飄近岸,新綠漲平川。
野鸛窺漁笱,沙鷗避客船。
斜陽江上立,搔首意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