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著挽詩二首 其一
韋經傳素業,漢策射巍科。
史擅三長譽,書讎九寫訛。
甑塵終寂寞,云路久蹉跎。
迅景崦嵫迫,知君恨獨多。
韋經傳素業,漢策射巍科。
史擅三長譽,書讎九寫訛。
甑塵終寂寞,云路久蹉跎。
迅景崦嵫迫,知君恨獨多。
傳承儒家經典延續著清素的學業,以漢代策論考取了高第。修史擁有才、學、識三長的美譽,校書多次勘正了錯誤。生活貧困一直默默無聞,仕途長久不順。時光飛逝如夕陽迫近崦嵫山,知道您心中遺憾獨多。
韋經:指儒家經典。
素業:清素之業,指儒業。
漢策:漢代以策論取士,后因稱應試的文章為漢策。巍科:猶高第。
三長:唐代劉知幾認為史學家須兼備才、學、識三長。
讎(chóu):校勘文字。
甑(zèng)塵:甑中生塵,指生活貧困,久不舉炊。
云路:指仕途。蹉跎:失意。
迅景:指迅速流逝的時光。崦嵫(yān zī):山名,古代神話傳說中日落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徐大著去世后,作者為其撰寫挽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人才得不到重用的現象,徐大著雖有學識和才華,但一生坎坷,作者有感于此而創作此詩。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徐大著,突出其才學與坎坷命運。它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生動展現了古代文人懷才不遇的普遍境遇。
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盛。六經更百代,略不覩疵病。
瞿聃書角立,亦各談性命。空門甚宏放,果報駭觀聽。
是以雖至愚,讀者無不敬。周時柱下史,設教本清靜。
至今五千言,談若鼔鐘磬。雖為二郗諂,秖作二何佞。
遂令黃冠徒,冷落度晨暝。賢哉機云孫,道眼極超勝。
殺青貝多葉,收貯腹中竟。慨然發瑯函,窗白棐幾凈。
三家一以貫,不事頰舌競。吾皇漢孝文,恭已民自定。
愿君益沈涵,持以奉仁圣。遠師曹相國,下視劉子政。
官曹顏狀滿塵埃,負郭陂湖眼為開。
春色少留如過客,賞心多病只寒灰。
黃童白叟喜相告,皂蓋朱幡能一來。
日暮游人歸去盡,沙頭鷗鷺與徘徊。
花時冶游郎,紛若一哄市。
蠟梅空自芳,俗眼不稱意。
洗心無一塵,坐覺香細細。
乃知成風斤,要斲郢人鼻。
甓社湖邊路,詩筒得報回。
舊時云液酒,新歳雨肥梅。
不是園官送,真成驛使來。
鬢毛都白盡,更著此花催。
因病不舉酒,況當朱明天。
客至但茗椀,談詩復談禪。
甘寒百尺井,舊日陸子泉。
安得僧舍雪,霏微濕茶煙。
今夏久無雨,從秋卻少晴。
空蒙迷遠望,蕭瑟送寒聲。
衣潤香偏著,書蒸蠧欲生。
壞簷聞瓦墮,漲水見堤平。
溝溢池魚出,天低塞雁征。
螢飛明暗廡,蛙閙雜疏更。
藥醭時須焙,舟閑任自橫。
未憂荒楚菊,直恐敗吳秔。
夜永燈相守,愁深酒細傾。
浮云會消散,鼓笛賽西成。
相見不虛圖,分明付與渠。
汝醉我扶起,我倒汝相扶。
交互為賓主,相將入帝都。
高歌大笑九衢里,天上人間我唯爾。
鈴齋偪仄未銷憂,暇日聊為帢幘游。
喬木中間藏古寺,籃輿直上得名流。
豈無云水連孤嶼,亦有山林望一州。
后日玉霄峰頂去,憶經行處為回頭。
易填巨壑,難滿漏巵。
若有操持,了無難易。
拈卻大地,寬綽有余。
放出纖毫,礙塞無中。
月明雁叫遠,露下蟬號寒。
幽幽草蟲泣,索索梧葉干。
愁人知秋早,聽此良獨難。
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瑯玕。
天風一披拂,庭宇聲珊珊。
靈宮蔭老樾,別館如深山。
心凈鑒止水,眼明揖千竿。
虛籟自然奏,有琴不須彈。
世議大可厭,市聲無少閑。
不如聽君語,竟日簾垂間。
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才猷表表自名卿,何況傳家烜赫聲。
道院老人真乃祖,雪堂高弟是諸兄。
一牛鳴地正接跡,五馬行時尤見情。
擬峴登臨試回首,小軒應記碧山橫。
蒼顏白髪海邊州,敢與君王側席求。
水似篙深催我去,雨如絲下要人留。
偶然結綬登畿左,不用攀轅擁道周。
高臥耦耕吾有分,何心賜璧取封侯。
聞君卜居水云鄉,欲往從之各異方。
屋角樹陰傾老蓋,溪南山色過浮梁。
薫風自在翻書葉,梅雨相欺敗堵墻。
長鋏高歌歸去好,幽棲為我覓陽岡。
漢室推元禮,唐家得衛公。
龍門傾后輩,鯨海伏孤忠。
守護多神物,旋歸一老翁。
如何九江路,萬事并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