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檢遼友先后來書綜所述近事詩以記之得二十絕(選五) 其一
牙山草木誤重圍,膽落諸梁免胄歸。詔下萬方齊感泣,豈知血戰事全非。
牙山草木誤重圍,膽落諸梁免胄歸。詔下萬方齊感泣,豈知血戰事全非。
雪浪云煙日卷舒,去城遠近聚廛居。
千年隄岸圍沙市,十里人煙半竹廬。
荊國平分荊水闊,楚樓遙接楚天余。
江民日與波神狎,只把濤雷當噏噓。
溪繞青山路繞溪,山長溪曲路高低。
晴灘淺濕舟如蕩,危磴棱層石作梯。
晚照荒村飛鳥入,秋風落木敗蟬嘶。
碧云四合長天暮,轉使鄉關望眼迷。
皓魄埋云未肯收,佳娥寂寞為誰羞。
可憐數點不多雨,誤卻一輪無限秋。
急掃妖氛天外去,莫教微影暗中流。
終當永夜清如水,我為停杯便倚樓。
好景無窮巷,名園有異姿。
春今十分好,花又一番奇。
比目紅綃結,雙魚碧玉枝。
孤窗還遣伴,空憶美人詞。
猛作修鱗想,觀漁憶故濠。
橫舟排雪浪,敏手奪銀刀。
過熟偏宜酒,余鮮更帶糟。
忍窮須忍口,老矣為渠饕。
奕奕南極,應期曜靈。
祥暉昭衍,次丙躔丁。
事垂漢史,名著甘經。
錫符祚圣,億萬斯齡。
我來盛山郡,從公歲及朞。公之字鰥寡,乳保于嬰兒。
公去再改歲,所去尤見思。至今盛山民,敬奉盧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兩地雖少異,所愛則均施。
去秋少城役,與公同試闈。把臂道疇昔,耿耿青燈期。
對床風雨夜,夜語驚聞雞。日有文字樂,唱酬多新詩。
訖事遍游覽,扁舟更同歸。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終歲閭里間,不聞吏卒追。
皆曰賢太守,父母其忍欺。政成多休暇,百廢舉無遺。
美哉輪奐新,有堂崇故基。名堂形至意,愛民真天資。
同時王別駕,譽處出一辭。醉余書牓字,銀鉤照江湄。
有客涪陵來,稱頌世所稀。坐想觴詠樂,形留而神馳。
愿同鄒湛輩,記名千載垂。惟公甚盛德,豈待于發揮。
當聞卜式語,治民適其宜。辟如牧羊者,敗群當去之。
雪霜與雨露,天以成四時。威克與剛克,要不傷于慈。
公蘊經綸妙,未易坐井窺。因詩贊一二,以詔來者知。
堯言不數漢文章,漫說唐人萬丈光。
百辟共知尊上指,群儒何止戴言揚。
絲綸甫幸來中禁,琬琰俄欣奏上方。
京邑小臣觀盛事,愿輸忠悃贊明康。
客久催歸馭,愁牢愛大杯。
驪駒勤詠嘆,行李尚淹回。
皇甫有書至,蓋公何日來。
巾車莫濡滯,祇此趣鹽梅。
常旸為虐勢流金,稽首長松幸屈臨。
一佛等慈清苦海,眾生度厄浴甘霖。
沛然而下期中熟,可以無饑免大祲。
好雨?人愁抱釋,退思疇昔尚熏心。
碧玉團枝種,青山擷草人。
先春迎曉至,未雨得芽新。
云疊槍旗細,風生齒頰頻。
何人修故事,香味徹楓宸。
妬臘三呈白,欺春六出花。
玉層渾欲墮,珠霰一何奢。
巧態穿庭樹,余寒戀釣槎。
積難殊未密,散易已成賒。
有客門間臥,何人帳里遮。
淺斟羞獨舉,低唱敢言嘩。
故壓梅花信,猶先柳絮斜。
晚澌方歷亂,夜櫓正咿啞。
剩把新年雪,初烹改火茶。
剪裁歸妙造,比興屬詩家。
應有呵纖手,朝窗學畫鴉。
硉矹奇峰繞復環,淼茫大水枕前灣。
望迷荊楚山川外,浮遍乾坤日夜間。
舉酒欲吞云夢去,倚樓無復利名干。
霧船風纜經多少,老盡行人只此山。
老眼羞看鏡,華顛怯半霜。
棲遲勛業晚,孤負歲年長。
月透光深杳,花搖影頡頏。
衣冠從爾正,不趁曉來粧。
上愧三朝老,深慚四蜀民。
君恩無語報,世事有前因。
叱馭寧論遠,捫參敢愛身。
但思強健日,歸計莫因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