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三
病軀終日困驕陽,正慮行行去路長。多謝天公憐此意,時飛疏雨作清涼。
病軀終日困驕陽,正慮行行去路長。多謝天公憐此意,時飛疏雨作清涼。
客自羅浮出,探奇事遠游。云山幾千里,雪夜一孤舟。宦跡憐余渺,詞林羨爾優。誦來詩句好,真滌旅心愁。
僻地經過少,相尋卻有君。一行先作吏,幾度憶離群。握袂方冬雪,臨岐復暮云。漢庭有知己,應薦子虛文。
皖伯臺前送別時,
桃花如錦柳如眉。
明年此日憑欄看,
依舊青青一兩枝。
五溪岸。傍行人、鹙船細槳,陰崖樹底,懊惱哀音頻喚。
雙雙錦羽相逐,忽又穿入,蠻花尋不見。
最難聽處,是前灘、月黑夢殘啼遍。
帆柁轉。楚竹湘煙,幾回腸斷。
留我多情,還勝子規悽惋。
雁婿漫思銜去,生愛南飛,肯隨蘆塞遠。
客歸重憶,向春樓、越女畫衫中看。
香雪濛濛月影團,抱琴深夜向誰彈。
閑中立品無人覺,淡處逢時自古難。
到死還能留氣韻,有情何忍笑酸寒。
天生不合尋常格,莫與春花一例看。
送君祇數梅花節,開到嶺梅君不回。折得花來有重出,妾惟孤影愧妝臺。
昔人行役功名誤,嗟我何為久未回。落盡繁花有青子,期君煙雨上池臺。
睡覺西窗月影殘,挑燈誰念客衾單。疏鐘動我三生聽,絕似豐山應早寒。
荒寒山寺隔重林,有客尋幽渡碧潯。忽聽上方鐘動處,數聲杳杳擱塵心。
藥公別具神仙筆,照夜青藜逢太乙。
手翻滄海弄白日,興酣筆落如箭疾。
千巖萬壑何周悉,為我倒縮蓬萊歸一室。
云蒸霧合天地一,半空風雨泉聲出。
歲寒破屋萬卷,
風急疏窗一燈。
高臥眼生醉纈,
遠游須有堅冰。
久矣風流無小杜,
行人猶憶杏花村。
江南三月春明路,
煙柳絲絲總斷魂。
昨歲征鞍上,冰霜閱歲華。
汴河驚柳葉,燕市殢椒花。
蝸角真成誤,蓬心轉自嗟。
籯金人共羨,無復一經夸。
煉石無定冶,愈變乃愈工。
九峰復九折,一折殊一峰。
方割紫瑪瑙,圓擢青芙蓉。
高低若迎送,直到方與蓬。
西軒倍開豁,正在蓮葉東。
似將萬丈華,倒插天鏡中。
朝光倏照耀,紫翠升長空。
遙知煙彩內,定有仙靈蹤。
捽將芳露氣,結作青瑤宮。
自顧真病鶴,六翮慚氋氃。
三山幸咫尺,不慮回舟風。
愿乞并州刀,剪取碧色茸。
裁為瑟瑟衣,仙乎竭青童。
蛾蕊顰深,翠茵蹴淺,暗省韶光遲暮。斷無情種不能癡,替消魂、亂紅多處。
飄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誤。送春歸、費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嬌隨步。著意憐花,又怕花欲妒。莫辭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猶駐。
哀箏似訴。最腸斷、紅樓前度。戀寒枝、昨夢驚殘怨宇。
不分白屋與朱門,憑吊當年總淚痕。
高閣江頭懷帝子,荒郊路上泣王孫。
望夫化石原非石,倩女離魂豈是魂。
真氣自然磨弗滅,死生興廢亦何論。
五嶺之原,梧桐猗猗。其華菲菲,其實離離。鳳凰于飛,覽此德輝。
兀兀樵山,千仞其巍。君子至止,碩人時依。千仞徊翔,明德是儀。
決拾既齊,弓矢既比。鳴鐘擊鼓,童子奏詩。三射不違,示我威儀。
西谷幽幽,澗水悠悠。俯此青瀾,峙彼高樓。碩人作之,君子優游。
涼秋九月,金風凄凄。越山青蒼,百草依依。山川脩阻,君子于歸。
于歸何方,婺源之陽。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愿言隨之,道阻且長。
君子之駕,如云如龍。君子之馬,如電如風。愿言御之,可望不可從。
君子于歸兮,越山凄凄兮。瞻望不及,悠悠我思兮。何以贈之,詩歌矢矣。
蒼鷹俊翼倦摩霄,
巖下深云穩寄巢。
且放愁胡雙眼閉,
恐驚群鷺宿寒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