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其二
古稱秀色若堪餐,冷艷幽香畫更難。
草木盡枯風正惡,雪霜初霽月偏寒。
須知浄幾明窗見,不似蒼山迥野看。
羌笛一聲悲落盡,傷心何待百花殘。
古稱秀色若堪餐,冷艷幽香畫更難。
草木盡枯風正惡,雪霜初霽月偏寒。
須知浄幾明窗見,不似蒼山迥野看。
羌笛一聲悲落盡,傷心何待百花殘。
古人說梅花秀麗的姿色可當作美食,它的冷艷幽香難以用畫筆描繪。在草木都已枯萎、狂風肆虐時,雪霜剛停月亮顯得格外寒冷。要知道在潔凈的幾案、明亮的窗前賞梅,和在蒼遠的高山、遼遠的曠野中看梅不同。羌笛一聲吹奏,梅花紛紛飄落讓人悲傷,又何必要等到百花凋零才傷心呢。
秀色若堪餐:形容梅花秀麗的姿色好像可以食用,出自“秀色可餐”。
霽:雨雪停止,天放晴。
浄幾明窗:潔凈的幾案,明亮的窗戶。
迥野:遼遠的曠野。
羌笛:羌族的管樂器,這里指吹奏的笛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但從詩中可以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一個寒冷的季節,看到梅花在惡劣環境中生存、凋零,聯想到自己的境遇而創作。當時或許社會環境不佳,詩人可能遭遇挫折,心境落寞。
這首詩以梅花為主題,贊頌了梅花的高潔品質和不屈精神。通過環境描寫和不同場景的對比,深化情感表達。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詠梅詩詞的內涵,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
在家聞見熟,意謂合食肉。
一蟻不忍殺,何況烹六畜。
愿君青眼開,試將黃卷讀。
要聞知見香,熏汝腥膻腹。
上庵豎起拳頭,趙州左眼半斤。
下庵豎起拳頭,趙州右眼八兩。
君看陜府鐵牛,何似嘉州大像。
若謂總沒諸訛,露柱燈籠合掌。
九淵幽怪舞垂涎,游戲那知我獨尊。
應跡不辭從異類,藏身何意戀窮源。
歸來自說龍宮化,久住方驚鷲嶺存。
此話須逢老摩詰,圓通無礙本無門。
今朝四月十五,已見炎炎酷暑。
只宜搖扇飲水,豈可譚今引古。
卻請九仙長老,傾些清涼法雨。
眾中釘觜禪和,便好出來進步。
問教口似磉盤,始信長老難做。
親長老,自照顧,發機須是千鈞弩。
守口要如瓶,語言當自保。
多知多是非,少出少煩惱。
東平樂為善,司馬只稱好。
相逢但寒溫,萬事皆默了。
人身如假借,其勢豈能久。
鏡中兒時面,轉眄成老丑。
安得閑日月,與人鬬棋酒。
不能求放心,處處隨物走。
法身無相,法眼無瑕。
因風吹火,借水獻花。
絲毫不立,萬別千差。
但看來年三二月,啣泥燕子入人家。
荒林翳宿莽,脫木寒無煙。
不知三間茅,中有幾醉眠。
山遠尚見雪,江空欲吞天。
歸舟定何許,滄波方渺然。
君看砧上魚,忍痛不能語。
身雖遭斬斫,心猶念男女。
人既有妻兒,魚豈無子母。
若懷這個心,如何可下筯。
枕底雞聲月影殘,搖鞭驅馬上巑岏。
路高蜀道九折坂,水急香山八節灘。
茶異雪花生筯底,眼明金雀舞林端。
凌晨只怪貂裘薄,山近天門分外寒。
華屋非所安,憶我三間茅。
閉關傲初寒,坐聽風雨交。
燈火微黯淡,松篁雜蕭梢。
一枝寄宿鳥,自許無傾巢。
我非乘桴翁,詎敢辭系匏。
朅來亦何事,大似從僧包。
忽聞報嚴更,鼓鐘亂鉦鐃。
慨然念故棲,此地寧久拋。
君知芥舟微,但可浮杯坳。
去矣無更疑,作詩聊自嘲。
前世食肉多,今報疾病苦。
針艾遍支體,呻吟徹朝暮。
變醫雖有術,夙業豈能去。
愿君祈懺摩,刳心聽佛語。
甡萍托水,流轉諸愛河。
鼓激無明風,出入生死波。
一念若知歇,諸魔必倒戈。
急須登覺岸,勸子莫蹉跎。
人生如下棋,機巧未嘗已。
劫劫只圖生,忙忙惟怕死。
路頭既錯了,心眼亦虛棄。
不薦這一著,對面若千里。
浴殿陪書詔,甘泉忝侍臣。
虛傳游帝所,不復從時巡。
效死終何日,余生漫此身。
攀髯如已矣,揮涕灑江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