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和斜川詩二首 其二
采藥游名山,恐是韓伯休。
款段下澤車,久師馬少游。
兩公學真隠,異世今同流。
遇害能鳴雁,多猜不下鷗。
何如脫羈馽,尋壑與經丘。
人生亦誤計,獨醒無匹儔。
天地本虛靜,萬物自應酬。
陰陽驅意氣,定能相勝否。
況復漆室女,浪為魯國憂。
真妄兩非是,湛然一無求。
采藥游名山,恐是韓伯休。
款段下澤車,久師馬少游。
兩公學真隠,異世今同流。
遇害能鳴雁,多猜不下鷗。
何如脫羈馽,尋壑與經丘。
人生亦誤計,獨醒無匹儔。
天地本虛靜,萬物自應酬。
陰陽驅意氣,定能相勝否。
況復漆室女,浪為魯國憂。
真妄兩非是,湛然一無求。
采藥游歷名山的,恐怕是像韓伯休那樣的人。坐著行動遲緩的下澤車,長久師從馬少游。這兩位學習真正的隱居,不同時代卻如今同屬一類。像遇害的能鳴之雁,多疑而不肯落下的鷗鳥。哪比得上擺脫羈絆,去探尋溝壑、穿越山丘。人生也是謀劃錯誤,獨自清醒卻沒有同伴。天地本就虛靜,萬物自然相互應對。陰陽驅使著人的意氣,真能相互取勝嗎?何況還有像漆室女那樣的人,徒然為魯國擔憂。真實與虛妄都不對,安然淡泊一無所求。
韓伯休:東漢隱士,名康,字伯休,常采藥名山,賣于長安市。
款段:馬行遲緩的樣子,這里指行動緩慢的車。下澤車:一種適合在沼澤地行駛的短轂車。
馬少游:東漢人,勸其兄馬援求鄉(xiāng)閭小善,守墳墓,鄉(xiāng)里稱善人。
能鳴雁:《莊子》中有能鳴之雁因能鳴叫而被宰殺的故事。
不下鷗:《列子》記載有人好鷗鳥,后有了害鷗鳥之心,鷗鳥就不再落下。
羈馽(zhí):羈絆,束縛。
獨醒:屈原《漁父》中有“眾人皆醉我獨醒”。
漆室女:春秋時魯國漆室邑的女子,曾擔憂魯國國事。
此詩創(chuàng)作時間和具體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后,對塵世的種種紛擾感到厭倦,從而向往隱居生活,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淡泊,于是創(chuàng)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人生虛妄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以典表意,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對自然、自由生活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不載歸情但載愁,江湖何處泊孤舟。煙消雨散強登樓。四岸覽馀唯索寞,空揮兩袖掬清流。回廊斷碣隱塵憂。
先公受詔沉龍簡,刻石庭中四十年。攀抱烏號俱已矣,瞻摩手澤尚依然。明禋世使承榮遇,勝槩重盟締宿緣。千載山川人物在,續(xù)書嘉應亦華顛。
白發(fā)孤燈坐,青春二妙來。若無天地量,爭得圣胚胎。至樂終難說,真知不著猜。濛濛煙雨里,歸思若為裁。
天憐遲莫與清閒,閒上高山看遠山。世味已如玄酒淡,名場肯復左輪殷。千爭萬競塵埃里,古恨今愁莽蒼間。□□誰來問詩叟,應輸老樹識蒼顏。亂峰古壘一荒臺,自笑衰翁去復來。石怪更宜添薜荔,樹枯猶許寄莓苔。四天無壁供詩眼,萬古皆空付酒杯。惆悵遠慚羊叔子,秋陰欲暮角聲哀。
二月城頭柳半黃,金枝裊裊掛斜陽。已知不及春醪色,自起開尊喚客嘗。
下床指直難結帶,出戶舌卷深入喉。共羨將軍能出獵,黨家?guī)だ锊伙L流。
層戶昨已閉,丁丁何到茲。最難酒醒際,正在燭殘時。斜月不肯落,遠風非與期。東征幾家婦,惜夢有余思。
幾度求歸不放休,翩翩蝴蝶思悠悠。夢回三徑黃花老,題遍一林紅葉秋。咽咽霜笳吹底怨,泠泠山溜瀉何愁。和林望斷白云莫,愁入水云東盡頭。
欲寄鄉(xiāng)書過雁稀,家山長在夢中歸。天連楚澤波聲遠,雪暗交河樹影微。每聽鄰雞馳曉騎,多乘殘月著朝衣。與君退直歸偏晚,把酒相看對夕暉。
黃郭當年一代師,敢將名姓強追隨。澄清淆濁君應否,讜論危言我尚為。身入風云觀錯變,心先時地力推移。斯文未墜天中在,吾道前行即后規(guī)。
一別又三年,長懷按部賢。繡衣還闕下,黃發(fā)泣江邊。行李惟霜簡,清風滿畫船。老夫前太史,彤管記遺編。
上最初無善可旌,歸來和雨聽江聲。自憐老眼昏花甚,乞得晴窗夕照明。蓮葉系舟驚水滿,魚須拄頰看云行。君能著屐時相過,猶有殘春一雨鶯。
為問徐卿自別離,鳴弦暫佐蜀邦時。關山迢遞疏音況,風雨凄涼屢夢思。三峽泛舟清夜泊,雙松當戶綠陰移。喬遷此日知何處,江上逢梅寄一枝。
熚熚云中電,流光西北馳。仆夫夙嚴駕,吾欲遠游之。出門履微霜,四顧何茫茫。豺狼當路逵,鴟鸮薄云翔。改轍理方舟,欲逝川無梁。俛仰歲將宴,愴惻涕沾裳。
鶻翅崩騰來九霄,兔命迫窄無所逃。秋毫就死忽背躍,鶻拳不中還飛高。安知韓盧復在后,力屈但作嬰兒號。少年只取一快樂,誰念草根腥血毛。兔營三窟定何在,棘間塹底高丘巔。卻行百步方躍入,未免馀蹤留雪田。少年何為無惻隱,解鷹縱犬薰以煙。人言兔狡非兔狡,窘急偷生真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