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曲 其三
天生一片素馨田,來作炎洲士女妍。多食荔支顏更好,樓船不隔碧紗煙。
天生一片素馨田,來作炎洲士女妍。多食荔支顏更好,樓船不隔碧紗煙。
君為九江行,意有風雨快。維舟玉溪畔,未割故人愛。
停杯一問我,請以所聞對。九江萬事好,賞詠看前輩。
巖巖匡俗廬,頂踵極高大。其中藏曲折,愿勿遺瑣碎。
煙波湓浦游,風月庾樓會。以茲供筆硯,安得有蕪累。
矧君著幽禪,直欲入三昧。飽參山南北,毋問人顯晦。
歸來亦何云,圣處果何在。要知方策間,即有文字外。
我今如是說,初不墮荒怪。屋漏實臨之,斯言尚無愧。
朋儔大半白頭新,臭味同流少似君。
交契雖深淡如水,宦情何翅薄于云。
安知暮景鶯聲谷,遽作高原馬鬛墳。
忍向西風歌薤露,略無好語頌清芬。
烹茗破睡境,炷香玩詩編。
問詩誰所作,其人久沈泉。
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燈傳。
閑無用心處,參此如參禪。
一雨全清去路塵,石城風物話臨分。
了無獄訟勞官長,賸有江山奉使君。
樓上今誰能和曲,鼻端那復可揮斤。
吾人莫道知音少,千里歡謠入聽聞。
種竹無他事,林間與客游。
自應攜手入,安用閉門留。
靜可過僧夏,清宜對奕秋。
衰翁九節杖,來往亦風流。
山頭一寸云,山下一尺雨。
青天在層陰,未用遽披覩。
懸知垅畝間,不著蓑笠御。
呼兒趣秧稻,喚婦催釀黍。
使君同戚休,有味勝鼎俎。
似聞小人言,無復怨詈汝。
行看黃云翻,不獨翠浪舞。
飭廚辦千觴,飲客醉一舉。
不知城東湖,今復深幾許。
鷗鷺莫相疑,龜魚且為主。
早得文章譽,仍高政事科。
珠璣隨咳唾,襦袴起謳歌。
老去貧逾甚,歸來病更多。
善人今已矣,施報果如何。
呂卿豪杰士,家世兩申公。
小試為郎日,深知有祖風。
名高中興后,病著半生中。
遂作青山去,嗚呼萬事空。
雪峰僧中龍,此道誰與共。
蕭然兩伽陀,不舉似大眾。
獨貽茶山老,以當蒲塞供。
巖花與澗草,信手拈來用。
詩筒四出走中涓,詩句萬選如青錢。
曰余借舟期七賢,共嗅梅花咀芳鮮。
津頭幾度喚長年,晝眠乃若經笥邊。
舉頭急雪風中旋,瞪視不見山之巓。
八窗玲瓏繡佛前,同來且結西方緣。
小軒宛若壺中天,玉琴不斷雨聲傳。
諾君再宿余敢愆,從君索句發春妍。
衡門久棲遲,永日孰與儔。
既絕車馬喧,遂適林塘幽。
荷香因雨來,水鳥鳴相酬。
虛懷睨物表,可以觀天游。
古來英雄人,何異貉一丘。
茫然不知歸,沒世隨波流。
久雨不晴,有理難伸。
云霧長埋大野,簷聲不斷前旬。
阿喇喇,聞不聞。
補陀巖上客,應笑未歸人。
疏我為茲山好,登臨到日曛。
巖幽余暑雪,鐘冷入秋云。
篇詠唯僧助,塵煩與俗分。
明朝入東棹,因得識吾文。
昔君困虀鹽,蓬首窗下讀。秋螢屢干死,明月以為燭。
麻衣肘欲穿,才換一袍綠。豈知冷淡債,十載償未足。
書齋開冰廳,敗壁數椽屋。橫經綴鵠鷺,未省進鳧鶩。
窮通更事耳,裘扇有反復。直今張羅地,便恐車擊轂。
先生粲可流,示現著冠服。從渠勢炙手,了不見涼燠。
小詩應大笑,笑我未忘俗。
是非海里橫身入,豺虎群中放步行。自是渠儂無影跡,從教天下競頭爭。
常在動用中,動用收不得。常在萬象中,出萬象一頭。
你若簸土揚塵,我則空澄海湛。你若單提獨弄,我則豎四橫三。
不是渠儂多意氣,他家曾踏上頭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