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云中君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云中。
覽冀洲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云中。
覽冀洲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用蘭湯沐浴帶上一身芳香,穿上五彩花衣像那英靈一樣。神靈委婉降臨且從容居留,光芒燦燦啊始終不肯消亡。我恭敬地在壽宮中將你安頓,你和日月一樣放射著光芒。駕起龍車穿上帝服遨游四方,暫且在天上四處盡情地游蕩。輝煌的神靈已經降臨,忽然像旋風一樣升向云中。俯覽九州啊目光寬廣,橫行四海啊哪里是盡頭。想念神君啊聲聲嘆息,憂心忡忡啊煩悶難消。
蘭湯:用蘭草煮成的熱水。沐芳:用香料沐浴。
華采衣:五彩花衣。若英:像花一樣美麗。
靈:神靈。連蜷:曲折蜿蜒的樣子,形容神靈降臨的姿態。既留:已經留下。
爛昭昭:光亮耀眼的樣子。未央:未盡。
謇:發語詞。憺:安。壽宮:供奉神的地方。
龍駕:以龍駕車。帝服:天帝的服飾。
聊:暫且。翱游:遨游。周章:周游。
靈皇皇:神靈降臨時光芒四射的樣子。
猋:疾風,這里形容神靈飛升的速度很快。
冀洲:即冀州,古代九州之一,這里泛指中國大地。
夫君:指云中君。
忡忡:憂愁的樣子。
《九歌》是屈原根據民間祭神樂歌改編而成,《九歌·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詩歌。創作時間大約是屈原被流放期間,當時楚國巫風盛行,屈原在民間祭歌基礎上進行加工,融入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云神,突出特點是奇幻浪漫,展現了云神的尊貴與靈動。它在文學史上豐富了楚辭的內容,體現了楚地文化特色,對后世浪漫主義文學有一定影響。
境清僧格冷,新斬古林開。
舊隱還如此,令人來又來。
嵐飛黏似霧,茶好碧于苔。
但使心清凈,從渠歲月催。
二子依公子,雞鳴狗盜徒。
青云十上苦,白發一莖無。
風澀潮聲惡,天寒角韻孤。
別離千萬里,何以慰榮枯。
待價欲要君,山前獨灌園。
雖然不識面,要且已消魂。
鹿睡紅霞影,泉淋白石門。
伊余心更苦,何日共深論。
從知無遠近,木落去閩城。
地入無諸俗,冠峨甲乙精。
山多高興亂,江直好風生。
儉府清無事,唯應薦禰衡。
如愚復愛詩,木落即眠遲。
思苦香消盡,更深筆尚隨。
饑童舂赤黍,繁露灑烏椑。
看卻龍鐘也,歸山是底時。
亂后知深隱,庵應近石樓。異香因雪歇,仙果落池浮。詩老全拋格,心空未到頭。還應嫌笑我,世路獨悠悠。
蕭灑復蕭灑,松根獨據梧。瀑冰吟次折,遠燒坐來無。老寒披衲,孤云靜入廚。不知知我否,已到不區區。
失意窮邊去,孤城值晚春。
黑山霞不赤,白日鬼隨人。
角咽胡風緊,沙昏磧月新。
明時至公在,回首莫因循。
孟子終焉處,游人得得過。山深黃狖小,地暖白云多。孔圣嗟大謬,玄宗爭奈何。空余峴山色,千古共嵯峨。
花落谷鶯啼,精靈安在哉。青山不可問,永日獨裴回。冢穴應藏虎,荒碑只見苔。伊余亦惆悵,昨日郢城回。
折桂文如錦,分憂力若春。
位高空倚命,詩妙古無人。
有感禾爭熟,無私吏盡貧。
野人如有幸,應得見陶鈞。
松桂枝不動,陽烏飛半天。
稻麻須結實,沙石欲生煙。
毒氣仍干扇,高枝不立蟬。
舊山多積雪,歸去是何年。
蕭索漳江北,何人慰寂寥。
北風人獨立,南國信空遙。
燒塢新云白,漁家眾木凋。
所思不可見,行雁在青霄。
光異磨礱出,輪非雕斫成。
今宵剛道別,舉世勿人爭。
征婦砧添怨,詩人哭到明。
惟宜華頂叟,笙磬有余聲。
身閑心亦然,如此已多年。
語淡不著物,茶香別有泉。
古衣和蘚衲,新偈幾人傳。
時說秋歸夢,孤峰在海邊。
山翠碧嵯峨,攀牽去者多。
淺深俱得地,好惡未知他。
有草皆為戶,無人不荷戈。
相逢空悵望,更有好時么。
不名兼不利,相遇海西??。
白字未干發,清時錯愛云。
頭巾多酒氣,竹杖有苔文。
久積希顏意,林中又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