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宿禪師院
身閑心亦然,如此已多年。
語淡不著物,茶香別有泉。
古衣和蘚衲,新偈幾人傳。
時說秋歸夢,孤峰在海邊。
身閑心亦然,如此已多年。
語淡不著物,茶香別有泉。
古衣和蘚衲,新偈幾人傳。
時說秋歸夢,孤峰在海邊。
身體清閑,內心也如此,這般狀態已持續多年。言語平淡,不執著于外物,茶香是因為有特別的泉水。舊衣是帶著苔蘚的僧袍,新的偈語有幾人能傳頌。時常說起秋天歸鄉的夢,夢中孤峰在海邊。
亦然:也是這樣。
著物:執著于外物。
蘚衲:帶有苔蘚痕跡的僧袍。
偈:梵語“偈佗”的簡稱,即佛經中的唱頌詞。
孤峰:孤立的山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拜訪宿禪師時,被其閑適超脫的生活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這種生活的欣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宿禪師的生活態度和精神境界。其特點是通過細膩描寫展現人物形象,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禪意生活的關注。
吟情偏向靜中生,桂影吹涼似水清。十日雨晴秋便老,一蛩猶戀豆根鳴。
尋幽偕賦客,古剎亂云傍。優缽千花凈,菩提一樹芳。談天游凈樂,掃地坐清涼。欲共寒山衲,西歸不二鄉。
春陽兮載晴。攬余轡兮郊坰。紛髦齯兮歡迎。羌雞犬兮弗震驚。褰幃兮遠覽。何極目兮多感。閭閻寂寥兮野荒蕪。莫克賑汝兮將奈何。
沙塞依稀落日邊,寒宵魂夢怯山川。離居漸覺笙歌懶,君逐嫖姚已十年。
涉世恨形役,告休成老夫。良欣就歸路,不復向迷途。去去徑猶菊,行行田欲蕪。情親有還往,清酒引樽壺。
月光如水水連天,萬頃玻璃浸碧淵。一顆驪珠收不去,幾回驚起臥龍眠。
旅枕生寒夜慘凄。半庭明月露凄迷。疲僮夢語馬頻嘶。人世幾時能少壯,宦游何處計東西。起來聊欲舞荒雞。
陌上有蕩子,金鞍飛華韉。閨中有思婦,玉指調悲弦。當時兩相得,誤作容易看。那知新婚別,負此如花顏。妾身如秋葉,君意如春煙。恨妾不恨君,勸君長加餐。于飛者雙燕,人獨胡不然。悲哉結交行,難語之時賢。
久蘊驚天動地文,乘秋得志正逢辰。青錢萬選終須中,白玉三投始辨真。鶚薦比聲鄉貢日,鶯遷前試帝城春。漢庭方尚春秋學,須作平津第一人。
一廛棲萬玉。仗深護幽蘭,春溫空谷。鄉山畫中綠。慰倦旅心情,小窗橫幅。精廬云覆。耿寒燈、誰窺夜讀。嘆承平、向鞏風流,坐擁石渠天綠。遐囑。丹研鉛注,萬遍摩挲,郡齋新錄。百年芳躅。蕓欲燼,得君續。笑當時料理,鼲裘銀餅,枉自鈔胥暗屬。佇歸帆、珍篋藏山,撫松倚竹。
荷葉籠頭學道情,花妝那似妾妝清。雙雙頭白猶交頸,翻笑鴛鴦不老成。
寂寥古春州,環堞依列岫。森嚴類卓錐,妥帖如伏獸。厲氣一滃渤,亭午失清晝。猛漢掩袂過,肥男堪一瘦。斂襟思往昨,見說即眉皺。孰知漂流人,山谷幾輻輳。見我騎馬來,奔波擁先后。相公請下馬,聽我陳哀疚。厥茅雖可誅,厥壤雖可耨。其如氛祲多,一疾輒無救。老妻委溝壑,灑血空滿袖。跳出鬼門關,殘生幸脫漏。哀哉胡不歸,蹇兔避蒐狩。逆順多門途,誅求苦難售。眾官樹聲譽,割剝戒遲后。試用此情推,造心何太繆。
歸路籃輿鶴背輕,保昌東下過長亭。今朝又向梅關度,此是江南第一程。
鼓枻凌濤江,江光晚來薄。相望鐵甕城,正值沙水落。灘長洲渚出,月黑風雨作。攲眠聽春浪,夢枕生新愕。起吟不成魘,但怯體中惡。金焦兩浮萍,天塹何限著。意令制溟渤,帖帖就疏瀹。奈何潮汐舟,咫尺恨前卻。方冬百泉縮,潦凈海為壑。乘流俟滿魄,明夕異今昨。快呼北府酒,煖客慰離索。庶因行路難,幸識還山樂。
南州來賦客,北苑問高僧。佛土窮三界,人天度七陵。孤云晨拓缽,大雪夜傳燈。便欲逃禪去,風幡證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