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三
曉樹啼鶯,晴洲落雁。酒旗風飐村煙淡。山田過雨正宜耕,畦塍處處春泉漫。踏翠郊原,尋芳野澗。風流舊事嗟云散。楚山誰遣送愁來,夕陽回首青無限。
曉樹啼鶯,晴洲落雁。酒旗風飐村煙淡。山田過雨正宜耕,畦塍處處春泉漫。踏翠郊原,尋芳野澗。風流舊事嗟云散。楚山誰遣送愁來,夕陽回首青無限。
金紫清門美丈夫,圣人憂地詔分符。
猶將儉德同朝客,不著尊官傲世儒。
經術在心長說體,吏材臨事必開模。
西來郡界逢鄉老,盡說而今是坦途。
天臨黃合如秋凈,日照洪鈞若晝清。
虎帳坐分真宰氣,象筵吹出泰階聲。
云霞自入淮王夢,風月誰含煬帝情。
見說蓬萊百王發,玉皇吟出廣陵城。
(此見《永樂大典》卷二七四四“八灰”“崔”字“崔某”條引《維揚志》〖四函三十四冊〗。)
養兒從少打,(“少”,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小”。)
莫道憐不笞。
長大欺父母,
后回(一本作“悔”。)定無魚。(一本作“疑”。)
兄弟寶難得,(“寶”,張錫厚錄作“實”。)
他人不可嗔。(“嗔”,伯三五五八、斯三三九三卷作“親”。)
{亻|口/工}(關校本作但。)尋莊子語,
手足斷難論。(“斷”,伯三五五八卷作“但”。)
夙夜寧無準,憂勤事萬機。
良宵猶未曙,深殿早求衣。
長樂鐘才動,華胥夢已歸。
絲綸傳紫禁,黼黻進彤闈。
被處燭仍在,垂時星始稀。
豈(一作“恭”)惟漢文帝,因此致巍巍。
暮鵶不噪禁城樹,
衙鼓未殘賓衛秋。
(賓衛,《唐詩紀事》卷五一作“兵衛”。)
(見唐張為《詩人主客圖》。)
耶娘絕年邁,不得離傍邊。
曉夜專看待,(“看待”,伯三六五六卷作“看侍”。)
仍須省睡眠。(“省睡眠”,斯三三九三卷作“更省眠”。)
南畝山光對,西郊日影斜。
碧抽書帶草,紅節米囊花。
夜跣嘗琴室,昏岷自酒家。
何妨人不到,私酌是侯芭。
有錢莫掣?忄霍,(“?忄霍”,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攉”。)
不得是(一本作“事”。)奢華。
鄉里人儜惡,
差科必破家。
謝亭煙月泛清流,千載溪山一造舟。
風定遠帆依郡郭,夜深寒笛起江樓。
張憑逆旅逢新唱,王粲從軍值勝游。
長愛征南杜公意,不將余力礙《春秋》。
金雞自天來,桑麻列青眼。
群耳無一聰,昂冠復飛返。
遺音此寂然,千秋意何限。
所幸一片石,猶在田中坂。
我來撫弄之,襟懷日以散。
寄語塒中禽,爾徒博飧飯。
尊人與須(一本作“酒”。)吃,即把莫推辭。
性少由方便,圓隔(一本作“融”。)莫遣(一本作“遺”。)知。
盤空千萬仞,險若上丹梯。
迥入天都里,回看鳥道低。
他山青點點,遠水白凄凄。
欲下前峰暝,巖間宿錦雞。
男年七十八,(一本作“十七八”。)
莫遣倚街衢。
若不行奸盜,
相構即榻(一本作“折”)蒲。(“榻蒲”,張錫厚改作“樗蒲”。)
霏霏飄永夜,滴滴落空階。
自有路歧恨,那堪離別懷。
簷前聲乍碎,枕畔夢全乖。
遠與巖泉雜,微將漏水諧。
天涯思舊友,法上憶閑齋。
坐到空庭曉,殘云帶石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