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
養兒從少打,(“少”,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小”。)
莫道憐不笞。
長大欺父母,
后回(一本作“悔”。)定無魚。(一本作“疑”。)
養兒從少打,(“少”,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小”。)
莫道憐不笞。
長大欺父母,
后回(一本作“悔”。)定無魚。(一本作“疑”。)
養育兒子要從小就進行管教、適當責打,不要說心疼孩子就不打他。等他長大后就會欺負父母,到那時后悔就來不及了。
從少:從小?!吧佟保逦灏?、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小”。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后回:一本作“悔”,這里指以后后悔。
無魚:一本作“疑”,此處“無魚”可能是一種形象說法,類似說沒有好結果。
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傳統社會,當時注重家庭教育和子女的品德培養。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人們認為嚴格管教子女是確保他們未來孝順、有良好品德的重要方式,詩人或許是有感于身邊一些因溺愛孩子而導致不良后果的現象,從而創作此詩以勸誡他人。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育兒要從小嚴格管教。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道理易懂。它反映了古代家庭教育觀念,在民間有一定的勸誡作用。
東山隨地堪作,人境結廬未喧。苔徑孤宜折屐,荊籬自止高軒。
五日一番升座,拈出現成行貨。大眾普請商量,恰是老僧罪過。
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別魂眉斂斂。蠡盞覆時天欲明,碧幌青燈風滟滟。淚消語盡還暫眠,唯夢千山萬山險。
白下通緘少,燕都見面遲。客心悲歲晚,歸路及春時。姓入山公啟,人傳水部詩。同年吾不及,相望赴前期。
銀屏夢比游絲短。蟬黛拂梳鸞鏡暖。兩蛾貪學遠山長,多少春愁盛得滿。書來不是歡期晚。縈系愁腸千萬遍。相思字字盡無憑,此后南樓休過雁。分明錦瑟妝臺畔。夢醒江南天樣遠。換成潘鬢鏡能知,瘦盡楚腰裙不管。情多莫恨相逢晚。手撚紅香珍重看。明朝刬地有東風,百盞千觴無處勸。金翅峨髻侵晨綰。沈水玉罌嫌綆短。染絲火急上春機,不待洗多紅色淺。擲梭光景催春晚。北斗掛城聞漏板。挑鸞作綬寄桃根,好與君心同冷暖。妾心宛轉機中素。郎意參差箏上柱。機花無蒂斷能連,箏雁有情飛不去。春風未許花閒住。小語牽衣空絮絮。歸期早晚問君心,羞揀鬢邊雙朵覷。云屏入夜笙歌靜。不許愁人愁里聽。燕歸花底語言工,酒到月圓時候醒。盈盈恨靨還窺鏡。未信恨多銷鬢影。五更簾外又東風,明日南園花落定。懨懨別酒黃昏醒。步繞西池波似鏡。弄青梅子雨添酸,辭蒂櫻桃風刬凈。蟾華還照深深徑。惱亂歸期歸未定。夢沈雙蕊蠟鐙紅,寒重半床羅被剩。大堤油壁車塵軟。雙袖越羅春水染。蘭叢啼眼幾時晴,桂葉妝眉前度淺。丁丁夜漏侵瓊管。微醉歸來熏麝晚。小蟾如鏡莫窺眠,曲曲屏山親手展。
晴檐群鵲喧聲起,報道芳菲如此。桃李恨年年,慣嫁東風里。獨撫朱闌情緒懶,值得甚、傷心紅紫。徙倚。對鶯鶯燕燕,爭語花底。猶喜寂靜柴門,傍松邊山岫,柳邊溪水。到處總韶華,領略曾余幾。蝶醉蜂酣墻影外,妝點就、困人天氣??諗M。將百尺游絲,和愁悄系。
峨峨太行,凌虛抗勢。天嶺交氣,窈然無際。澄流入神,玄谷應契。四象悟心,幽人來憩。
離家數日行山路,春在花枝亦不多。唯有惜春無限意,強扶衰病折殘花。
少時來訪武夷峰,學業優殊志氣雄。今我老歸公始仕,神仙宮在水晶宮。
晚空斜日下三川,千里風光客思牽。漠漠天垂秦徼外,依依人去岳峰邊。河淙亂石侵官道,沙擁荒藜被野田。聞道登封非盛節,莫將遺事問當年。
造次依儒術,朝回只一經。更無他嗜好,端是眾儀刑。符應當良月,聲華自妙齡。帝垣從此日,光焰粲前星。
晝永人閒睡思濃,沿洄孤棹任從容。茶烹雪乳稱禪味,飯惜雕胡罷午供。拄杖時聽群鳥哢,尋山忽訝一僧逢。春流處處桃花浪,未信仙源隔幾重。
長信鸞音遠,昭陽舞袖長。薄軀甘自棄,隆寵竟難忘。敢效前魚泣,徒悲畫扇藏。自辭同輩后,君莫忌專房。
南方經歷幾云煙,收得珍奇貨滿船。彈指便風帆到岸,一時翻作大光錢。
扁舟歸聽浙江潮,八月愁霖暗未消。蕉葉盡題游子句,新詞爭倚美人簫。荷傾冷露翻烏榜,柳歇秋煙亞白橋。初月不高江樹暝,夜長銀燭為誰燒。嶺梅花落白云秋,惆悵王孫久不留。石觀遠尋秦代隱,金裝羞作陸生游。云藏雁影千回斷,月照猿聲一夜愁。蠟屐若追前度興,墨痕猶在海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