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應夫見貽二首 其一
不見應夫久,永懷清晤同。
名高湖海內,詩在笑談中。
光泛崇蘭露,香傳碧桂風。
只應家學著,更看廟堂功。
不見應夫久,永懷清晤同。
名高湖海內,詩在笑談中。
光泛崇蘭露,香傳碧桂風。
只應家學著,更看廟堂功。
很久沒見到應夫你了,我一直懷念著與你清雅的晤談。你的名聲在湖海之內都很高,詩歌才華盡顯于談笑之間。你如崇蘭上閃爍的露珠般光彩照人,似碧桂散發的香氣隨風遠揚。想來你家學深厚,日后定能在朝廷建立功勛。
清晤:清雅的晤談。
崇蘭:高貴的蘭花。
碧桂:綠色的桂樹。
家學:家族世代相傳的學問。
廟堂:指朝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詩人與王應夫許久未見,王應夫在當時有較高的名聲和才華。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思念友人時,通過詩歌表達對友人的贊美和期望,或許也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欣賞、期許建功立業的社會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王應夫的思念與贊美,突出其才華和品德。特點是意象優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天下臺府勝,益昌囿佳山。
使者高世才,秀隱林樾間。
仰山復仰人,昔旅無由攀。
辟書就始志,來若游子還。
史公實賓從,與脫簿領艱。
會景駕峰出,碧玉森周環。
棟梁宿云霧,欄檻平江關。
杖屨從公游,蕭散萬慮閒。
酒隨至樂盡,詩到無疵刪。
經年若朝夕,語去涕欲潸。
屬余省親闈,看公趣天顏。
此會不可再,鴻鵠方高翾。
八詠風跡存,二江聲潺潺。
秋風瀑布吼飛泉,
高下歸帆趁早天。
望斷潯陽飛不到,
北風偏入下江船。
年年高臥擬柴桑,何事驪歌動別觴。
雞肋浮名勞去就,鹿冠微愿惜行藏。
征韉漸欲登山路,回首何能忘草堂。
作客更從今日始,二陵秋色正蒼茫。
白玉篆銀絲。兩字珠璣。芳名留與后人知。斗大黃金磨滅盡,不鑄相思。
押尾帶胭脂。蘭草差差。風流豪俠想襟期。名士傾城偏印合,惜未同時。
寺□苔生壁,高僧恰兩三。
清風寒破衲,碧月冷香龕。
雪壓梅枝瘦,霜嚴鶴夢酣。
鐘聲林外散,爽氣入煙嵐。
長繩難系織烏奔,老大心情把酒論。
醉眼山河棋換局,寄身農圃葉歸根。
黃金交態嗟空手,白雪詩篇見法門。
自說君親猶未報,窮途深怕受人恩。
攣耳蓬□色似燒,
晚山歸負錯薪翹。
逢人猶作嬌羞態,
無力輕將手托腰。
暖云十丈。醉里相偎傍。水樣流年花錦樣。絆住東風休放。
羅窗幾日陰晴。悤悤后約消沉。原恨黃金笑靨,當年不識街塵。
鬢邊香逗。影疊屏山繡。霜飽花腴人病酒。依約華燈時候。
題糕俊約誰提。遙烽雁字都稀。笑語相逢江海,可能盈袖同歸。
貧居慕作宦,作宦依然貧。回頭更自笑,馳逐徒踆踆。
秣陵古項國,風俗苦未淳。閭閻鮮生計,何以稱撫循。
對此孱弱區,相顧徒艱辛。謀生尚無術,安能求富民。
厚實人所羨,清白守吾貞。笑彼蘇季子,多金焉足珍。
投閑久去大明宮,鐘鼎山林興已同。
但得眠云仍釣水,不妨抹月與批風。
頗能植杖閑為圃,尚欲臨文學送窮。
煩子遠來忘趼足,問言今作白頭翁。
燕嬉各異處,君子時以居。
虛堂背治開,面直東南隅。
林巒照幾席,花木紛庭除。
委蛇外不煩,浩蕩中有馀。
雄雄臺府間,寂若山中廬。
美景開宴觴,清談會賓裾。
孰窮吏隱趣,但見民情舒。
鄙夫不知要,仆仆困簿書。
三策天人罷董山,誰憐日馭已西傾!游從麋鹿身將隱,讖應龍蛇意未平。
晉代猶留靖節謚,漢家原重孝廉名。即看墓石封題處,尚有賢書是「大明。」
入洛衣冠江左余,逋臣肯復待公車!風云早冷三鳣兆,日月長懸五馬居。
結客黃金良不易,修文白玉竟何如!茂陵今日皆禾黍,遺草空留封禪書。
梅雪漸當時候。訪問全無消耗。
憑仗小陽春,催取南枝先到。
然后。然后。雪月交光同照。
吾師意瀟灑,杖履歷山川。
不有高軒過,齋頭榻舊懸。
寒星侵坐語,流水寫鳴弦。
惟愧牛刀訓,卑棲老一氈。
君詩起予者,百遍為君開。世俗唯何甚,予心不可諧。獨思南去楚,眾欲北之回。何處可休影,期君歸去來。
齊下老從事,相逢青眼開。有朋方悃款,得汝更詼諧。老興此非淺,后車君與回。嘉蔬實空甒,并遣木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