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至盱城
秋風瀑布吼飛泉,
高下歸帆趁早天。
望斷潯陽飛不到,
北風偏入下江船。
秋風瀑布吼飛泉,
高下歸帆趁早天。
望斷潯陽飛不到,
北風偏入下江船。
秋風中瀑布如怒吼般飛瀉著泉水,高低錯落的歸帆趁著晴朗的早晨出發。極目遠望潯陽卻難以到達,偏是北風朝著下江的船只猛吹。
盱城:今江蘇盱眙。
潯陽:今江西九江。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旅途中早至盱城,或許因行程不順,面對眼前秋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旅途的無奈與急切。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真實情感和寫景抒情的能力。
層巒環縹緲,卜筑白云樓。
獻客猿投果,談經石點頭。
世情憑擾擾,天籟自悠悠。
即此容高嘯,煙霞物外幽。
舍南種胡麻,三日幸不雨。
晨起親按行,已見青覆土。
窮人如意少,喜色漏眉宇。
兒童勿惰偷,造物不負汝。
東風吹動碧油幢,帝遣嫖姚視海邦。獵獵云旗過郁水,嘈嘈雷鼓動珠江。
列艦如城望不分,角聲吹徹大江云。武士各依云鳥陣,元戎親領水犀軍。
百尺華樓玉帳開,坐看飛舸蹴天回。老蛟起舞天吳拜,江上長風萬里來。
虎門諸部捷如飛,日暮橫江試鐵衣。弦響乍聞偵候報,前鋒川口射鯨歸。
北風蕭蕭吹江關,白波幾度流雪山。將軍倚劍飛艎上,卻似當年下瀨還。
金戈指日日華生,玉弩臨江江水平。橫海樓船得似此,漢家何處校昆明。
雨過連營月滿篷,一聲清嘯倚秋風。驚波不動江如練,東望扶桑欲掛弓。
鸛鵝飛盡陣云稀,楊柳風前小隊歸。一曲南征吹不散,又隨明月過江飛。
弊衣纏瘦骨,
衰發覆蒼顏。
世上底時節,
剛然要出山。
三年別鶴不勝情,又賦分襟百感生。
花落湖橋同載酒,春陰官閣坐聞箏。
煙波歸棹吳淞遠,梧竹殘宵楚雨清。
他日京華相見處,對床欹枕話蕪城。
天馬西來自大宛,
極東郡縣及真番。
版圖拓到要荒外,
消得山呼萬歲尊。
曹霸千秋尚有靈,當年龍種盡留形。
最憐漢武窮兵日,獨得西來錦膊青。
梧影初回,槐角風涼,引入華胥。見蝴蝶園中,翩翩曬粉,邯鄲道上,袞袞騎驢。蕉鹿慵看,櫻桃空啖,擬上蚍蜉王者書。南柯郡、有同昌嘉禮,覓醉何如。
排空馭氣歸歟。更裊裊、巫云送我車。問風雨連宵,西施曾葬,鳳凰再降,蕭史焉居。黍米山川,蘧廬將相,一瞬悲歡付子虛。醒來后,對豆棚茗碗,半晌躊躇。
山形如熨斗,一徑通厏牙。
暗水落層陂,渟泓古祠下。
人家松櫟圍,秋夢綠無罅。
但恐流花溪,時來問津者。
八年重走荒山道。半肩行李煙嵐繞。
洞口小桃花。容顏怕對他。
下河門外水。半是離人淚。
杜宇一聲聲。此時多少情。
帝命旌旗分薊北,臣隨鞭弭出荊南。
元戎寶蓋憑雕輦,上將金鞭駕紫驂。
馬飲岷江吞日色,劍光巫峽破煙嵐。
此身報國休言瘁,圣主恩深恐不堪。
風落虛檐燕子聲,
屋頭屋尾菜花明。
爐熏燕坐參消息,
理本無虧莫望盈。
清時通退一何忙,
撫志山西漢仲長。
靜覺眼根無俗物,
翛然一室自焚香。
楊歧一要,千圣同妙。布施大眾,果然失照。
楊歧一句,急著眼覷。長連床上,拈匙把箸。
楊柳池亭幾斷魂,蕩橈曾說出閭門。
月明蓋靜傾疏影,露冷房幽墜粉痕。
洛女尚留羅襪步,西施原住鏡湖村。
浣紗女伴如相憶,為報飄流忍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