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紀丞相挽詩 其四
鯨路心猶望,龍門跡已荒。
樓成上霄漢,書擬奏明光。
賤子無賢譽,先生獨薦揚。
凜然生氣在,誰謂哲人亡。
鯨路心猶望,龍門跡已荒。
樓成上霄漢,書擬奏明光。
賤子無賢譽,先生獨薦揚。
凜然生氣在,誰謂哲人亡。
仍盼著能在艱難的仕途上有所作為,可惜像龍門般的進身之路已荒廢。您的才學如高樓直上云霄,本擬上書奏報朝廷。我沒什么賢能聲譽,卻得到您的舉薦褒揚。您那令人敬畏的生氣仍在,誰說賢哲之人已逝去呢。
鯨路:比喻艱難的仕途。
龍門:傳說鯉魚躍龍門,后比喻聲望高的人的門第或某個獲得成功的途徑。
上霄漢:形容高聳入云,這里比喻才學高超。
奏明光:明光指漢代宮殿名,這里指向朝廷上書奏事。
賤子:詩人自謙之詞。
哲人:賢哲之人,指李伯紀丞相。
李伯紀即李綱,是南宋抗金名臣。他一生力主抗金,卻屢遭排擠。此詩應是李綱去世后,作者為悼念他而作。當時南宋朝廷主和派勢力猖獗,國家面臨著嚴峻的外患,李綱的離世讓作者深感痛惜。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李綱,高度贊揚其才學和志向,表達對他的感恩與敬意。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增強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局勢和人們對忠良之士的懷念。
無數金錢籬落堆,
賣殘寒綠贖春魁。
不將苦骨霜中戰,
那得千紅萬紫來。
生花妙手奪春工,
莫笑金銀氣太濃。
網得西施肯相贈,
風裳水佩出吳宮。
昔看芽茁土,
枝干忽輪囷。
春鳥安巢穩,
秋兒化羽新。
扶疏深得地,
盤結豈因人。
坐見風煙長,
清陰蓋四鄰。
前游幾日成秋夢。贏得新愁重。獨攜短笛上空山。無奈楚天秋色十分寒。
無情也應相憐惜。何況曾相識。如今清淚枉成絲。空說別時容易見時遲。
舂汲常分任,巾篝久服勤。
汝何慚絡秀,吾自志朝云。
四百由旬道路長,
忽逢此老怨津梁。
沈沈睡過三千歲,
可識西天有教皇?
君臣魚水合,
半壁且游嬉。
殿上黃幡綽,
宮中郭順時。
還須求故劍,
慎勿剪連枝。
野老瞻烏意,
茫然空爾思。
明哲煌煌,照臨無疆。
紹述先志,寔宣重光。
詒謀燕翼,率由舊章。
苾芬孝祀,降福穰穰。
西域兜羅被,
南番篤耨香。
慣眠三丈日,
不識五更霜。
邊城沙漠廢耕耘,三月春歸草未薰。寒氣裂肌凝凍雪,怪風卷物入層云。羽摧漢節羝難乳,聲亂胡笳馬失群。會見甘泉聞報捷,凌煙首繪霍將軍。
拼死沙場革裹尸,從軍萬里滯歸期。春風楊柳關西路,秋月琵琶塞上詩。刁斗夜驚胡騎走,鼓鼙聲動楚歌悲。可憐絕域鄉音渺,縱博封侯奈別離。
一別鄉園廿四春,種來松樹已成村。寄言孫子須培植,剪伐無令及本根。
種得長松萬個多,連山數里暗煙蘿。何時投老歸鄉曲,分我寒巖翠一坡。
存沒已多感,
悠悠將母心。
撫躬慚自立,
祝發復登臨。
高挹山光媚,
俯看江水深。
不才世相棄,
無暇涕沾襟。
水淹榆莢半堆墻,細雨生寒潤袷裳。芳草欲迷樓外眼,飛花應斷客邊腸。風簾靜捲縈春絮,煙篆微銷過午香。睡起不知庭院晚,陰陰高柳映斜陽。
年來疏散任清貧,藜杖荷衣白葛巾。傍竹看山行怕晚,對花臨水坐傷春。擬將蘭棹為漁父,未許桃源避俗人。回首仙蹤無處覓,東風吹綠半江蘋。
移家住近闔閭城,花繞衡門柳拂楹。新社未來先有燕,一春將盡始聞鶯。杯緣醉少長嫌淺,巾為涼多卻愛輕。日暮小齋清沐罷,科頭閑取一琴橫。
心閒無夢到南柯,惟惜殘春又欲過。一徑綠陰芳樹合,半簾紅雨落花多。閑吟詩到清新句,坐看杯生瀲滟波。自是經朝書倦讀,不關中酒臥林阿。
節序匆匆改歲華,滿庭芳草一池蛙。吟髭近為傷春白,病眼長因中酒花。夢里暫歸憑蛺蝶,江頭相送憶琵琶。客窗過盡清明日,風雨昏昏噪莫鴉。
為愛幽棲謁慧公,莊嚴色相半空中。人間底事堪忙甚,一到堂前意已融。
一春阮籍似猖狂,放跡空門學隱墻。不盡西來傳度意,個中疏懶味先嘗。
薰風解盡吾民慍。正蓬渚芳遍。昨夜商周生伊旦。從來仁者,仲尼稱壽,更捧金杯勸。
我有詩詞三百卷。待留取、頻頻獻。且看明年秋欲半。紫薇花下,綠槐陰外,天語頒新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