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一首 其一
舂汲常分任,巾篝久服勤。
汝何慚絡秀,吾自志朝云。
舂汲常分任,巾篝久服勤。
汝何慚絡秀,吾自志朝云。
舂米汲水的家務我們常共同分擔,頭巾竹籠伴我長久辛勤操持。你何必因絡秀而自慚呢?我本就心向朝云般的高潔。
舂汲:舂米(搗去谷物外殼)與汲水(取水),代指日常家務勞動。
分任:分擔任務,共同承擔。
巾篝(gōu):頭巾與竹籠,代指日常勞作使用的輕便用具。
服勤:效勞、辛勤勞作。
絡秀:晉代周浚之妾,《世說新語》載其賢能,因出身微賤而受族人輕視,后以賢德贏得尊重,此處借指對方。
志朝云:心志如朝云般高潔。朝云或指蘇軾妾朝云(通文墨,隨侍蘇軾共歷艱辛),或喻高潔志向。
此詩或作于文人日常家居場景中,通過描寫與伴侶共同承擔家務的生活片段,借歷史典故表達對平凡生活中賢德品質的贊美,以及自身追求高潔心志的精神狀態。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史料記載,當為反映家庭生活與個人情志的即興之作。
全詩以日常家務為切入點,通過“舂汲”“巾篝”等細節刻畫平凡生活的溫馨,借“絡秀”“朝云”典故提升立意,既贊伴侶賢能,又明自身志節,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體現了對平凡生活中精神境界的追求。
國啟重雍祚,天推太極尊。
夏祠今化石,堯母舊題門。
不待寒泉養,空流渭水恩。
烝哉王者孝,別廟奉姜嫄。
予本樗櫟資,早遂歸林壑。
爰結同心盟,天關亦足樂。
獨抱匡時憂,俯仰將誰托。
抗宗有奇英,樓前韡花萼。
始聘百里車,漸展騏騮腳。
四省肅埋輪,清風動山岳。
節鉞齊揚間,直馳九邊角。
豈翳獨賢勞,養器需盤錯。
今朝重出門,八閩再揮霍。
且慰蒼生謠,佇看登臺閣。
臘盡春至,頭頭顯示。
雪里梅花,馨香撲鼻。
認著依前還不是。
銀河一水西風鎖。問烏鵲、幾時能過。莫是前宵費聘錢,才許爾,今番坐。
嬌嬈隊隊簪花朵。便分與、筵前瓜果。真個黃姑得自由,誰能憶,當初我。
瘦石欹青,斜照斂黃,山似煙幌。閑尋松徑,橫披老干,若虬龍樣。薜蘿幽處,拂蘚轉入齋廚,斜廊活火煎茶響。晚磬數聲傳,看經幡低蕩。
神往。巖花爭發,好鳥頻啼,最高峰上。崖際飛來雪瀑,宛翻銀浪。一編貺我,琢就幾許新詞。清如玉露流仙掌。更許餉銀桃,到今朝還想。
初見遙山橫水湄,
舊鄉依約白云飛。
還同戶部詩中道,
終日思歸此日歸。
故園枝葉記君家,兄弟風流競筆花。汎宅五湖君自遠,相逢猶幸在長沙。
水綠洲前魚艇多,也來相伴曬漁蓑。逢君剪燭當深夜,奈此干戈滿地何。
老覺形容漸不真,鏡中身似夢中身。憑君寫取千莖雪,猶是先朝未死人。
聞爾西巖上,經行此路艱。
風高吹獨立,云細裊難攀。
目送千峰盡,身隨一鳥還。
更傳僧八十,終日閉松關。
有鳥有鳥毛似鶴,
行步雖遲性靈惡。
主人但見閑慢容,
許占蓬萊最高閣。
弱羽長憂俊鶻拳,
疽腸暗著鹓雛啄。
千年不死伴靈龜,
梟心鶴貌何人覺。
微風吹碧海,細細生龍鱗。半醉騎一鶴,去謁青華君。
歸來天風急,吹我過緱山。鏘然哦詩聲,清曉落人間。人間仰視空浩浩,遠孫白發塵中老。初見姬翁禮樂新,千九百年如電掃。
瀛海日月淵,蓬壺仙圣宅。駕鶴一時游,海面日夜窄。人生蜉蝣耳,一鬨瓦甕中。天地廣如許,誰能發其蒙。丹書千卷藏一塵,子能求之勿從人。晴窗趺坐春滿腹,昆崙待得丹芝熟。
曩者過洛陽,宮闕侵云起。今者過洛陽,蕭然但荒壘。銅駝臥深棘,使我惻愴多。可憐陌上人,亦復笑且歌。世事茫茫幾成壞,萬人看花身獨在。北邙秋風吹野蒿,古冢漸平新冢高。一瓢小如繭,芳醪溢其中。醉此一市人,吾瓢故無窮。不言術神奇,要是心廣大。觴豆有德色,笑子乃爾隘。岳陽樓中橫笛聲,分明為子說長生。金丹養成不自服,度盡世人朝玉京。
山弄夕輝眉淡掃。溪分新水支流小。醉夢風光凝望杳。云樹繞。杜鵑怨處誰能曉。
浮世悠悠波渺渺。蝸爭何事何時了。天為無情方不老。休苦惱。隨緣詩酒清閑好。
剪斷瀟湘半畝云,
佳人纖手制冰紋。
舍風臥榻吹寒玉,
映月歌筵疊翠裙。
誰言似病元非病,
一日之間行四時。
不用文殊來問疾,
個中實怕有人知。
立馬愁將夕,嗟君萬里行。
潮平秋水闊,風急暮猿清。
芳樹籠秦棧,煙花望錦城。
殷勤共杯酒,不必有離情。
夢遠疑無準,愁多恐廢眠。菊花時節薄涼天。只恨花從愁里發,月向別來圓。
轉瞬秋將老,含情夜似年。詩心一縷裊爐煙。記否憑肩,記否碧窗前。記否燈青人睡后,昔昔教調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