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判院見貽
楚風燃竹爆幽吼,曉覺春云時蒼狗。
慚看歷日與桃符,猶襲塵緣戀升斗。
先生冒雪肯過我,椒觴得奉談天口。
寒素每嘆濡之儒,品俎常嗟韭之九。
但喜盍簪侍誨約,涉世粗豪一肯首。
五云會約采真游,天公見賜良不茍。
楚風燃竹爆幽吼,曉覺春云時蒼狗。
慚看歷日與桃符,猶襲塵緣戀升斗。
先生冒雪肯過我,椒觴得奉談天口。
寒素每嘆濡之儒,品俎常嗟韭之九。
但喜盍簪侍誨約,涉世粗豪一肯首。
五云會約采真游,天公見賜良不茍。
楚地風俗燃竹發出幽深的爆吼聲,清晨醒來看到春云如蒼狗般變幻。慚愧地看著歷書和桃符,自己還陷在塵世中貪戀微薄俸祿。先生冒著雪肯來拜訪我,我得以敬上椒酒與您暢談。貧寒之士常感嘆像濡濕的儒生般困窘,也常為菜肴簡單而嘆息。只欣喜能與您相聚聆聽教誨,涉世粗豪的我也點頭認同。約定一同去仙境游玩,天公賜予這樣的機緣并非隨意。
燃竹爆幽吼:古時過年有燃竹驅邪的習俗,燃燒竹子會發出爆響。
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白云蒼狗”。
歷日:歷書。
桃符:古時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著門神或題著門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演變成春聯。
塵緣:指塵世的緣分,這里指世俗事務。
升斗:指微薄的俸祿。
椒觴:用椒浸制的酒,古代在正月初一有飲椒酒的習俗。
濡之儒:形容儒生困窘的狀態。
韭之九:可能指菜肴簡單,韭菜常作為普通菜品。
盍簪:指朋友相聚。
誨約:教誨。
五云:指仙境。
采真游:指到仙境游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提到的過年習俗推測,可能創作于新年期間。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生活清寒、感嘆自身境遇的狀態,友人的來訪給了他交流和慰藉,從而引發了他對生活和未來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圍繞新年時詩人的心境展開,既有對自身貪戀世俗的反思,也有對生活困窘的感慨。通過與友人的相聚,表現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仙境之游的向往。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在平凡生活中的情感體驗和精神追求。
割骨分肌亦屢禁,
如今萬矢倍攢心。
岳阡秋草應含怨,
萬樹嚴霜殺一林。
鐺煮乾坤,
粟藏世界。
縱得長生,
終成敗壞。
不是黃龍蓋覆伊,
太阿補履豈如錐。
落落云崖古木
鏘鏘鐵澗寒流
多少孤桐浮磬
重華原未曾收
碧玉為池白玉堤,
千林萬木盡花開。
攜賓欲覓開尊處,
祇得清香辨野梅。
陂稻離離秀實成,靜觀野趣足怡情。
遠山明凈秋光淡,近水縈紆夕照清。
一路叢花都獻笑,連村林鳥亂爭鳴。
莫猜詩思者番瘦,天付風騷與細評。
青山不可盡,古郡環資川。
暑氣息連雨,山容澹輕煙。
良辰策芳屐,舊好相追旋。
長吟西門曲,回首城南天。
天容秋始澄,覆釜幢碧圓。
舒襟愜所賞,縱論忘蹄筌。
徙倚曰藏松,友云歸可遄。
置君桑落酒,理我桐上弦。
鳴弦有希音,酒酣無俗譞。
適志御清風,泠然謝拘攣。
借汝掛冠好,
護持何謹嚴。
有誰偏折角,
切莫更欹檐。
獨立依棐幾,
安排傍典簽。
多情應爾戀,
霜鬢曉寒添。
兒已健如黃犢,翁何此日才來。怒濤雪浪吼長淮,兵火連天四載。
細聽吳音小卻,戲投粔籹旋回。怪娘奩畔有于思,笑問客家何在。
狡童教冊獨空群
鵝管橫描蝸篆文
艷說紅毛舊時字
好將番籍紀紛紛
翳氣浮銅柱,霜威折玉衡。愁看蟾影沒,病與兔魂清。辭賦憎關世,存亡憶結纓。鄒陽書再上,愈覺寸心傾。
芾芾梧桐影,紛紛荊棘墻。徐看侵鐵鎖,不比落銀床。物色渾如此,吾生可共傷。那堪聞玉笛,風力更清商。
鐘鼓何相報,歡呼促警齊。仗嚴妨落月,柝罷凈鳴雞。計過疑疏闊,才輕敢怨攜。漢庭循吏在,何必嘆羈棲。
鐵甕城開,記三國、孫郎曾霸。依舊見、清江幾點,翠峰如畫。盡日盤渦輕燕掠,有時過雨垂虹跨。看微茫、葭菼劃晴沙,風吹亞。
波萬頃,驚濤瀉。舟兩槳,中流打。漸危磯路轉,妙高臺下。隱隱樹從京口斷,纖纖月上瓜洲乍。愛夜深、燈火近揚州,征帆卸。
對金商暮節,此時客、意難忘。正卉木凋零,蛩螀韻切,賓雁南翔。東籬有黃蕊綻,是幽人、最愛折浮觴。須信凌霜可賞,任他落帽清狂。
茫茫。去國三年,行萬里、過重陽。奈眷戀庭闈,矜憐幼稚,墮淚回腸。憑欄處空引領,望江南、不見轉凄涼。羈旅登高易感,況于留滯殊方。
屬厭多年所,歸來近月評。望之重十舍,已矣又平生。無復論鄉曲,猶能接舅甥。短章隨嘒管,凄斷不成聲。
儒服能軍事,人心以富行。邑中無惡少,堂上有佳名。死得安仁誄,生經短簿評。哀榮有如此,何必漢公卿。
蟏蛸網上罥蜉蝣,
反覆相持死始休。
何異浮生臨老日,
一彈指頃報恩讎。
欲下山來未忍歸,風光世外想非非。蕩胸無際婆娑海,萬里銀濤咽夕暉。
留跡平沙挖尾灣,秋風飽送布帆還。半江回顧西龍寺,云樹迷茫隱約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