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紀巡詩 其四十七
狡童教冊獨空群
鵝管橫描蝸篆文
艷說紅毛舊時字
好將番籍紀紛紛
狡童教冊獨空群
鵝管橫描蝸篆文
艷說紅毛舊時字
好將番籍紀紛紛
機靈的孩童學習典籍,才能超群無人能比;用鵝管筆橫寫,描繪出如蝸牛爬痕般的文字。眾人稱贊紅毛(荷蘭)過去的文字,正好用這些文字來記錄番地眾多的典籍。
狡童:機靈的孩童,此處指聰慧的學童。
空群:形容才能出眾,無人能及,典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鵝管:鵝毛管制成的筆,古代常用作書寫工具。
蝸篆文:形容文字彎曲如蝸牛爬行的痕跡,指復雜難辨的文字。
紅毛:舊時對荷蘭人的稱呼(因荷蘭人毛發顏色較淺),此處指荷蘭占據臺灣時期(1624-1662)的外來文化。
番籍:指臺灣原住民或當地的典籍、記錄。
此詩為清代官員巡視臺灣時所作。清代官員常以“紀巡詩”記錄臺灣風土、民生與文化。詩中“紅毛舊時字”指荷蘭占據臺灣時期遺留的文字(如荷蘭文或混合文字),清代中期荷蘭雖已退出臺灣,但其文字仍被部分用于記錄當地原住民事務(番籍)。詩人通過觀察學童習字、使用“紅毛字”記錄番籍的場景,寫下此詩以反映當時臺灣多元文化交融的狀況。
全詩通過學童習字、書寫“紅毛舊時字”記錄番籍的細節,展現清代臺灣對外來文化(荷蘭文字)的吸收與本土文化(番籍)的傳承,是研究臺灣歷史上文化交融的重要文學資料,語言平實,具有鮮明的紀實性。
交情方斷昔人金,班馬俄聞載路音。郡邑行看東魯近,衣冠祗隔內臺深。朝中鹓侶思同入,海上仙山憶獨臨。壯志擬磨三尺劍,分攜寧遣鬢霜侵。
醉中擲筆金鑾殿,睡起鳴笳鐵甕城。
試燈風里報春回,日涉園林半未開。翠羽不鳴春夜短,曉煙和露滴蒼苔。
著征衫、初蘋蕙轉,短長亭外岐路。人歸并帶春歸也,最是難銷離緒。相送處。祇剩得、橋邊楊柳迎煙舞。千絲萬縷。縱折盡柔條,吹殘冶葉,回首黯無語。江南好,一路杏花酥雨。酒簾釣艇遙浦。蔞芽荻筍鱸魚美,風味故園如許。三泖住。還肯念、天街走馬高陽侶。紅蘭白纻。但月冷簾旌,背燈枕手,曾有夢隨去。問山房、古梅修竹,煙開翠滴三徑。結茅不遣塵飛到,百里湖光如鏡。門外靜。有春草、春波春樹遙相映。幽人寄興。看橋亙長虹,塘回走馬,遠寺一聲磬。烏衣客,卜筑攜家攬勝。松花窈窕風磴,石潭菜圃清廚足,猿鶴時親芳訊。田二頃。正麥浪、桑云商略陰晴信。綠蓑釣艇。更小閣歸來,題香醉墨,喜與鈍翁近。是瑯玕、參差十管,斸云嶰谷裁取。玲瓏紫玉懸珠幕,囊錦誰能輕與。曾見許。記小閣、春燈協律調中呂。簾衣月午。有瑟瑟天風,層臺百尺,吹引鳳凰去。折楊柳,一曲移宮換羽。聲聲細入絲縷。九靈昨夜瑤窗聽,銷卻人間凄楚。留此住。得幾度、摩挲翠袖籠寒處。商量往路。向明月橋邊,瓊花開后,重譜竹西句。
何事天孫懶弄梭,孤臣有感鬢雙皤。心懸日下黃金闕,夢斷風前白玉珂。香幕未嫌連蜃氣,仙槎猶喜近天河。浮云世故那能料,肯向樽前學怨歌。
野鴿莫飛去,離群真可哀。重來勞夢想,臨別苦徘徊。多此一時聚,翻令兩地悲。未能遽留汝,問汝幾時回。野鴿莫飛去,離群別恨多。故鄉難遽割,彼此幸相過。甕黑棲粳米,盆青貼芰荷。不妨時飲啄,問汝意如何。
圓應牛,經劫沒人收。若不遇人,虛度春秋。如今橫穿鼻孔,水草皆休。有時放,有時收。隨分納些些,自性優游。獨奈何,勞別討,混跡應不迷流。不許犯他苗稼,也不犁他田丘。飽飲雪山肥膩,一頓更不他求。眉毛眼睫,動轉綢繆。試問溈山水牯牛,有甚風流。向左膊上書字,著甚來由。任你千般引□,不肯回頭。不如臥云枕月,運氣常周。假使銀蹄金角,氣射斗牛。居吾腹內,不得出頭。吞底乃刀山劍樹,業到解散枯髏。誰知體如巨海,妄起浮漚。風擊漚生,漚滅何愁。湛然智海喻真牛,圓應頭頭豈用修。
正統己巳秋,北兵來犯塞。權奸勸親征,請留徒至再。六飛駐宣府,已報前軍敗。大同暮安營,黑氣罩如蓋。倉卒議旋師,鐵騎追已逮。土木望懷來,未在一舍外。彼奸輜重多,牽制姑少待。四十萬貔貅,饑渴俱困憊。長刀如墻來,斗志我巳怠。乘輿既蒙塵,繡斧旋遇害。主辱臣死之,明訓簡編載。南朝李侍郎,心事本同派。夫人聞訃音,呼天竟無奈。諸孤屬未亡,一死非所愛。共姜矢柏舟,凜凜冰蘗在。彼蒼祐善人,后福殊未艾。雙鳳已高騫,仲也尤大拜。尚留忠節名,永永昭百代。
候客樊岡道,新晴致日佳。萬般詩外意,百種夢中花。蔓綠鋪平野,江流襲漲沙。無如石頭滑,龍首粲新芽。
瞻彼冶城曲,風物何融明。嘉樹參差發,谷鳥下上鳴。理棹及茲逝,踟躕郁離情。列筵總髦士,陳詩并朝英。眷眷依蘭思,欣欣拔茅榮。嗟予抱陋質,亦得奉休聲。雖蒙略年義,投報愧身輕。
毛女何年罷鼓琴,魂歸莫向華山陰。姍姍來影如煙霧,悵望瑤臺空一林。
江程也似容園景,遠樹如洲。小屋如舟。不到天涯不信愁。雁兒引得人回望,行盡吳頭。費盡湘眸。細雨梅花上舵樓。
水平湖兮溶溶,雁鳴秋兮雍雍。氣相求兮聲相應,渺萬里兮葭葺叢。晴云淡兮天宇清,行不亂兮字縱橫。伊美人兮心和平,韻塤篪兮錦繡文。湖光澹兮酒溫卮,鑒湖影兮燭須眉。縱百坡兮何聚散,如此水兮涅不緇。彼弋人兮奚慕,何南北兮定處。裊裊兮秋風,瀟瀟兮夜雨。飛鳴兮向陽,何心兮稻粱。望層空兮接羽,友鴻鵠兮高翔。
底事東風遽促歸,汀州碧草已芳菲。舊時門徑依稀認,黃土圍墻白板扉。
猛拍闌干問興廢,野花啼鳥不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