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檄平田訟投宿兔山院留題
人事絕紛譊,臨軒面四郊。松風清不斷,槐影密相交。花蕊香蜂穴,芹泥落燕巢。他年香火社,此地擬誅茅。
人事絕紛譊,臨軒面四郊。松風清不斷,槐影密相交。花蕊香蜂穴,芹泥落燕巢。他年香火社,此地擬誅茅。
看盡吳頭楚尾山,不嫌心似鳥知還。
可憐樽爼登臨處,正在煙云杳靄間。
地勝豈無神物護,天教付與老翁閑。
憑欄欲喚君來語,家住寒溪第幾灣。
扁舟東下霅溪濱,擬伴漁翁整釣緡。
黃紙紅旗慚許國,落花流水送殘春。
拏舟處處爭行樂,修禊年年要及辰。
悵望故園桃李月,東風吹淚漫霑巾。
歲當作噩律始催,杓攜龍角星紀回。
祥云下覆窮九垓,帝車御極云旗排。
夜色清潤明三臺,昴精叱馭天上來。
上帝欲遣清風埃,漢家雙闕高崔嵬。
日趨龍尾朝蓬萊,父師有鼎調鹽梅。
公贊廟畫眾允諧,龍顏一笑天歡咍。
虎皮蒙甲卷不開,白玉雕爼尊有雷。
五風十雨無煙霾,爟火夜上通天臺。
禮成一代誰可偕,功高欲報帝所懷。
大用永配德與才,壽廟祝之言可該,拍肩俱愿齊洪崖。
新亭注目極無邊,脫屣塵寰思杳然。
萬頃秋濤翻浩渺,一輪夜月對虛圓。
光連銀漢疑無地,望斷蓬萊別有天。
赤水棗花君莫問,新詩賡唱似朱弦。
圣壽三千歲,精禋二祀余。
天心親道德,四海混車書。
奎畫宸章麗,臺躔上宰居。
小臣長拜舞,猶得奉皇輿。
霜雪頻欺老,芝蘭日鬬芳。
官猶似仇覽,句擬學韋郎。
郊島無前輩,曹劉可雁行。
他年尚相見,此地必升堂。
衣冠數人物,伯仲高人間。我于鴻雁行,疇昔奉往還。
掛名華萼集,遂爾不復刊。暮齒慨晼晚,得州近荊蠻。
恨公識面遲,又復容追攀。高風薄云漢,秀句橫筆端。
乃知同氣中,文采真斑斑。誰將鄖城水,換取蓬萊山。
要公撫凋氓,天意豈等閑。玉階有余地,行歸鳴佩環。
上最不待久,唾手未苦難。念我老已熟,無鬢堪成班。
江頭忽三月,坐見春物殘。相逢喜傾蓋,往事論險艱。
一飲未徹席,扁舟渡驚湍。情鐘惜易別,易別成永嘆。
可憐堂下水,故作聲潺湲。風流倏云散,人生豈長歡。
愿公寄尺書,細行勿輕刪。仍煩巧匠手,著意鐫堅頑。
稽首無上尊,為世大慈父。為憫一切眾,流浪諸苦海。
滋無礙辨才,廣為眾生說。譬如大火宅,隨念得清涼。
又令諸窮子,獲此大寶珠。是真秘密藏,故名妙法華。
非思量分別,而以得解悟。雖諸大菩薩,有所不能知。
況于聲聞眾,豈復聞妙義。如來廣開示,一一令悟入。
眾生悉皆曉,而況于聲聞。我佛出現世,了此一大緣。
當如佛所說,是最為第一。今此大比邱,舍所甚愛者。
百煉真黃金,銷鑠為書寫。具諸大寶貝,更以為莊嚴。
偷兒甚魁儈,如飛天藥叉。諸所經過處,悉為尸陁林。
大火所藏滅,毫發無遺余。龍天諸善神,悉力來加護。
究竟不得壞,我今同贊嘆。普告諸佛子,凡所見聞者。
信心自堅固,各各普授持。
少時占畢共辛勤,晚歲飄零寂寞濱。
未分塵埃蒙琬琰,豈容蹭蹬老麒麟。
文因飽學多多辨,詩為窮愁日日新。
五十專城雖不晚,漢廷詔令要詞臣。
驚禽投案庇微軀,尚見頭顱萬里余。
敢謂苞苴猶到我,偶因棠棣得逢渠。
身閑幸飽公孫粟,地散難移薛相書。
聞道舍人已傾蓋,承明何必戀吾廬。
曾侯為生亷易足,天與一居山繞屋。
看山有味聊與娛,嚼蠟無情本非欲。
子建波瀾今尚存,斷弦那用鸞膠續。
會當踏月夜相過,曳我江心舊桃竹。
鄂渚他時縣,江南盡處州。
平生求識面,此地忽同游。
湖外公開府,江邊我上樓。
尺書何日到,能寄近詩不。
長虹截天雨初斷,孤日翻光上銀漢。
忽從海底出三山,就中蓬萊正奇觀。
黃金涂闕射日光,白玉飛欄入天半。
青童舞女各媻姍,手執云幢影凌亂。
想得神清洞府君,應榜春皇侍香案。
群飛白鶴徒爾為,化作蒼狗何勞看。
神仙出沒不久長,碧落天宮豈容玩。
荊王曉夢只須臾,神女乘鸞逐云散。
人間幻化無不爾,空復欷歔一長嘆。
老人假寐忽舉頭,但見明星光有爛。
寒齋秋意高,夜久群籟息。
眼前無一塵,誰與共此席。
平生樂虛曠,頗怪言不食。
遙知高世意,仰面看屋脊。
秋蟲曾何知,悲鳴亂胸臆。
君亦意不眠,佳月良可惜。
天接蒼蒼渚,江涵裊裊花。
秋聲風似雨,夜色月如沙。
澤國幾千里,漁村三兩家。
翻思杏園路,鞭裊帽簷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