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進郊祀慶成詩五首 其五
圣壽三千歲,精禋二祀余。
天心親道德,四海混車書。
奎畫宸章麗,臺躔上宰居。
小臣長拜舞,猶得奉皇輿。
圣壽三千歲,精禋二祀余。
天心親道德,四海混車書。
奎畫宸章麗,臺躔上宰居。
小臣長拜舞,猶得奉皇輿。
圣上享有三千歲的高壽,精心祭祀已有兩年多。上天之心親近道德之人,天下車同軌、書同文實現統一。皇帝的詩文華麗優美,宰相位居高位。小臣我長久地跪拜舞蹈,還能侍奉在皇帝車駕旁。
圣壽:皇帝的壽命。
精禋(yīn):古代祭祀時精誠潔敬的意思。二祀余:兩年多。
天心:上天的心意。
混車書:即“車同軌,書同文”,指國家統一。
奎畫宸章:指皇帝的詩文。奎,奎星,古人認為奎星主文章;宸章,帝王所作詩文。
臺躔(chán):指宰相之位。上宰:宰相。
皇輿:皇帝的車駕。
郊祀是古代在郊外舉行的祭天儀式,此詩應是在郊祀活動完成后,詩人為向皇帝表示慶賀而作。創作時間應是在祭祀活動結束不久,當時國家處于穩定狀態,詩人以詩歌表達對皇帝的尊崇與對國家繁榮的祝愿。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帝圣明、國家統一。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充滿頌圣之意。在文學史上屬于應制詩范疇,反映特定歷史時期文人對皇權的尊崇。
綠原青壟漸成塵,
汲井開園日日新。
四月帶花移芍藥,
不知憂國是何人。
微風生青蘋,習習出金塘。
輕搖深林翠,靜獵幽徑芳。
掩抑時未來,鴻毛亦無傷。
一朝乘嚴氣,萬里號清霜。
北走摧鄧林,東去落扶桑。
掃卻垂天云,澄清無私光。
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
羸臥承新命,優容獲所安。
遣兒迎賀客,無力拂塵冠。
偃仰晴軒暖,支離曉鏡寒。
那堪報恩去,感激對衰蘭。
漢家婕妤唐昭容,工詩能賦千載同。
自言才藝是天真,玉樓寶架中天居,緘奇秘異萬卷余。
水精編帙綠鈿軸,香囊盛煙繡結絡,翠羽拂案青琉璃。
吟披嘯卷終無已,碧云起,心悠哉,境深轉苦坐自摧。
金梯珠履聲一斷,神仙杳何許,遺逸滿人間。
君不見洛陽南市賣書肆
誰念獨坐愁,日暮此南樓。
云去舜祠閉,月明瀟水流。
猿聲何處曉,楓葉滿山秋。
不分匣中鏡,少年看白頭。
南風吹烈火,焰焰燒楚澤。陽景當晝遲,陰天半夜赤。
過處若彗掃,來時如電激。豈復辨蕭蘭,焉能分玉石。
蟲蛇盡爍爛,虎兕出奔迫。積穢皆蕩除,和氣始融液。
堯時既敬授,禹稼斯肇跡。遍生合穎禾,大秀兩岐麥。
家有京坻詠,人無溝壑戚。乃悟焚如功,來歲終受益。
朱邑何為者,桐鄉有古祠。
我心常所慕,二郡老人知。
酌言修舊典,刈楚始登堂。
百拜賓儀盡,三終樂奏長。
想同鶯出谷,看似雁成行。
禮罷知何適,隨云入帝鄉。
可憐他山石,幾度負貞堅。
推遷強為用,雕斫傷自然。
文含巴江浪,色起青城煙。
更聞余玉聲,時入朱絲弦。
鴻災起無朕,有見非前知。
蟻入不足恤,柱傾何可追。
良工操斤斧,沉吟方在斯。
殫材事朽廢,曷若新宏規。
碧水何逶迤,東風吹沙草。
煙波千萬曲,不辨嵩陽道。
病肺不飲酒,傷心不看花。
惟驚望鄉處,猶自隔長沙。
銀宮翠島煙霏霏,
珠樹玲瓏朝日暉。
神仙望見不得到,
卻逐回風何處歸。
越歐百煉時,楚卞三泣地。
二寶無人識,千齡皆棄置。
空巖起白虹,古獄生紫氣。
安得命世客,直來開奧秘。
劍任刜鐘看,玉從投火試。
必能絕疑惑,然后論奇異。
杳杳沖天鶴,風排勢暫違。
有心長自負,無伴可相依。
萬里寧辭遠,三山詎憶歸。
但令毛羽在,何處不翻飛。
遐視輕神寶,傳歸屬圣猷。堯功終有待,文德本無憂。坐受朝汾水,行看告岱丘。那知鼎成后,龍馭弗淹留。
監撫垂三紀,聲徽洽萬方。禮因馳道著,明自墾田彰。積漸承鴻業,從容守太康。更留園寢詔,恭聽有余芳。
早秋同軌至,晨旆露華滋。挽度千夫咽,笳凝六馬遲。劍悲長閉日,衣望出游時。風起西陵樹,凄涼滿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