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端子三首 其三
不見佳兒正一年,鐘情難遣故依然。
久知朝菌同年壽,終惜童烏早棄捐。
篋里詩書迷白日,堂中珠玉墮黃泉。
汝翁去此知多少,安得忘懷未死前。
不見佳兒正一年,鐘情難遣故依然。
久知朝菌同年壽,終惜童烏早棄捐。
篋里詩書迷白日,堂中珠玉墮黃泉。
汝翁去此知多少,安得忘懷未死前。
已經整整一年沒見到可愛的兒子了,我深情難以排遣,依舊如此悲傷。早就知道生命如朝菌般短暫,可終究還是痛惜兒子像揚雄之子童烏那樣早早離世。書箱里的詩書讓我在白日里神思迷離,堂前如珠玉般的兒子卻已命喪黃泉。我離死亡又還有多久呢,在死前又怎能忘卻這份傷痛。
佳兒:可愛的兒子。
鐘情:感情專注。遣:排遣。
朝菌:一種朝生暮死的菌類植物,這里比喻生命短暫。
童烏:揚雄之子,早夭。棄捐:舍棄,這里指死亡。
篋:箱子。
珠玉:比喻優秀的兒子。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兒子早逝一年后所作。在經歷喪子之痛后,詩人內心痛苦萬分,久久無法釋懷,于是寫下此詩來抒發對兒子的思念與痛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早逝兒子的深切思念和痛惜。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在生活中的真實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方擁使君節,駕言自東還。
又聞白丞相,懷紱出九關。
遂縱大船去,欲追詎能攀。
已喜所寄徑,幽尋足谿山。
仍夸越西部,迥在云林間。
屋瓦遍高下,青蒼更回環。
穿路竹裊裊,鳴沙水潺潺。
會有樽酒適,每需庭訟閑。
況席鼓琴舊,政行故非艱。
歲暮當趨召,馳歸復玉班。
楚澤荒涼白露根,盈虛無處問乾坤。
蟲蟲旱氣連年有,寂寂遺人幾戶存。
盜賊恐多從此始,經綸空健與誰論。
諸公日議云臺上,忍使憂民獨至尊。
為郎四十者,堂有二親稀。
止仰官為養,行應淚在衣。
白云偏佇立,黃犬好頻歸。
去有山公啟,天心正似饑。
陰陽在天地,鼓吹猶橐籥。煩蒸翕已盡,灝氣乃浮薄。
群山翠相抱,塵靄如洗濯。川源亦虛徹,派別歸眾壑。
囂音滅蛙蚓,勁意動雕鶚。蠅蚊自不容,雖有類鉗縛。
驅之舊苦眾,忽去寧匪樂。俯仰自醒然,意適忘體瘼。
天運雖已晏,生物固未剝。姜芋圃可掘,禾黍田始獲。
脫苞紫栗迸,透葉紅梨渥。幽花媚清景,鮮叢耀新萼。
西風動孤格,露曉愈修擢。能終犯寒沍,詎可忽纖弱。
況當九日近,家釀成已昨。溫顏幾杖適,弱質衣冠恪。
閨門自可會,非必千里約。箏匏出人指,邐迤奮宮角。
初嚴小人獻,終拜長者酢。清言喜自洽,細故憂可略。
幸無職事顧,況荷租賦薄。讀書有休暇,得醉且吟噱。
湖面平隨葦岸長,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坐涼。
滄海桴浮成曠蕩,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須辛苦求人外,自有仙鄉在水鄉。
十年不踏故溪上,有時夢去千里游。
每思魚行鑒中見,青衫手板如仇讎。
秋風鱸肥美無價,莫怪張翰不可留。
前日誦君清水吟,胸中突起百尺愁。
兒牽女嬰走塵土,百年一半如棄投。
清風明月無界畔,白首愿作山中侯。
君詩寫出漁者意,老景一片在目眸。
清泉釣舟未入手,聊可觀誦忘吾憂。
自憐野性生來拙,誰許交情晚最親。
世路因仍憂檻阱,他鄉衰暮傍風塵。
惟將菽藿還求志,未有絲毫可為人。
一畝蕭然須暫得,欲偷閑日長精神。
憶昔江西別子時,我初折腰五斗粟。
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飛光如轉燭。
子遺萬事遂恬曠,我系一官尚局促。
早衰膽氣自然薄,多病顛毛那更綠。
人情畦畛阻肝膈,世路風波悸心目。
每嗟太守兩朱輪,寧及田家一黃犢。
幸逢懷紱入斗牛,喜得披山收寶玉。
薄材頑鈍待磨琢,舊學搶攘期反復。
云鴻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顏自忸。
長須幸未阻誨存,下榻應容拜臨辱。
虞寄庵余蘚徑通,滿山臺殿出青紅。
難逢堆案文書少,偶見憑欄笑語同。
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黃微破日邊風。
從今準擬頻行樂,日伴樽前白發翁。
風吹古關口,萬木響如裂。
凄涼異鄉客,騎馬關下月。
板道霜鑿鑿,石梁溪咽咽。
怪來曉寒重,御愛山頭雪。
五都貨財地,車馬趨市阛。
平明側肩入,薄暮掉臂旋。
意氣何所期,盛衰俛仰間。
乃知藝利合,厚薄未可原。
張陳父子游,一旦復相殘。
萬古稱兇終,此獨何足言。
竹,竹。
森寒,潔綠。
湘江濱,渭水曲。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
心虛異眾草,節勁逾凡木。
化龍杖入仙陂,呼鳳律鳴神谷。
月娥巾帔靜苒苒,風神笙竽清蔌蔌。
林間飲酒碎影搖樽,石上圍棋輕陰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來但尋松菊。
若論檀欒之操無敵于君,欲圖瀟灑之姿莫賢于仆。
時人羨桃李,下自成蹊徑。
而我愛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隊道,還往非遼敻。
直入無欹斜,橫延亦徑挺。
月夕葉影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蒙露濕,落日隨煙暝。
不使草蔓滋,任從根裂迸。
堪詣蔣詡徒,惟任蓬蒿盛。
我思友人兮,在江之臯。
去我無所兮,遠哉遙遙。
世豈無美士兮,莫慰我勞。
愿為白鶴兮,從之逍遙。
一畝蕭然絕世喧,抗懷那肯就籠樊。
功名晚更為余事,災異初嘗出至言。
郡閣已空徐孺榻,里人猶識鄭公門。
斯文未喪如繇我,后代當知李仲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