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東山示客
虞寄庵余蘚徑通,滿山臺殿出青紅。
難逢堆案文書少,偶見憑欄笑語同。
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黃微破日邊風。
從今準擬頻行樂,日伴樽前白發翁。
虞寄庵余蘚徑通,滿山臺殿出青紅。
難逢堆案文書少,偶見憑欄笑語同。
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黃微破日邊風。
從今準擬頻行樂,日伴樽前白發翁。
虞寄庵周邊布滿苔蘚的小徑相互連通,整座山上的樓臺殿閣在青山綠樹間透出紅墻青瓦。難得遇到案頭堆積的文書少的時候,偶然和大家憑欄談笑,氣氛融洽。梅花的粉白恰似溪上的積雪,嫩黃的柳芽在春風中微微綻出。從今以后打算經常尋樂,每日陪伴著這樽前的白發老翁。
虞寄庵:地名。
堆案:堆積在案頭。
梅粉:指梅花。
準擬:打算。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公務繁忙中難得有閑暇,便出游東山,在欣賞美景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長期被案牘勞形所困,此次出游讓他心情放松。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生動,語言清新,通過描繪東山春景來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日常的情感和生活片段。
片玉表堅貞,逢時寶自呈。
色鮮同雪白,光潤奪冰清。
皎皎無瑕玷,鏘鏘有佩聲。
昆山標重價,垂棘振香名。
抱璞心常苦,全真道未行。
琢磨忻大匠,還冀動連城。
得閏因貞歲,吾君敬授時。
體元承夏道,推歷法堯咨。
直取歸余改,非如再失欺。
葭灰初變律,斗柄正當離。
寒暑功前定,春秋氣可推。
更憐幽谷羽,鳴躍尚須期。
戛玉音難盡,凝人思轉清。
依稀流戶牖,仿佛在簷楹。
更逐松風起,還將澗水并。
樂中和舊曲,天際轉余聲。
漂渺浮煙遠,溫柔入耳輕。
想如君子佩,時得上堂鳴。
追賞層臺迥,登臨四望頻。
熙熙山雨霽,處處柳條新。
草長秦城夕,花明漢苑春。
晴林翻去鳥,紫陌閱行人。
旅客風塵厭,山家夢寐親。
遷鶯思出谷,鶱翥待芳辰。
渺渺水連天,歸程想幾千。
孤舟辭曲岸,輕楫濟長川。
迥指波濤雪,回瞻島嶼煙。
心迷滄海上,目斷白云邊。
泛濫雖無定,維持且自專。
還如圣明代,理國用英賢。
明朝崇大道,寰海免波揚。
既合千年圣,能安百谷王。
天心隨澤廣,水德共靈長。
不撓魚彌樂,無瀾葦可航。
化流沾率土,恩浸及殊方。
豈只朝宗國,惟聞有越裳。
禹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
縈回過鳳闕,會合出皇州。
天影長波里,寒聲古度頭。
入河無晝夜,歸海有謙柔。
順物宜投石,逢時可載舟。
羨魚猶未已,臨水欲垂鉤。
浮空九洛水,瑞圣千年質。
奇象八卦分,圖書九疇出。
含微卜筮遠,抱數陰陽密。
中得天地心,傍探鬼神吉。
昔聞夏禹代,今獻唐堯日。
謬此敘彝倫,寰宇賀清謐。
芳時淑氣和,春水澹煙波。
滉漾滋蘭杜,淪漣長芰荷。
晚光扶翠瀲,潭影寫青莎。
歸雁追飛盡,纖鱗游泳多。
朝宗終到海,潤下每盈科。
愿假中流便,從茲發棹歌。
玉壺知素結,止水復中澄。
堅白能虛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曉鏡,照物掩宵燈。
璧映圓光入,人驚爽氣凌。
金罍何足貴,瑤席幾回升。
正值求珪瓚,提攜共飲冰。
出石溫然玉,瑕瑜素在中。
妍媸因異彩,音韻信殊風。
讓美心方并,求疵意本同。
光華開縝密,清潤仰磨礱。
秀質非攘善,貞姿肯廢忠。
今來儻成器,分別在良工。
卞玉何時獻,初疑尚在荊。
琢來聞制器,價衒勝連城。
虹氣沖天白,云浮入信貞。
佩為廉節德,杯作侈奢名。
露璞方期辨,雕文幸既成。
他山豈無石,寧及此時呈。
至寶含沖粹,清虛映浦灣。
素輝明蕩漾,圓彩色玢璾。
昔逐諸侯去,今隨太守還。
影搖波里月,光動水中山。
魚目徒相比,驪龍乍可攀。
愿將車飾用,長得耀君顏。
常思瀑布幽,晴晀喜逢秋。
一帶連青嶂,千尋倒碧流。
濕云應誤鶴,翻浪定驚鷗。
星浦虹初下,爐峰煙未收。
巖高時褭褭,天凈起悠悠。
儻見朝宗日,還須濟巨舟。
媚川時未識,在掌共傳名。
報德能欺暗,投人自欲明。
月臨幽室朗,星沒曉河傾。
的皪驪龍頷,熒煌彩鳳呈。
守恩辭合浦,擅美掩連城。
魚目應難近,誰知按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