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迪者故同年尚書對山子也閏秋之月忽訪我海上以其所著叢桂堂草來讀之大較鴻鬯典麗不操閩音而七言古近體尤自烺烺維林之先父子兄弟正八座者四人其它乘朱輪組銀艾者又十余人大較以高節偉行著天下蓋業先其大者而于茲途實未辟也夫豈獨閩自待用先生與長沙諸公角善夫先生與北地信陽諸公角而草昧尚屯時傷質勝君子猶有歉焉今者彬彬矣篳路藍縷之徒大迪其超乘焉美哉余甫有筆硯戒不能為之敘而以一詩致賞
代有尚書能識履,里多喬木總推林。傳來鳳羽尋常物,別采龍唇大始音。小語時時霏屑玉,新編字字比南金。老夫且拭山陽淚,報爾悠然千古心。
代有尚書能識履,里多喬木總推林。傳來鳳羽尋常物,別采龍唇大始音。小語時時霏屑玉,新編字字比南金。老夫且拭山陽淚,報爾悠然千古心。
南郭曉初霽,維舟曲岸傍。踏青林莽凈,修禊水云長。汀霧晴猶濕,潭花落更香。木蘭知不遠,漁唱隔滄浪。
蘿徑登溪閣,憑虛一嘯吟。鳥聲林屋迥,樹色石壇深。春晚催農事,人間養道心。絕勝風雪夜,迢遞訪山陰。
入耳餳簫無近遠。才近清明,便覺春寒淺。寶鴨煙深香未換。賣花聲已街頭遍。
遲日照臨窗六扇。病怯微風,不把湘簾捲。寶鏡窺人留半面。棠梨簪向釵頭顫。
少小樂閑曠,被褐守空山。白頭賦遠游,倏已二十年。簞瓢陋巷居,安得如顏淵。昨宵偶不寐,憶我南山田。平生伏臘資,今棄草莽間。豈無升斗祿,差以慰目前。妻孥在遠道,棄置同云煙。獨念故山下,草屋行將顛。亦知身后名,未若生前閑。且復對尊酒,一醉已陶然。
我家南山下,茅屋枕溪曲。白頭每思歸,此愿何時足。敗壁懸素琴,荒庭暗棋局。天道恒好還,世事如轉燭。寧知若木景,不返扶桑旭。
我昔在田野,東阡與南陌。時有素心人,濁酒聊共適。既醉各歸臥,不如牛羊夕。醒來視西牖,殘月在窗隙。寧知衰莫年,乃復困行役。天公如佚老,言歸遂耕績。擊壤樂余年,簞瓢敢求益。
別去期三載,伻來痛一書。
死生誠大矣,力量果何如。
平日真知我,遺言苦問予。
作銘雖不愧,回首倍欷歔。
一角青山世外天,家鄰讓水與廉泉。
不妨向帝夸臣宅,身是南朝范柏年。
自將廉讓署吾廬,五百年來此卜居。
滿眼風波津渡懶,萬荷花里讀仙書。
晴絲千尺挽韶光,
百舌無聲燕子忙。
永日屋頭槐影暗,
微風扇里麥花香。
相逢意氣輕王侯,
笑把金鞭當酒籌。
露坐呼盧浮大白,
不知風雪滿貂裘。
君作游人上武昌,我為遷客下潯陽。
何如一醉匡廬色,歸臥滄江紫氣傍。
豫章隆準漢王孫,推食能將國士論。
君去但誇廬岳好,此曹無念落朱門。
兔犬俱斃,
蚌鷸相持。
田漁老父,
坐而利之。
秉燭攜樽就藥欄,
今宵莫作等閒看。
憑誰計好留春住,
常對花容盡醉歡。
西湖春色兩堤花,
陣陣鶯聲串柳芽。
我本無心植楊柳,
陰成都能夜棲鴉。
自煮蓮羹切藕絲,
待郎歸來慰郎饑。
為貪別處雙雙箸,
只怕心中忘卻匙。
今上初元日,田間好事開。
惟時攜綠酒,及爾問紅梅。
觿佩忽忽換,巾車歲歲來。
中庭吾倚遍,欲問向時苔。
何物堪為壽,清宵桂花好。
月殿轉香風,云根長瑤草。
金為碧海波,玉作青天道。
萬古鎮扶疏,不逐秋風老。
石泉舊名寺,廢墜亦堪哀。巖桂春開落,溪云日去來。基荒選佛閣,草沒雨花臺。世界歸空寂,乾坤幾劫灰。
曲澗依高坂,荒墟帶遠林。封培六世壟,跋涉兩山岑。湖海多年夢,松楸此日心。昊天何可極,老淚灑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