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邦彥大理歸蜀
春坊二十馀年舊,此日同朝見幾人。老我論思愧臣職,多君讞議副皇仁。西風岐路明紅樹,秋渚離情對白蘋。萬里天恩榮晝錦,到家應及歲華新。
春坊二十馀年舊,此日同朝見幾人。老我論思愧臣職,多君讞議副皇仁。西風岐路明紅樹,秋渚離情對白蘋。萬里天恩榮晝錦,到家應及歲華新。
十月江行多北風
打頭不用怨天公
清音堂下換船處
想見掛帆灘已空
扣楫聲太苦,
聽我采蓮歌。
且將盛年容,
持比芙蓉花。
西湖采蓮舟,
上有愁思婦。
不摘芙蓉花,
何因出素手。
仙觀曾過知不遠
花藏石室杳難尋
泉邊白鹿聞人語
看過天壇漸入深
老胡不免出胞胎,
也解人前恁么來。
指地指天稱第一,
眾生四十九年災。
隔年相見即依依,
知爾全家住翠微。
窮海訪人兵后去,
孤身攜劍雪中歸。
灘平橫浦寒流淺,
楓照淩江晚葉稀。
貧賤別離那可道,
寸心遙與片帆飛。
十幅蒲帆楚客舟,
江亭風葉助離愁。
寄書莫倚南飛雁,
聲斷衡陽浦上秋。
疏疏煙柳集昏鴉,
曲曲雕欄映月斜。
莫向樓頭吹玉笛,
有人清思在梅花。
維昔歲丁丑,與君同甲科。文章脫手成,列宿心胸羅。
長身擅騎射,論史如懸河。愛君性豪邁,得藉他山磨。
一別逾十年,遠宦到蜀巴。側聞循吏聲,善政真無苛。
麥獻兩岐瑞,衢遍五褲歌。百里既悅服,上考應褒嘉。
其時兩金川,妄跳井底蛙。王師勞撻伐,列幕屯坡陀。
檄君專轉糧,三歲軍無嘩。績最擢州牧,留以守餉車。
逆酋肆狡詐,恃險奮鼠牙。夜伺昔嶺營,徒黨紛如麻。
君知勢不支,大呼挺鏌铘。連斫數賊首,賊眾驚且呀。
嗟哉寡敵眾,嚼齒不自亞。□期馬革裹,誓作厲鬼訶。
立節酬國恩,馀勇干云霞。文臣乃如此,稽古何以加。
睢陽氣浩浩,常山郁峨峨。義烈堪鼎足,史冊千秋誇。
將軍天上來,無敢遁六騾。大功既告蕆,磔彼群幺?。
旌忠為建祠,給帑恤君家。贈官特蔭子,繼起皆菁莪。
令名垂不朽,慰報亦已多。瓣香招毅魂,歸來天之涯。
家風足圖史,
婦德儼蘋蘩。
湯沐從夫寵,
冠衣席弟恩。
克家傳眾子,
有后慶多孫。
追養心何極,
增封禮尚存。
水鴉山鵲語相傳,
風阻歸航未得前。
老檜一株壇石靜,
道人無事看殘年。
昨宵曾賦看花詞
今日風光在水湄
收拾詩囊討春去
莫教紅雨怨芳時
悵望云中城,猶隔桑乾水。遠道令人愁,況近單于壘。單于何猖狂,侵掠日未已。蒼茫應與朔,滿眼生荊杞。天子廑宵旰,吾徒寧不恥。楊公慷慨人,憤時恒拊髀。談兵樽俎間,往往得神理。茲行詎徒然,王庭應遠徙。分手勿躊躇,丈夫志萬里。
斷雁寫秋光。遠寄明珰。小篷聽水幾回腸。不料玉鞭殘照里,我亦凄涼。
牽馬上河梁。官柳微霜。回波中有淚千行。便作胥潮流入海,直到錢唐。
索笑檐常繞
永夜林初曉
冷艷排冬溫
馀香殊未了
卜吉崇崗思愴然,
雙魂同閟晝如年。
山中細草初回碧,
廬墓人啼血色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