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而望遠海行
登高丘而望遠海,秦王者何二千載。阿闕王基竟已灰,瀛洲仙藥空誰采。初從梁甫匱金書,七十二君俱不如。已借神鞭驅怒石,復張連弩射游魚。歸來盡滅儒生口,徐市茫茫竟何有。祖龍未朽驪山身,亡鹿先歸赤帝手。赤帝諸孫猶不聞,文成五利日紛紛。請君試上長安問,唯有甘泉一片云。
登高丘而望遠海,秦王者何二千載。阿闕王基竟已灰,瀛洲仙藥空誰采。初從梁甫匱金書,七十二君俱不如。已借神鞭驅怒石,復張連弩射游魚。歸來盡滅儒生口,徐市茫茫竟何有。祖龍未朽驪山身,亡鹿先歸赤帝手。赤帝諸孫猶不聞,文成五利日紛紛。請君試上長安問,唯有甘泉一片云。
流河流不盡,風景望中賒。
冀北路千里,江南天一涯。
書沉云外鶴,春老雨中花。
欲撥窮途悶,憑酒問誰家。
涓涓潔潔一輪秋,
隨相攜手意自由。
熱惱場中涼快處,
萬人前面逞風流。
三百余年宋史,遼金西夏縱橫。
爭強賭勝弄刀兵。誰解倒懸民命。
富貴草梢垂露,英雄水上浮萍。
是非成敗總虛名。一枕南柯夢醒。
敢將私誼哭斯人,文化神州喪一身。
越甲未應公獨恥,湘累寧與俗同塵。
吾儕所學關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贏得大清干凈水,年年嗚咽說靈均。
佛祖從來不奈伊,
滿頭明月去還歸。
雖然六戶無親識,
今古何曾更間違。
門外落將三市隔,
此中人是幾生修。
千尋古木含云翠,
一派寒泉繞檻流。
鹓綴聞相藻,鸰原忝附葭。
至今思并舍,晚歲擬通家。
只道身長健,那知生有涯。
挽謳無好語,聊雜壟頭笳。
憶昔同乘訪戴船,幾人同病合相憐。
風流云散空予在,雪壓塵埋又十年。
詩卷尚留前日月,夢魂難覓舊林泉。
何時華表重歸去,唳遍累累古冢邊。
嫩煙輕染柳絲黃,
句引花枝笑憑墻。
馬上王孫莫回首,
好風偏逐羽林郎。
花期容易換。倩瓊枝娉婷,駐春明粲。笑里傳觴,有舊家公子,賞心游宴。
拍按紅牙,裊一曲珠歌宛轉。此際消魂,云殢雕梁,麝溫銀管。
消受芙蓉妙面。共香霧簾櫳,妍風亭院。點檢烏絲,更杜郎薄倖,負他鶯燕。
漫倚柔條,須博取珍叢青眼。著意羅衣初試,苔痕翠淺。
昭陽殿高清晝長,珊瑚枕壓七寶床。珍簟平鋪碧云冷,珠簾半捲秋風涼。
此事諫疏非無補,君王自喜教歌舞。舊曲翻成阿濫堆,別調新傳玉簫譜。
玉簫一曲度薰風,宮商十指何玲瓏。碧沼游魚窺菡萏,丹霄彩鳳鳴梧桐。
梨園子弟多白發,承宣獨喜王番綽。手提玉版不停敲,足踏青蒲恣歡謔。
雙雙粉黛誰家女,霓裳細拂鮫鮹縷。斂袖低眉不動塵,似解嗚嗚曲中語。
從來聲色侈人心,人生樂極悲亦深。豈料簫聲入云去,化作漁陽鼙鼓音。
徐行微雨里,炎熇翻清涼。
裊裊細甚絲,仿佛若有光。
輕輕灑我面,愛撫逾春陽。
皓發綴玉露,晶珠失其芒。
伸掌摩挲之,直下滋肺腸。
舉傘笑少艾,潤發怯仙方。
喜宴欣開十步成,
不知何處許嬌藏。
時方號召都游水,
水上一鴛又一鴦。
橋下一渠添勺水,階前萬種列盆花。
綠杉落日司空屋,黃草秋風老杜家。
可有漁人尋晉、魏?偶同農父話桑麻。
高吟四壁飛天籟,兀坐忘機樹影斜。
墨子回車地,朝歌佳麗叢。
新臺既清灑,淇水復春融。
鏘如南子佩,錦車同衛公。
隋珠光照日,羅衣香從風。
招搖過柳市,繁華驚孌童。
垝垣望復關,桑中接上宮。
咄哉贊好德,后乘有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