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鄒烈婦
史婦鄒氏女,紅顏盛芳年。良人隸戎籍,荷戈去防邊。兵塵方澒洞,殺氣亙中天。倉皇失所依,已不望生全。一朝竟遭掠,劍戟羅滿前。寧死不受污,遇害歸黃泉。白璧雖無瑕,鸞鏡豈復圓。至今墳上木,清風猶凜然。我為紀貞烈,留待太史編。
史婦鄒氏女,紅顏盛芳年。良人隸戎籍,荷戈去防邊。兵塵方澒洞,殺氣亙中天。倉皇失所依,已不望生全。一朝竟遭掠,劍戟羅滿前。寧死不受污,遇害歸黃泉。白璧雖無瑕,鸞鏡豈復圓。至今墳上木,清風猶凜然。我為紀貞烈,留待太史編。
客鬢風霜晚,離亭鼓角聞。
念君當此去,把袂不能分。
衡霍連秋氣,瀟湘合暮云。
愁心將落葉,向晚共紛紛。
悠悠遠別半生悲,白日相逢又語離。
海內風塵驚不定,天邊消息到何時。
洞庭旅雁春歸盡,瓜步寒潮夜落遲。
惆悵孤舟從此去,江湖未敢定前期。
遠山叢叢,遠樹蒙蒙。咫尺萬里,江行其中。
短長何岸,高低何峰。彼坻彼洔,彼瀑彼洪。
晴嵐乍豁,煙靄蔥籠。或斷或屬,且淡且濃。
爾崒奚寺,爾盤奚宮。或垣陰翳,或梁嵌空。
有吠者厖,有樵者翁。危檣落碇,短棹掀蓬。
往來異趣,寂動殊容。羃翠其庭,豈非盧鴻。
略彴而渡,豈非龜蒙。昔我經行,云山萬重。
若淮南北,與江西東。亦蓑而雨,亦帽而風。
乃今追惟,夢境相從。及此開卷,恍然昔同。
誰居作者,造化論功。淹總其裔,熙成是宗。
聲聞九陛,既召而終。謂彼樹白,讖其身窮。
其然豈然,訊之天公。此名穹壤,疇曰不逢。
逐字箋來學轉難,逢人個個說曾顏。
那知剝落皮毛處,不在流傳口耳間。
禪要自參求印可,仙須親煉待丹還。
賣花擔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
災異時時見,群情恐懼中。
修攘今日急,反側向來同。
社稷堪多難,安危系數公。
殘生江海去,老作一漁翁。
仲月鶑花半,朝家已薦冰。
馳來金騕褭,開此玉棱層。
冷逼茅簷透,光從凌室騰。
滿盤爭雪瑩,照眼訝霜凝。
九廟親祠舉,群工祿賜膺。
愛君推托諷,履薄愿兢兢。
園花皆手植,梅萼獨禁寒。
色與香無價,飛和雪作團。
數枝橫翠竹,一夜遶朱欄。
不惜吟邊苦,收將句里看。
誰吊千年冢,芳魂喚不醒。
雪連沙外白,春帶塞南青。
一酹嗟何及,重泉恨莫扃。
花曾辭漢苑,草不似胡庭。
妾死匈奴在,風悲壯士經。
遙憐斑竹淚,鼓瑟和湘靈。
勛名已盛端嘉日,身佩安危三十年。
自去鴻樞開督府,迄辭鴟閣老平泉。
早看養馬封侯將,晚作騎鯨捉月仙。
縱道進賢冠最好,不須畫此上凌煙。
傳聞降北將,猶未悔狂圖。
忍召豺狼入,甘先矢石驅。
圣朝何負汝,天意屬亡胡。
試看山東寇,如今更有無。
皇漢失中德,四海橫雕戈。驚塵暗九有,豺虎臨長河。
流人滿川谷,積尸亂如麻。關洛既蕩析,楚壤空嵯峨。
謬當牧守寄,無以救時訛。竟貽百代誚,家世隨蹉跎。
安知千載下,夫子感慨多。人生固有志,成敗飄風過。
且復登城隅,逍遙望山河。日暮襄漢碧,鳧鴨游輕波。
何以慰我心,玄熊閑黃??。清觴宜城酒,二八邯鄲歌。
愿言寫懷抱,聯用寬吾家。勿言此歡易,樂罷歸無何。
南郡久聞非舊比,民貧甚矣吏奸深。
憑熊正試活人手,展驥仍多及物心。
箝尾決無閑署字,支頤莫謾喜工吟。
殷勤惜別龐眉老,洗耳溪邊聽好音。
可人何事著斯名,知傍清泉筑小亭。
遙想倚風看鶴鶴,更須和月掬泠泠。
君于醉后流應漱,渠若來時舞不停。
莫謾濯纓歌此水,會當沖翼上青冥。
汔濟焚舟去,秦兵意若何。
深仇思必雪,信誓有如河。
甲卒方停棹,將軍怒指戈。
連檣皆縱燎,勁氣欲熬波。
拜賜前言在,論功一炬多。
至今臨岸處,夢想發皤皤。
三領閩麾節,名高德度寬。
苦尋鹽利病,痛念郡凋殘。
擬有回天奏,相期對日看。
入朝孤此意,聞者淚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