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笙簧世所貴,正調多溺沉。
有人懷古心,臨風理瑤琴。
一彈秋月高,忽覺開塵襟。
或疑澗泉聲,忽作鸞鳳吟。
得意自怡悅,子期難再尋。
銅壺一枝梅,盡可為知音。
笙簧世所貴,正調多溺沉。
有人懷古心,臨風理瑤琴。
一彈秋月高,忽覺開塵襟。
或疑澗泉聲,忽作鸞鳳吟。
得意自怡悅,子期難再尋。
銅壺一枝梅,盡可為知音。
笙簧這類樂器為世人所看重,正統的曲調卻大多被淹沒。有懷有懷古之心的人,迎著風彈奏瑤琴。一彈奏起來,仿佛秋月高懸,忽然間感覺心胸開闊。有時懷疑是山澗泉水的聲音,忽然又像是鸞鳳的鳴叫。自己沉浸在得意的境界中自我愉悅,可惜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難再尋覓。銅壺里插著的一枝梅花,完全可以當作知音。
笙簧:笙是一種古老的簧管樂器,笙簧指笙中的簧片,這里代指世俗流行的樂器。
正調:正統、高雅的曲調。
溺沉:被淹沒、埋沒。
瑤琴:用美玉裝飾的琴,泛指古琴。
塵襟:塵世中狹隘的心胸。
子期:即鐘子期,春秋時期楚國人,善聽琴,與俞伯牙是知音。
銅壺:銅制的壺,常用來插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流行世俗的音樂和文化,而高雅正統的藝術不受重視。詩人可能是一位堅守傳統藝術、追求高雅情趣的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他感到孤獨和不被理解,于是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高雅藝術的追求和知音難覓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將世俗與高雅、孤獨與自賞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名作,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文化環境中的心境和追求。
人自偷閒我自忙,
停針不語暗思量。
披圖數去將三九,
繡線應添幾許長。
窗碧陰沉天欲暮。咽斷夕陽路。一曲奏清商,樹冷頻移,暗曳煙深處。
關城搖落嘶涼露。更月殘荒戍。薄悻怨齊姬,飛入瑤琴,彈盡秋千縷。
翩翩飛鷺滿西雍,老鶴相依只澗松。高岸烏紗摩醉眼,救時勛業付姚崇。
四峰駢聳一峰高,好景長牽客夢勞。拙宦有年無寸補,何如贏取伯成毫。
文字因緣舊夢通,云泥十載判西東??丈绞跋饝M工部,故國栽棠托召公。絳帳雪寒談往事,蒼梧云泣誄孤忠。誰知重話婆娑感,楊柳金城正曉風。
人生蹤跡知何定,有客天涯恨獨長。海國誓師成故將,春明尋夢感潛郎。未成西蜀紓籌策,猶向南豐爇瓣香。列戟門高欣再拜,福星新照斗牛光。
紫陽山下住,問字足儒生。
鮮果枝頭熟,新醅甕面清。
學師朱仲晦,詩友許宣平。
焉得孟能靜,滄浪共濯纓。
雨過東溪好放船,四山如黛水如煙。風前細檢逋詩卷,撫景悠悠十二年。
蟹潭風物定如何,南北驅馳歲月多。此日又從塵里去,幾時來賦濯纓歌。
試按扶風部,應先數大城。神依灌壇令,民頌束先生。
自是神君雨,那因少女風。河陽萬壟綠,千樹亦爭紅。
霢霂沾衣樂,滂沱破塊寬。好星元有雨,星是漢郎官。
汝禱亦已久,六事無可責。密云天際來,宛然桑林色。
詰曲不前如宦拙,
欹傾當面似交難。
若將世路比山路,
世路更多千萬盤。
鐵山三千六百九,嶄巖藏金自古有。夜光睒?流螢飛,晝景掀騰老蛟走。
镠鎏鉼鈑各異名,千年黝色長崢嶸。當其頑礦閟精氣,斗牛上區居民驚。
周官職重北人掌,鳧氏氏紛徒黨。三品定制劃龍龜,九鼎窮奸駴魍魎。
黃金為上白金中,爾鐵亦得齊銀銅。牛腹鹽官雜漢讖,火羅貘糞開唐蒙。
唐坑宋監留遺跡,都局元家罷工役。占城不獻西天烽,高昌那致青鍮石。
衡岳蜿蜒插天半,天半寶光插云漢。勢若萬馬奔平川,一線懸崖忽中斷。
大峰小峰爭錯落,冶城四面疑鏟削。江流東去水錚鏦,云開遙見武昌郭。
傳聞此地富珍儲,英英云氣時呵噓。一自當年禁掘斸,山靈守護緘丹書。
地不愛寶汁流浦,鐵花鐵樹露三五。苗旺初驚鳧雁翔,茫寒微訝虹霓吐。
四夷賓服新政平,千夫錘鑿聲丁丁。不待揀沙游麗水,居然插劍望豐城。
大府殷勤費討講,山民焉敢持鷸蚌。礦師遠致碧眼胡,火輪近試黃石港。
十里五里官符催,千觔萬觔載鐵回。大別山頭架爐韛,朝朝暮聲如雷。
鬼斧神工世罕見,要使精金成百煉。為銚為镈待陶镕,詎祇商民稱利便。
噫吁嘻,采金鑄幣始莊山,無金鐵亦紓時艱。安得聚將九州一大錯,點成金銀臺闕,磊落常躋攀。
岳陽樓上共憑欄,又向晴川畫里看。
吟欲撚髭愁韻險,望將穿眼到家難。
亂飄木葉風初動,靜答砧聲雨乍殘。
歸去相思渺無際,六朝山影逼人寒。
采蓮擘蓮實,
一半是空房。
折得同心藕,
牽絲何太長。
懶掃落紅自有情,
馀霞一抹遠山橫。
而今譜入笛腔里,
吹出樓頭怨女聲。
昔者登簾閣,先生病已瘳。
從容當世事,反復萬端憂。
力盡千家活,身疲十日留。
向來天下士,端為一城休。
尺土初平日,王師久滯淫。
群兇雖破膽,薄海尚寒心。
歲豐民艱食,時窮餉藉金。
陋儒何所用,擁鼻一長吟。
處處溪環舍,家家石累墻。
有時逢老稚,無事只耕桑。
野色撩詩思,村醪引醉鄉。
山川已如許,急雨更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