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殷氏東溪泛舟卷
雨過東溪好放船,四山如黛水如煙。風前細檢逋詩卷,撫景悠悠十二年。
蟹潭風物定如何,南北驅馳歲月多。此日又從塵里去,幾時來賦濯纓歌。
雨過東溪好放船,四山如黛水如煙。風前細檢逋詩卷,撫景悠悠十二年。
蟹潭風物定如何,南北驅馳歲月多。此日又從塵里去,幾時來賦濯纓歌。
雨停之后在東溪上劃船很是愜意,四周的山巒如青黑色的顏料般,溪水如煙靄般縹緲。在風中仔細翻看林逋的詩卷,面對此景悠然想起已經過了十二年。蟹潭的風光到底怎樣呢,我南北奔波已過去許多歲月。如今又要從塵世中離去,什么時候才能再來賦詩吟詠隱居生活呢。
黛:青黑色的顏料,這里形容山的顏色。
逋詩卷:林逋的詩卷。林逋是北宋著名隱逸詩人。
濯纓歌:表示隱居生活。《楚辭·漁父》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南北驅馳歲月多”可推測,詩人長期在外奔波,可能在某次短暫停留東溪時,觸景生情,回憶往昔,感慨時光流逝,遂寫下此詩,表達對閑適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奔波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
明珰秋水坐晴嵐,感應塵寰發羽纖。自是兒孫羅下拜,道人不揭水精簾。
世以勢論士,君誠不如人。揚揚乘軒者,志滿氣甚振。外見七尺軀,中有萬斛塵。鑿枘固難入,鶚鸞豈相倫。炙手茍可熱,行路為雷陳。高棲冷如鐵,骨肉不得親。誰能獨無死,榮辱久乃真。
龍樓報徹曉籌雞,拜下除書濕紫泥。列爵已看榮五馬,推恩正好惠群黎。離筵不醉霜天酒,行卷多留翰苑題。聞說東吳憂水患,早留遺□□□□。
年往志亦減,譽來毀乃加。遂初困無悶,善后生有涯。永年慕樗櫟,存身悟龍蛇。大隱但城市,嘉遁豈煙霞。
自脫廚中爨,殘軀擬報恩。如何山水調,翻向董侯門。
新年人物自熙熙,綵索青簾到處垂。日暖桃蹊花落盡,雨深茅屋燕歸遲。登山野屐應頻蠟,出郭輕車想載脂。老境逢春正愁絕,為君援筆強題詩。堤柳垂垂拂路塵,長條祇解絆歸人。營巢燕子穿簾急,帶雨花枝照眼新。一壑風煙如可擅,滿床書帙未全貧。狂吟痛飲須公等,枯木庵前草自春。
晚流稍東急,暝景促西暉。水鳥銜魚上,蓮舟拂芰歸。郊原共超遠,林野雜依菲。從君采蘿葛,寧復想輕肥。
第一梅花擅早春,冰為肌骨雪為神。江南何處看尤好,錦帳牙旗伴玉人。
新甫千年柏,西湖九里松。共陰白石路,來接紫霞峰。風韻笙簧雜,嵐光衣袖重。金膏遙可餌,時為制頹容。
高堂郁峨峨,云是仁者居。諒由心德全,所以恒晏如。堂上何所有,左右圖與書。堂背何所有,諼草被階除。道傍種丹杏,奚啻百千株。承平日遑暇,來登俱文儒。講道合眾方,立言揚令譽。乃知安于仁,旨哉宣圣謨。
日午沖虛境,天開太乙家。暖風迎露冕,虛谷應鳴葭。緲緲龍蔥竹,疏疏巨勝花。坐來山雨歇,羽景在明霞。
探索長途上下求,心傷眾女嫉無休。當年屈子行吟處,猶有灘聲戰盛秋。
別去招提恰十霜,幾番夢到五峰堂。有懷此地同僧夏,對佛閒燒結愿香。
海魚稱第一,?與馬膏鯽。疍女持相贈,烹來一室香。
祿之當佐銓,皛皛若冰玉。歸來三十載,歲月天所屬。辟書再及門,澹若云過目。何必寫匡山,胸中有巖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