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黃雀行
稻熟平田秋已暮,黃雀飛來日無數。可憐齊啄稻為空,鷹隼不來愁老翁。
稻熟平田秋已暮,黃雀飛來日無數。可憐齊啄稻為空,鷹隼不來愁老翁。
庵中之人不見形,兩腳不住以隠名。
此行有似風過海,摸索不著聞其聲。
浣花江頭萬僧市,抵掌笑談兒輩驚。
一軒碧蘆佛手種,霜葉戚戚如詩鳴。
此間謂是留鳳處,但恐還作冥鴻征。
卷衣我亦逐師去,分取半庵棲月明。
姓名久已覆金甌,一品師臣德業優。
黼扆尚詢黃發舊,袞衣難伴赤松游。
松筠勁節高三事,桃李濃陰徧九州。
蕭葉楊門端可繼,只今袞袞富公侯。
奔走塵埃老未休,每思上下兩巖稠。
關心簿領三書考,回首家山兩換秋。
搘腹自憐鷦鼴小,江湖誰計鴈鳧留。
又遮西日長安去,慚媿平生馬少游。
頃歲題名曲江院,及肩曾許亞宮墻。
胸中闊貯云夢澤,筆下濃薰班馬香。
省直舊霑衾半白,除書行見紙新黃。
和篇如出少陵手,誰謂無心賦海棠。
平生自負氣雄豪,落筆文詞涌怒濤。
蚤歲賢關幾雁塔,暮年花縣未牛刀。
凜然風義誰能并,偉甚衣冠眾所高。
我欲臨風新執紼,忍于繪事看青袍。
平生耳滿太平名,今日身親謁太平。
道子畫圖形未泯,廬君山水眼初明。
雨余翠滴千峰色,秋半寒生萬壑聲。
扣石當年開洞府,儻容凡骨到蓬瀛。
平生性僻耽山水,不愿加封萬戶侯。
但得雙魚長到眼,未須萬壑更爭流。
只今奇絕齊三洞,自昔流傳徧九州。
記得當年小盤礴,坐令炎赫變清秋。
妙契還從蓋始傾,無言與共四時行。
可堪歲晚倉皇別,多謝詩來繾綣情。
最喜伊家三樹秀,故應我輩一經橫。
人間定價如金玉,入眼那能較重輕。
橫枝梅花最先開,影著清淺無纖埃。
壽陽粧額依然在,姑射冰肌何處來。
無數雪花新點綴,幾番霜鬢獨徘徊。
想見懷安官道側,十里潔白如瓊瑰。
折腰真漫爾,掉鞅忽班如。
心委身來去,人懷政卷舒。
宦游三釜計,臭味一編書。
此道儻同趣,何曾有別歟。
制作參易經,不用草玄準。眼空天壤間,誰得并捷敏。
鴻文翻水就,未省苦吟吻。齊梁逮陳隋,眾作付一哂。
南國容本冶,西子發更鬒。混然真天成,寧復分域畛。
飛上青云端,秋空擊鷹隼。豈唯持荷橐,已復班玉筍。
雖未究所長,要亦攄素蘊。大手秉綸綍,至音發簴簨。
嗟予墮詩窮,政坐無鉛粉。數奇祇自憐,多忤誰汲引。
有賦難逐貧,無詩不招隠。明公獨深憐,不嫌邊幅窘。
謂雖敝帚如,或可充貢箘。恃此以無恐,枚臯窮久忍。
儻復念菅蒯,庶免辱荊槿。
新營老先生,喜好一何異。
端能友造物,直欲騎元氣。
古貨今難賣,太羹元少味。
陽春誰肯和,玄白人爭議。
知己如晨星,一笑聊自慰。
先民不云乎,有以少為貴。
平生藝苑筆同耕,兄弟須知似友生。
三載方尋夜雨約,六旬又作越中行。
舉杯不學銷魂別,側耳惟聽報政聲。
從此西岡數登眺,白云飛處總關情。
維揚五易帥,山陽四易守。
我來七八月,月月常奔走。
帑藏憂煎熬,官民困馳驟。
世態競趨新,人情蓋詣舊。
如其數移易,是使政紛糅。
彼席不得溫,設施亦何有。
淮南重雕瘵,十室空八九。
況復苦將迎,不忍更回首。
嘗聞古為治,必假歲月久。
安得如弈棋,易置翻覆手。
南渡詩流復數誰,為虞作樂只聞夔。
細看出脇穿心句,想見裁云畫月時。
此集自應傳異域,吾生還恨不同期。
先唐作者誰堪并,奴仆微之輩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