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蘭溪投贈胡元瑞兼柬王元美先生
十載交游冷,新從縠水過。上書違北闕,講道老西河。病久青云薄,愁深白發多。郢人今已矣,雪調向誰歌。
十載交游冷,新從縠水過。上書違北闕,講道老西河。病久青云薄,愁深白發多。郢人今已矣,雪調向誰歌。
霸越亡吳未害仁,不妨報國并酬身。
風云長頸無遺恨,雪月扁舟更絕塵。
還了君王采香徑,須饒老子苧羅人。
鴟夷若是真高士,張陸何堪作近鄰。
我眠亦甚安,夢中初無驚。如何作夢語,反側意不平。
起來不復寐,郡樓撾五更。窗紙尚昏昏,看到漸次明。
卷簾啟后戶,披衣步中庭。汲井漱新泉,滿面吹寒冰。
仰看天宇曠,微白復淡青。猶掛爛銀梳,未升紫金鉦。
砌蛩余夜唧,樹鵲作曉鳴。群動俱擾擾,競若有所營。
而人居其間,獨欲免夙興。出山三見秋,一年一征行。
今茲秋又至,歸心捺還生。會當掛其冠,高臥聽松聲。
亂石厄江水,要使水無路。
不知石愈密,激得水彌怒。
回鋒打別港,勇往遮不住。
我舟歷諸灘,閱盡水態度。
一聞一喜觀,屢過屢驚顧。
不是見不多,觀覽不足故。
舟人笑我癡,癡黠未易語。
峨眉山下三蘇鄉,至今草木文章香。
近時英妙有程郎,數寸管底翻錦江。
向來曾草三千牘,流涕太息仍痛哭。
九虎當關北斗深,十年買桂炊白玉。
荊溪溪上相識初,君猶少年我壯夫。
帝城再見各白須,袖中一紙梁溪書。
剡藤方策一萬字,猶帶權書衡論味。
君不見古來富貴掃無痕,只有文章照天地。
石翁誰怒猶睅目,石婆多愁鬢先禿。
荒山野水四無人,二老對立今幾春。
珠襦玉匣化為土,金雁銀鳧亦飛去。
知是六朝何帝陵,摩娑碧蘚俱無語。
昨夜何緣不峭寒,今晨端要放晴天。
窗間波日如樓上,簾外霜風似臘前。
近水人家隨處好,上春物色不勝妍。
歸時二月三吳路,桃杏香中慢過船。
清如淮水未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
镕出玻瓈開海眼,更和月露瀹春芽。
仰看絕壁一千丈,削下青瓊無點瑕。
從事不澆愁肺渴,臨泓帶雪吸冰花。
老禪分得破叢林,薄供微齋也不曾。
道院敕差權院事,筠庵身是住庵僧。
人間赤日方如火,松下清風獨似冰。
別有暮春沂水在,為君一滴灑千燈。
曠野平中天四垂,凍云罅里日平西。
水村人遠看來短,茅屋簷長反作低。
最愛河堤能底巧,截他山腳不勝齊。
喜聞借得姑蘇館,百尺高臺入杖藜。
饒水回回轉,靈山面面逢。
展成青步障,斂作碧芙蓉。
變態百千樣,尖新三兩峰。
遠看方更好,還隔翠云重。
貪睡能無起,挑燈強未殘。
舂聲忙野店,月色澹柴門。
又踏黃塵路,前追紅葉村。
秋衣那敢薄,病骨自難溫。
玉奴何必減花奴,省識春風作畫圖。
臨水隔花看走馬,翻身射雁落雕弧。
詞場君擅傾城色,詩社儂凋覓句須。
摩壘致師仰余勇,政慚連叔答肩吾。
濕轎乘涼入,斜燈借路明。
柳欹元不倒,橋闊自多驚。
宿霤停殘滴,朝曦放快晴。
溪流太無頼,不作一聲聲。
石崖削得瘦到筋,半點也無塵土痕。正如狻猊走得渴,下赴江水一口吞。
嚴灘過卻烏龍觜,兩岸秋山夾秋水。舟中小酌亦不遑,眼底生愁失蒼翠。
尖峰已自刺太虛,峰頭更立玉浮屠。好山千只復萬只,家里門前一只無。
白壁當江岸,青旗定酒家。
斷崖侵屋窄,細路入門斜。
縣近瞻雙塔,洲橫隔一沙。
何須后來客,如信此詩嘉。